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中”联盟能走多远

2022-07-08 12:16孟华
中国汽车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

文/孟华

5月23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到访日本不足24小时,就在东京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

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

IPEF与TPP 形相远味相似

这里面,有四方安全对话(QUAD)成员(美日印澳),有五眼联盟成员(美英加澳新),有奥库斯(AUKUS)成员(美英澳),其余则为东盟国家。

东盟国家有10个,IPEF中有7个,排除掉的三个为: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显然,这三个国家属于东盟内部的“亲华派”。

明眼人一看,这又是一个排除中国利益的联盟,属于非正式的经济组织。

在奥巴马时代,作为重返亚洲的成果之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同样是为了组建“排中式”经济一体化集团。

但当时的准入标准很高,成员则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墨西哥、秘鲁、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

这一次,增加了东盟国家,中美南美国家不见了。这一次的经济组织,摆明了要在中国的家门口铺摊子。

这个名单有什么玄机?其目的无非要剥离中国为核心的产业链,至少将其一部分转移到“临近”国家。而转移到中北美、南美,是不现实的。

这就是南美“工具国家”集体消失的原因。何况,南美由巴西牵头,已再一次向左转。今年1月份,再次当选尼加拉瓜总统的奥尔特加称,“我们对出席(美洲)峰会没兴趣”。

巧合的是,刚刚结束的菲律宾大选,美国支持的候选人输得很彻底,当选总统小马科斯表达了不想同中国“闹翻”,美国国务院似乎要再忍受5年菲律宾的“亲中”色彩(其实并非如此)。

虽然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表达了参加IPEF的意愿,但在美国眼里,日本更有转移产业链的能力和意愿。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对IPEF隐藏的“对抗图谋”表示警惕。

IPEF内容,因何让人困惑

但是,美国对IPEF内容的解释,让东盟看不懂。美国驻日大使声称,他也不懂IPEF的内容。

今年1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阐释IPEF有四个支柱:一是公平贸易、高标准规则;二是芯片、电池、医疗产品、关键矿物等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三是推动绿色技术、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税收和反腐败。

这里面有浓厚的TPP气息,就是这也“高标准”,那也“高标准”,但其实质,却是在与中国的工业产业竞争中,美国的成本已经居于明显劣势。

而这一转变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2011年,美国就已经在大规模工业成本竞争中输了个干净。也是在那一年,中国工业产值反超美国。这还没考虑到,美国的基础工业产品和服务定价偏高的因素。

关于“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翻译一下,就是要将其脱离中国的掌控。

芯片方面,美国在上游技术上掐住,然后迫使三星、台积电等大型代工厂赴美投资先进制程。但是,美国没办法让这两者甩掉它们的亚洲客户(其实就是中国)。

远离客户的补偿是什么?是美国更高的厂房建设、运维管理和跨洋物流运输的成本吗?这里没有奖励,只有惩罚和威吓。所以,两位都是被迫的,就像它们去年11月“自愿”交出生产数据一样。

关键矿物(主要是稀土)的原矿开采、冶炼生产本就不太妙,这一领域是中国在控制。美国重开稀土矿固然可以,但是需要10年左右时间,提炼技术和产能才能跟上自己的需求。

这中间,只要中国的销售政策放宽,美国在本土以及澳洲部署的孱弱稀土产业,便顶不住攻击。它们比页岩油生产商脆弱多了。关键是,美国不想花费大笔资金扶持这些产业。

电池、医疗产品、绿色经济(主要是光伏),同样是中国产能占优。但前者有韩国,后者有德国,虽然它们在成本上被中国同行压制,但只要解决了美国市场准入的问题,就可以和中国抗衡。

而问题就在这里。布林肯说,IPEF不是贸易协定,不包含市场开放的内容。被邀请的国家可以选择参加二、三、四中任何一项,但如果想要加入第一项,则必须接受其它三项内容。

创造供应链转移的第三条路

看上去,美国塞给东盟国家一堆TPP义务,但是TPP的甜头(美国市场准入)没了。就连菲律宾政府也说:“印太经济框架的模糊程度令人震惊。”

那么,东盟参与IPEF的意义,就只剩承接中国供应链外溢了。

外溢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遵从经济规律,中国产业升级,将一部分低端零部件溢出,交给东南亚生产(印度还是没戏)。中国曾试图将这部分产业向内地转移,但失败了。

原因是中国中西部的业态,除了向大城市输送服务和产业链配套,剩下都是低价值的本地服务。后者因为市场在,所以无法迁移。

而海运和低成本的年轻劳动力,可以盖过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差。这就是为什么东盟要和中国搞好关系的原因,其中最有希望的是越南和柬埔寨、老挝。

顺便说一句,中国和东盟的重点项目——中老铁路已经开通,投资600多亿人民币。虽然名义上是中国和老挝联合投资,但老挝显然没钱没技术,中国的钱撒出来,转了一圈,又被中国的承包商赚走了。

另外一条路,就是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尝试但效果很差的方式,即“供应链优化”。

美国补贴“优化”美企,日本补贴日企,即便不回本土,去东南亚也可以,只要从中国离开,就有补贴。

疫情之前,还有东芝、奥林巴斯等一些知名企业离开。但疫情这两年,反而没有重量级企业离开。原因在于,跨国物流动不动就中断,上游企业走了没用,谁走谁丢客户。

汽车业就是典型。要么从一级供应商开始,拉着上游一起走。而一级供应商虽然对上海疫情的处理意见很大,但谁也不会走。因为只有中国才能创造出这么大的产业需求。

在越南建上游产业链,平时则可;疫情期间断了零件,国内还可以想办法保供,跨国只能干瞪眼。

不过,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凭借在汽车产业链拥有的特殊位置,保住了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的零部件和耗材产业。但是必须响应中国大陆的OEM商、一级供应商的需求,才能生存。

很难想象IPEF能将它们拉走,除非印度汽车业崛起。IPEF这么多成员国,惟印度有此潜力,但目前还在300万辆这个级别上晃悠。而日本整车市场已经连着跌了五六年,2021年销量仍有445万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IPEF打算创造出第三条路,即通过组建区域一体化经济体系,排除中国的影响,剥离中国产业链。

它的基本逻辑是通过降低区域市场内的物流往来成本(降低贸易壁垒),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降低生产商对中国的依赖。否则,即便企业搬到东南亚,仍然必须为中国做配套,不是白搬了吗?而且,还会导致中国经济的辐射能力不降反增。

但是,偏偏IPEF没有准入让利的内容,这就让东盟国家很困惑。

任何经济组织存续的价值,就是服从经济规律。美国主导的IPEF,发动的初衷,恰恰是逆经济规律。这让舆论不看好它的生命力,更别提党派斗争下,其在下一届政府的存活概率。

自2009年起,中国就是东盟所有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位置从未旁落。而IPEF内,中国是除了美国之外所有成员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美国担心被排挤出亚洲,IPEF是颇具雄心的以攻为守的战略级举动。

但是如今美国拿不出太多利益,来拉拢小伙伴们。何况,印度在任何非自己主导的区域经济体系中,都是负面因素。这让舆论更加不看好IPEF的前途。

除非美国能为IPEF注入更多的资金活力或其它利益,否则东盟各国只会喊得高声,但行动寥寥。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
本期导读
中国—东盟人民币跨境收付继续大幅增长
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 实船演练10月将在湛江举行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食用菌双边贸易效率分析
东盟国际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中国与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第一次协调会在广州成功召开
中国—东盟合作新阶段经贸合作探讨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2016年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首次协调会议在广州举行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