“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学术座谈会综述

2022-07-08 09:53桂元麟
岭南文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史馆戏曲文化遗产

桂元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2021年11月12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学术座谈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文史、非遗、工艺美术、文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会议现场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海陵分别致辞,省文史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航主持会议。省参事室(省文史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省文史馆馆员张春雷、徐真华、陈中秋、顾涧清、马建钊、赖永光、罗斯宁、王见、李遇春、王增丰、郑佩瑗、赵晓苏、谢顺彬、陈劲佟、叶秀粦、黎展华、李伟,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六巡回指导组组员陈寰、陈熹,以及馆外专家学者蓝海红、齐喆、吕永强、裴继刚、钟茜、苏怀杰、方昕等4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杨汉卿在致辞中指出,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自古以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与海洋文化在此交汇,创造并留下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辉煌绚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探索如何科学有效的方式更好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体现出当代价值,已成为一项迫切而紧要的任务。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针对广东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立法保护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及时为广东加强文物古籍、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系统性保护做了许多有益有效的工作。召开本次座谈会,不仅是回顾与总结,更希望借此机会,集中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扩大交流合作、加强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等措施,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致辞

刘海陵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份深植岭南、享誉全国的文化大报,作为主流的大众媒体,羊城晚报一直把做好广东文化遗产的宣传作为己任,探索如何高举岭南文化大旗,帮助文化遗产“开口说话”、讲述历史,助力高质量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在更高格局为广东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和传承鼓与呼。“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学术座谈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羊城晚报将从各位专家的精辟论述中发掘报道题材,在新时代继续努力写好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宣传文章。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海陵致辞

一、广东文化遗产的现状

张春雷(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在精神生产方面,传统工艺具有其他艺术的一般属性,可以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生活,给人以审美的精神享受。在物质生产方面,传统工艺通过实用性体现其最本质的特征。至2020年底,全省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3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91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近千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27人。这些骨干力量,基本都是从事本省传统工艺品种的创作,在全省传统工艺行业起着领军示范作用。

当前,广东传统工艺又逢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仅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广东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广东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多元化市场开拓,扎实推进产业振兴,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等。这些都会带动传统工艺的快速发展,是广东传统工艺再度振兴的绝好良机。展望未来,广东传统工艺发展将大有可为。

齐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秘书长):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传统工艺的存在价值实际上就集中在提高生活的品质。今天人们以现代化角度去看传统工艺,主动摒弃它那些不好的成分,而只撷取传统中好的成分,就是人民生活品质积极地提升。更重要的是,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国很多传统文化思想、哲学的精华,而这些精华,恰恰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宝贵贡献。

当代的工艺美术创作如果不从传统中吸取文化内涵,必然会显得单薄乏力;而传统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果不介入当代意识,从中寻求力量,那就只能永远留在过去,无法突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借鉴则应立足于民族审美心态的现实性。

马建钊(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原院长):广东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早在先秦时期,广东境内就有南越、瓯越、骆越等百越族群。在长期的民族互动与频繁迁徙中,广东境内不仅形成了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汉族民系,还形成了瑶、壮、畲、回、满5个主要世居少数民族。

广东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全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集壮瑶两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潮州市凤凰山地区是全国畲族的发祥地。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7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逾20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100项列入市、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地处偏僻却不封闭,迁延不断文化亦不断,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吕永强(广东省住建厅建筑节能处二级调研员):至2021年10月,广东省有广州、佛山、梅州、潮州、肇庆、雷州、中山、惠州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山市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及1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04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各地确定公布了3827处历史建筑。

目前,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包括:基层工作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地级以上市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得不到保障;部门文件之间“打仗”,影响工作有序开展;保护资金没有保障;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仍有缺口等,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陈中秋(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现在戏曲的环境很不好,大学里面不少高级知识分子也看不起戏曲,其中包括不少名校的名教授,而中山大学还有教授搞戏曲研究,确实很难得。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人开始反戏曲,看不起戏曲,骂梅兰芳,但这些反戏曲和看不起戏曲的人没有一个是研究戏曲的。以京剧为例,戏曲并没有死掉,也并不是年轻人不喜欢看戏,而是现在的戏曲改革越改越不像戏。以前我很喜欢看京剧,但是现在京剧越改越没有京味,越来越不像京剧,我现在都不愿意看了。广东专业剧团不景气,民间剧团生存状况还是不错的。目前广东至少有600个民间剧团,老百姓真正看的就是民间剧团的演出。民间剧团一般不会在大剧院演出,没有声光电的配合下演出,没有华丽的场地设施和道具,只凭借戏曲的本身魅力吸引观众。观众欣赏的是演员的演出艺术,是戏曲的本质,这些才是真正的艺术,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宇航(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原常委、教科文卫委原主任委员):民间文学具有久远的传承历史和广泛的民间传播力,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代表性项目中排第一类,也是其他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的基础性内容。在广东发展历史上和岭南文化厚重内涵中,传说、故事、神话等民间文学素材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仅据2006年编纂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东卷》,就收进广东民间流传的神话9篇、传说548篇、故事345篇,共902篇。但是,全省民间文学非遗代表性项目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整理申报,运用民间文学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交融发展的复杂环境里,更好地重视挖掘和焕发民间文学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其在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的积极作用,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二、广东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经验做法

