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07-08 09:20闫丽梁土珍
职业 2022年11期

闫丽 梁土珍

摘 要: 技工院校开展思政实践教育的目的,是让思政课堂教育的“种子”,在实践教育的“土壤”中开花结果。社团是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可以辅助课堂教学,增强思政实践教育效果。本文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逆向工程技术社团为例,介绍了该院通过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强信念、正三观、树目标、勤奋斗,实现社团育人与育才双融合具体做法与成效。

关键词:思政实践教育 技术型社团教学 逆向工程技术社团

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更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人性化,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多元化、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技工院校的技术型社团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平台,也是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

技工院校要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强信念、正“三观”,自觉将弘扬工匠精神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使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能够有效结合,从而实现社团育人与育才的双融合。

一、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可拓宽思政实践教育平台

思政实践教育的实施必须依托有效的平台。目前,技工院校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多由团学部门组织,依托团组织的学习教育平台开展活动。技术型社团一般由相似技术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目前成立的技术型社团有逆向工程技术社团、巴哈社、精雕创意社团、无人机俱乐部、精密检测社团等12个社团。

技术型社团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也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将技术型社团的日常教学与思政实践教育融合,不仅拓展了思政实践教育平台,还提升了技术型社团的育人功能。

(二)可构建融合型思政教育队伍

社团指导教师是社团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技工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成才,更多的是成人。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技工院校技术型社团指导教师一般由专业突出的教师担任。社团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和生动,辅以多种教学手段触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因此,技术型社团的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能力,也要具有课程育人的实践能力。指导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面,努力寻找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实现思政教育由隐性向显性的转变,有助于学院形成一支融合型的思政教育队伍,提升思政实践教育实效。

(三)可培育德技双修技能型人才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仅仅依靠简单的输入式教育是不够的,除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外,也需要拓宽教育渠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技工院校的学生特点决定了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目的不明确,再加上社会上部分人轻视技工院校学生,使得技工院校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挫败感较强,在专业学习上信心不足。但同时,工业飞速发展使得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广阔,这也让部分学生产生一种错觉:只要能拿到毕业证,不管技能水平好坏都能找到工作,以至于在专业学习和技能锻炼方面钻研进取精神不足,未来职业规划不明确,毕业后难以达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标准。

技术型社团通过开展系统、有序以及专业+实践的社团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也可以参与真实的企业工作,进而提升技能水平,明确未来发展目标。这有助于技工院校实现培养德技双修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二、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學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

学院依托逆向工程技术社团在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的有效融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既有学院特色,又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一)打造社团特色专业课程

逆向工程技术涵盖模型三维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曲面重构、产品优化等工作过程。逆向工程技术社团是基于学院技迪设计工作室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而开设的学生社团。社团目前由1名机械高级讲师担任指导教师,30余名社团成员来自工业设计、数控加工、模具设计、动画、精雕等专业。社团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依照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活动。

根据社团的专业特点,逆向工程技术社团每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4节课的专业学习。社团教学内容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内容包括手持式激光扫描仪设备的使用,UG软件、Geomagic软件的使用,摩托车后备厢、煤气阀、汽车车灯等典型产品数据采集、逆向建模、工程图以及职业技能大赛专题辅导等。

(二)开发思政教育隐性课程

翼学锋在《试论学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中指出:“思政教育隐性课程一般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

逆向技术社团指导教师将思政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开发思政隐性教育活动页,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指导教师将爱党爱国、工匠精神、团队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工作过程,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通过现场参观,让学生了解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背景以及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等,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传承劳动精神。

2.渗透工匠精神

在工作过程中,部分照明设施零配件因年代久远,市面上已无法购买,给修缮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指导教师带领社团成员,本着高度还原历史的原则,利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复原设计和制作,克服了技术、材料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项目工作,得到了项目负责部门的高度评价。

指导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和对学生实践中的细节进行指导,将工匠精神贯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

3.培养团队精神

工作的完成需要整个团队齐心合力、团结协作。在校内的社团活动中,一些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好技能就能“走遍天下”,信奉“个人英雄主义”。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系列修缮工作这一项目,使他们认识到凝聚团队的力量是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无形中培养了社团成员的团队精神。

基于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不仅开展了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模型进行的三维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曲面重构、产品优化等专业教学,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政隐性课程。

