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葳漪
车企也好,创意也罢,都是浮云。奥迪的“小满事件”,最终定性为“刘德华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互联网的考古学发展”。
道歉、和解、免费授权,避免诉讼,似乎是皆大欢喜的团圆结局。吸引了过亿网民浏览的奥迪“小满事件”,涉事三方达成协议,大家都做了对各方比较有利的选项。这样的结果,恰恰是“小满”,却留下满满的尴尬给网络上的观众。
尽管和5月22日视频文案的发布时间相隔不远,但每天不断涌现的大小新闻会冲淡、挤兑人们本就不多的记忆内存。比抄袭更严重的社会事件此起彼伏,媒体对于现象轻描淡写的表述,似乎也会让人们觉得这事儿“翻篇儿了”。
更何况一则广告,对销量难有实质性冲击,几乎不会有消费者把这类事件,同他/她该不该买这车做什么关联。
这之后,东风本田、宝马涉嫌版权纠纷的视频广告,也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监管不力,审核不严……作为甲方的车企,对于广告公司和创意公司的文案,只以如此敷衍表达,似乎自己也是不靠谱的广告公司的受害者。但是一旦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即使侵权事宜是由受托方造成,企业还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已经离开创意广告公司的戴先生说:“有才华的人不被重视,明星拿出了就立马涨流量,说明这个行业越来越浮躁。这年头,但凡是能写出这种水平的文案的人,都不会去哪家公司996或007。给广告公司写艳惊四座的文案,本身就跟职场铁律相悖。”
目前仍在香港做广告创意的胡女士说:“灰色单调的现代办公室外,看见一大群中午时间涌出来进食的制服乌鸦,听见那些谈论房屋贷款和休假规划的对话……在这种氛围中工作,想象力只能一片空白。试回想,你的老板像一只志得意满的蝴蝶在办公室盘旋,来回舞动,同事们带着固定到有些呆滞的谄媚笑容跟在他身后,恐怕是最伟大的办公室文学主题了。”
同样是前国际4A公司创意总监的蒋女士说:“这些事件的背后,说明企业审核的人也是酒囊饭袋。现在真正琢磨事情的人并不多,很多广告公司或公关公司的工作就像笼子里的白鼠,貌似在不停地往前奔跑,其实还是原地踏步。工作也只是低级重复而已。近两年,短视频的出现更让大家精力分散,深度思考的能力大幅下降,难以静下心来做事。”
做新媒体研究的学者李先生说:“今天的电影不过是六七十年代电影的4K版,造假和抄袭在各个行业都不陌生。顶尖的艺术家、设计师、电影、音乐人……各类创意圈都被制度禁锢,大家其实都是为吃饭忙碌的人。如果仅仅是围绕公权力把发展作为诉求,那无非沦为浮夸和功利的行动指南。”
已经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资深程序员任先生说:“创新源于积累。国内IT公司虽大,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其实就是等级文化造成的。人人皆想往上爬,技术人员忘了自己改变世界的初心与本真。企业抄袭成风,你看有多少视频平台在模仿YouTube?微信、微博和Twitter的微妙,又有多少人看得出来?还有小红书,如果你了解Pinterest的话,你再用它会是什么心情?想想大厂对老程序员饮鸩止渴、卸磨杀驴的手段,互联网怎么会有积淀和创新?”
回到奥迪广告上来,今后的汽车企业确实可以运用新技术判别文案的原创性,比如和多个平台合作,多方鉴别;同时也可以借鉴NFT的思路和方法来评定文案的唯一性。但是,文案的创意、文笔、格局和主题,始终需要有水平的人来实现,不可替代,更无法“弯道超车”。
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如果文化褪色和道德堕落的本质无法回应、不去反思,悲剧的帷幕则就此拉开,一直上演。
我喜欢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笔下的那些普通人。那样的场景,更值得憧憬:“在星期日不去酒店喝个醉,却安静地待在他的苹果树下读书的农民;厌弃跑马场的纷扰喧嚣,去看一场高尚的戏或者只度过一个宁静午后的小市民;不去街上唱粗俗的歌或哼些无聊的曲子,却走向田间或者到城墙上看日落的工人;他们全都把一块无名的、无意识的,可是决不是不重要的柴薪投进人类的大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