钟茜(广州市文广旅局非遗处处长):近三年来,广州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走出了“保护有力、传承有序、管理有规、融合有度”的具有鲜明广州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其中,广州持续推进非遗进景区、进博物馆、进校园、进商场、进社区“五进”工程,全面提高非遗能见度,拓展非遗保护平台,取得显著成果。

广州在全省率先开展非遗工作站建设,已设立16个非遗工作站、100个非遗传承基地。广州还着力打造非遗网红点。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非遗街区于2020年8月正式开街,运行一年来举办公益培训230多场、开发文创产品140多件(套)、接待市民游客超过20万人次,聚集效应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苏怀杰(潮州市文广旅体局四级调研员):潮州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进街区活化发展、丰富古城文旅业态,历史名城呈现崭新风貌。2021年底,潮州市出台《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积极推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美食之都”等创建工作。

“百家修百厝”是古城保育活化的一大举措,已经完成海阳县儒学宫、双忠庙、真武宫、黄尚书府、李厝祠修缮工程,推进廖厝祠、铁巷陈宅、卓府、辜厝巷林宅等修缮工程,众多古宅重新焕发古韵,实现文物保护惠民与传承最大化。

陈中秋:我从事文化工作几十年,以前总感觉广东没有京剧,年轻人不喜欢看京剧。退休后有时间四处走,发现现实跟感觉不一样。2008年,我到京剧艺术促进会参观考察,发现里面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京剧。广州有个京剧团,喜欢京剧的人不少,惠州从来没有过京剧团,但却有上千人喜欢京剧,京剧在广东很有群众基础。谈到戏曲改革,戏曲要适应时代,通过改革创新,争取更多的观众,尤其是争取当代的青年观众。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学京剧,包括中山大学的部分研究生也在研究京剧,学京剧。他们其实不喜欢看改革后的戏曲,都是看一些骨子老戏。如传统戏《杨家将》《霸王别姬》《状元媒》,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在很多大学更注重研究欧美文化,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比外国文化差。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几个特点是我们的优势,如民间性、广泛性、传承的可变性,在传承中继承,是一个积累型的、渐进型的,所以才能与时俱进。缺点是知识普及不够,包括戏曲,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大学里不要只研究欧美文化,要多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三、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郑佩瑗(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存留的宝贵足迹,是人类精神物化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归根结底,要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育、开发,还原历史,吸取营养,传承精华,古为今用。广东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元,如何使其当代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发挥,往往是最薄弱的一环。

文化遗产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只有以历史的眼光,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客观分析,才能脱离混沌,提炼出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如人们对祠堂文化应剔除其封建糟粕,取其尊祖敬老、爱乡爱国、敦睦联谊的精华,使其在爱国爱乡教育、和谐社会建设、统战联谊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历史的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要敬畏历史,尊重规律,尊重民风民情,有效防止人为地加速传统文化走向衰败和消亡,成为“文化遗产”。

裴继刚(广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广东文化基因具有“务实、开放、兼容和创新”的鲜明特性,决定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产生旺盛生命力、文化多样性、价值认同感、求新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由于广东文化基因中的先进特性,因此成就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兼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具备广泛的认同感和可持续感。它对于当代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再创造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示范应用价值。

蓝海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广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目前,广东已初步建立起符合本省实际的非遗保护制度,非遗保护已成为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民生工程。这些非遗给予人民群众一种归属感,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非遗从最初的“活起来”到今天的“火起来”,通过建章立制保驾护航,构筑非遗保护体系,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传播交流讲好广东故事等措施,今天的广东非遗保护工作呈现一个全面性、整体性、法制化,注重活态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存续力和生命力得到彰显的全新格局。

四、对广东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建议

罗斯宁(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山大学教授):广东各地各剧种的戏曲源远流长,是广东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彰显着岭南文化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广东戏曲,对弘扬岭南文化,建设广东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振兴广东戏曲,体现其当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成为广东现代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振兴:一是继承古代戏曲的优秀文化传统,创作出今天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作品;二是深入现实生活,加大戏曲创新的力度和精度,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的创新同时并举;三是进行戏曲传播方式的创新,运用今天的新科技、新技术,促进戏曲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四是以爱国、爱中华文化为引导,加强粤港澳的戏曲交流,让三地的戏曲文化成为新型大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建钊:如何传承保护好广东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为,一是深入挖掘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神,充分展现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相互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入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中,活态利用,凸显特色,形成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整合文、旅、教、体有关部门及社会力量,通过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进行多元开发,在传承保护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梯队建设,加强对各级传承人才(尤其是濒危项目和缺乏传承人项目)的培养。

