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 朱建平
摘 要:《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发布,将中医药国际化向前推进了一步。因其囊括的中医疾病术语数量有限,中医病名对外翻译尚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文章概述了中医药术语的英译规范原则与方法;讨论了对应性、同一性、系统性、简洁性、回译性、约定俗成、民族性等翻译原则在病名英译中的使用,并从术语部件的规范、双译法的使用、中西医病名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细化了各原则在翻译中医疾病时的实现方法。音译法适用于跨学科、含义多且难以找到合适译名的中医疾病术语部件,而双译法可以解决中医术语翻译归化与异化的分歧,同时促进学术、文化及医学技术层面的传播,满足中医临床中西医双诊断以及中医进入西方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等现实需求。
关键词:中医药术语;英译;病名;规范原则;译法
中图分类号:R2-03;H083;H315.9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339/j.issn.1673-8578.2022.03.008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CM Terminology” in Translating Disease Names//HONG Mei, ZHU Jianping
Abstract:The release of the ICD-11-26 Supplementary Chapter Traditional Medicine Conditions promot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ue to the limited number of the published terms of diseases, the translation of more TCM disease names still has a lot of work to be done. After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standardiz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CM terminology”, w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in terms of equivalence, semantic identity, systemicness, conciseness, conventional usage, back-translation and preserving cultural features in translating TCM disease names. We also refine the approaches of the principl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 components, the use of double-method translation,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can be used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mponents in case of polysemy or semantic vacancy in English while double-method can re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ng TCM terms. Meanwhile, double-method can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TCM at academic, cultural, and medical technological levels, and meets the needs of the condition of double-method diagnosis in TCM hospitals in China; and meet the needs of TCM entering th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of western countries.
Keywords:TCM termi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disease name; standadization principle; translation method
收稿日期:2021-12-08 修回日期:2022-02-16
基金项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研项目“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注释英译研究”(YB2019023);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中医术语中英双语对照概念体系的建立”(ZZ140508)
大多数中医学术语在英文中找不到对等词,导致一词一义多译、一词多义一译、一词多义多译、多词一义多译、多词一义一译、古今词义变迁、译词与术语内涵不符等现象。西医东传借用中医术语表达西医概念,导致中西医术语内涵不同,如“脾”“痈”等。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工作独具特点,现行教材、专业期刊、贸易、国际国内术语标准中同一术语的英译多种多样,各行其是,难于统一。为了获得规范的中英对照中医药术语集,使英文术语与中文术语及概念一一对应,我们使用团标草案《中医药术语英译通则》来规范中医病名的翻译,该标准是制定术语标准的标准,是母标准,其推广和使用对中医术语规范意义非常重要。
2021年1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正式实施,其中首次纳入主要源自中医的传统医学疾病和证候名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合司2019)。这标志着中医正式列入国际医学体系。这一举动反映出中医翻译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其中中医病名的规范翻译是重中之重。但ICD-11第26章仅收病名150个、证名196个,还有完善的空间。因此,加强中医病名翻译规范研究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