(三)企业导师进校园、进社团

逆向工程技术社团与学院合作企业共同开展日常教学,聘请企业骨干工程师为社团导师,定期指导社团开展技术活动,开展企业导师进社团活动。

在由杭州中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进行的手持式激光扫描仪专题培训中,工程师以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标准,对手持式激光扫描仪使用注意事项、设备标定方法、工件现场扫描等内容展开教学。针对学生在扫描工件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导师现场点评,并结合企业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一进行说明。整个教学过程中社团成员兴趣浓厚,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好。

学院通过企业导师进社团的教学形式,丰富了社团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导师将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可提前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并更加清晰地知道所学的专业的发展方向及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和特点。通过企业导师进社团拉近了学生和企业的距离,帮助学生明确了企业所需人才应具有的专业素养,实现专业教学与职场教育的有机融合。

(四)社团走进企业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教育工作中将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同步进行,将传统思政课的理论精髓,即基本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核心精神追求等融入日常基本教学工作中,通过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发力,潜移默化地实现以德育为核心的育人目的。

社团走进企业这一实践大课堂,既可以更好地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又可以通过在真实工作情境的实践进一步提升社团成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其工匠精神以及遵规守纪的职业道德,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技能人才。

笔者带领社团成员到校企合作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开日工业产品设计部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参与汽车轮毂喷粉这一实际项目,进行贴标志点、轮毂扫描、数据摆正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扫描轮毂时发现有些细节部位由于贴点不够导致难以扫描甚至无法扫描,中途需要补贴标志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规范作业,追求卓越。

在曲面重建学习中,企业使用的软件是UG,与社团使用的软件是一样的,但建模方法有所不同。企业的方法是进入草图功能进行建模,其特点是便于后续的修改,数据是全参;而社团的建模方法是在外面,不进入草图功能。两种方式相比,企业的模式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社团的模式建模速度快,但在后期的工作中存在困难。

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两种不同的模式进行比较和总结,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改变了只要校内专业学好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想法,树立了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

只有巧妙隐藏教育动机,寓教育于春风化雨之中,才能有效实现对症下药。对比思政课堂上的直接传授和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潜移默化,可看出二者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教育,作用同等重要,但实践大课堂中的思政内容穿透力更强,效果更好。

(五)技能竞赛激发创新精神

为激发社团成员的创新精神,指导教师组织成员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以学备赛,以赛促学。在创新创业大赛和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中,社团成员的作品《希宙逆向设计》令多人获奖。通过技能节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巩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也强化了专业创新的能力。部分优秀成员进入各级竞赛团队,成为专业选手。

如李诚同学获第二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第三名(铜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七名;黃鸿国同学获2021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新型碳中和能源管控技术及应用赛项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全国三等奖,2021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CAD图形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吴振涛同学获2021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CAD图形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

三、双向融合育人成效

通过将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有效融合,学院学生不仅专业过硬,还具备了理想信念坚定、品格优良的良好素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在逆向工程技术社团学习过的很多学生,就业时选择了从事逆向设计工作。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这部分学生实现了高起点就业。

例如,佛山市某工业产品设计公司一次高薪录用社团6名学生;苏州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录用社团2名学生从事逆向设计及计量检测工作;广州某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录用社团2名学生从事逆向结构设计工作,月薪过万。

在社团学习过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具有企业项目经验,入职不用培训即可直接工作,甚至能够从事研发工作,为企业节约了培训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具有社团学习经验的学生供不应求,成为抢手的“香饽饽”,企业在学生还未毕业时就提前预定。

四、小结

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增强了基础专业能力,内化了工匠精神,提高了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成为德技双修的技能型人才。学院逆向工程技术社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打造社团特色课程,开发思政隐性课程,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实现企业与社团对接,让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实践;根据社团特色,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点带面,既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为社团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学院竞赛选手的梯队培养储备了力量,同时擦亮了专业的品牌,可谓一举多得。

由于技工院校具有共性,笔者认为自己所在学院思政实践教育与技术型社团教学有效融合的做法是可行的,其经验是值得在同行中推广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陈荟洁,黄海菲.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14).

[2]平静,杨荣刚.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高职院校企业实践课堂课程思政改革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2).

[3]王寿斌.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3).

(作者单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