陈劲佟(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社会组织参与遗产保护可起到积极作用,包括推动活化遗产价值;促进形成社会共识;观察遗产变化;促进社会资源的投入;自下而上的推动;创新遗产保育服务等。广东地区有过百个社会自发的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这种数量规模的社会组织自发参与遗产价值保护的现象,形成于新世纪以后,尤其以广州地区为主。

通过民间社会组织参与遗产价值管理而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这种区域民间力量对公共文化保育行为的普遍性、持续性、自觉性在中国并不多见,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突出的社会文化现象。

方昕(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非遗中心主任):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人群也在不断变化,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也应有所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伴随科技创新浪潮和信息大爆发成长的一代。信息的传播手段和载体迅速更迭,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手段必须相应发生改变。以受众的语言和掌握的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递,降低学习成本,缩短信息传播者、编码者和信息接受者、解码者之间的距离,精准传递至目标受众。我们面对的是伴随消费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代。泛文创是一股强势、有效的传播力,在增加传播环节的同时延长传播链条;文创产品是文化符号转译的有效方式和与当代结合的现实途径,能较好进入消费市场,与生活日常结合。我们面对的是伴随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一代。最本土的即是最国际的,是国际通用的语言。青年一代应以更平视更自信的姿态向外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积极展示、发声。

谢顺彬(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开平、台山两市通过非遗项目的保护、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亦将侨胞的根留住,将乡愁传递。各地可以学习借鉴,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侨务部门应加强三项工作:一是侨乡对非遗项目要加强保护,尤其对侨胞的捐赠项目。对侨胞的祖居要加强管理、保护,让侨胞把根留住。二是利用侨刊开展对外宣传。侨刊是侨胞们的集体家书,在海外华人社团中有着很大很深的影响力,许多乡亲通过侨刊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殊载体,宣传家乡,传播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三是现在科技先进,可适当通过视频的形式对海外进行宣传,将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食、家乡的传统节日活动和家乡未来发展设想,通过视频告诉乡亲们,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凝聚力。

顾涧清(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州日报社原社长):我长期跟进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当时为把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写过很多建议,受到省领导的重视。在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上,我建议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和海防遗址,不仅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要申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物局很明确是广州牵头,组织更多城市一起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我们不应该放过这个绝佳机会,呼吁有关部门抓住机遇,一起努力,广东的第二项世界文化遗产和广州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很有可能在这里。

王增丰(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作为在工艺创作一线的匠人,我提出一些需要认真思考的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非遗与时代审美脱节;没有处理好非遗的活化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非遗活化无法适应时代要求;非遗的认知与认同感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非遗传承与保护缺乏资金投入。

当下,有关部门把非遗位置抬得过高,个人认为不是所有列入的项目都重要。许多项目是农耕社会遗留的技艺,在宣传口径上不能一刀切。我认为,不能把非遗传承当成复古、复制、模仿;非遗项目有些是落后的技艺,含金量少;宣传过头了,有些地方把非遗数据当作政绩,认为越多越好,出现了众多误区,如重申报轻保护、重复制轻创新等。

徐真华(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开平碉楼”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保护实体,从活化利用视角审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提升“开平碉楼群”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性价值?除对碉楼建筑群本身的修缮、楼内各居室旧时生活状态的恢复布置、旧时主人家庭的身世钩沉需要精准挖掘、讲究布展外,对整个景观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游憩娱乐,以旧时耕读传家、商贸兴族为特征的传统生活、生产、经营活动的活化再现等,仍需作整体性的谋划。如何强化“开平碉楼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或者“在地性”特征?每一座碉楼都透视着极其鲜明的中西跨文化特征,无论从建筑物的结构,造型还是从内部的家具陈设都可以看到早年开平华侨对异族文化的吸收、接受以及对中华根文化的坚守。要通过对“碉楼群”的人文挖掘,讲好碉楼故事,彰显“开平碉楼”地方特性的独特魅力,为公众提供更具亲和力的公共空间和人文思考。

此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必须坚守原真性和整改性、系统性的原则,重在再现“开平碉楼群”的生活形态、人文风貌和历史内涵。

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探讨,一致认为: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独特创造、精神理念、道德规范,涵盖表演艺术、传统医药、民俗民风等多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使广东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推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省文史馆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在总结中表示,此次会议认真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指示和要求,专家学者的发言观点明确,虚实相依,论据充分,论述精辟,提出了不少合理、可操作的建议。今后,在室(馆)党组的领导下,文化遗产研究院计划沿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这一主题,每年举办一到两次研讨会,助力广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推动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史馆戏曲文化遗产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戏曲从哪里来
Task 3
“互联网+”时代文史馆的发展策略
Tough Nut to Crack
朱德与周予同关于文史馆的一段谈话
王鸣放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