1 中医药术语英译通则概述
一般情况下,中医药术语英译名的规范是以概念为中心收集已有的英文译名,由权威机构组织领域内专家,按照规范术语工作的方法选出规范译名。中医药术语是中国本土科学概念的外传,多数术语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这决定了中医药术语译名的规范必然涉及翻译问题。一些术语有多达10余种译名,那么选哪个作为标准译名呢?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术语的准确翻译关键在于对中文术语概念的把握,因此应该在规范的中文术语基础上进行。一定翻译策略与方法指导下的术语翻译是术语译名规范的工作基础和实现手段,中医药术语英文名的规范原则需要将翻译策略考虑进去,并制约、指导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和使用[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术语研究团队20年来基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技名词审定原则与方法》制定的《中医药名词审定原则与方法》,确定了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原则:(1)对应性;(2)同一性;(3)系统性;(4)简洁性;(5)回译性;(6)约定俗成;(7)民族性。诸项原则权重按顺序排列,其中对应性优先于其他原则,旨在达到等义的目的;同一性次之,强调一个概念对应一个翻译;系统性再次之,在选择英文译名时要顾及上位概念术语和下位概念术语之间的关系;简洁性保证术语使用的便捷;回译性虽然争议较大,但形式上的统一对于中英双语双向的学术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些术语由于约定俗成雖然翻译不准确也仍旧在使用,如脾spleen;由于文化承载词、专有名词的大量存在,民族性是必须考虑的原则。多种翻译方法的复合使用、术语部件的规范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专有名词的汉语拼音拉丁语转写已进入国际标准,如中药材的国际标准中的中药名[2]。中医术语规范译名的选择和尚无译名术语的翻译须符合这些原则。总体上,力求 “信、达、雅”,既要“形似”,更要“神似”,使外国人能正确地学习和了解中医药学。
中医药术语规范翻译既有原则,也有方法。原则主要通过翻译策略、方法、技巧的有机运用来实现。中医药术语领域翻译策略分为异化和归化。归化力求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规范,是以读者为导向的翻译策略。异化追求保留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是以原文为导向的翻译策略。两种译法可以互补。翻译方法(译法)是基于翻译策略所采取的途径、步骤和手段。中医术语翻译过程中在规范原则制约下,确定翻译策略,再灵活使用各种译法,最终实现术语译名对概念的准确传达。如语言学视域下的译法:意译、直译、音译、直译加注、补偿等;文化视域下的策略:归化、异化、改写、抵抗、同化、文化移植等。其中异化策略下的译法有零翻译、音译、逐词译、直译;归化策略下的译法有意译(释义法、套译法)、仿译、改译、创译。翻译技巧是翻译方法实施和运用时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或技艺,如增译法、省略法、词类转换等。翻译方法的多样化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如因译者的翻译策略、译法不同,或采用直译,或采用意译,导致一词多译及语义损失较大[3]。
中医药术语翻译规范工作属于跨学科研究,需要综合中医学、西医学、规范术语工作、语言学、翻译学等领域的知识与方法,对中医中文术语已有的翻译进行收集整理总结,纳入中医药概念体系,争取在领域内达成共识。
2 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原则在病名翻译中的应用
中医病名的翻译规范是中医药术语规范工作的重点内容,一些疾病在英文中有自然对应词,如感冒cold、骨折fracture,也有很多疾病找不到对等词。因翻译策略与方法的不同,一个疾病往往有多个译名,或一些少见疾病没有译名。具有中医特色的病名需要在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原则与方法指导下进行翻译。
2.1 对应性
对应性,即译名词义与中文相对应,符合中医药术语内涵。各原则不能兼顾时,优先遵从对应性。
术语的翻译最重要的是医学概念的传递,即译名的选择要符合中医药术语的医学原义。此条最为重要,居众原则之首。西学东渐,西医传入中国时借用了很多传统医学术语,但是其内涵与传统医学概念并不完全相符,甚至有错用的情况,这导致中西医术语内涵必然存在同义、近义、同名异义、同义异名等情况,这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甄别。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中医药名词委)规范的中医的“痈abscess[disease]”根据其“生长于皮肉之间,是以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多在6~9cm大小,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敛”[4]15等特征,实为西医浅表脓肿,应译为abscess,而不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的西医“痈carbuncle”[5]403。从其定义来看,西医“痈”实为中医的“有头疽” [4]22。现有译本中一些术语过于强调直译,不考虑中西医术语自然对应的情况也容易出现不妥,如“肛裂”有自然对译词anal fissure [4]79[5]210,而魏迺杰(Nigel Wiseman)将之译为splitting of the anus[6]473[7]565。
2.2 同一性
同一性指同一概念的术语只用同一词对译。
理想状态下,双语术语标准化是中医药的中文术语能够在英文中找到对等词(equivalent),且同一概念中文术语只用一个英文术语表达,即一词一义一译。源语言是汉语的传统中医药术语,很多内涵复杂的专有名词需要采用双译法或多译法的形式来实现双语信息的准确传达。不是绝对的一词一义一译。将一词双译或一词三译作为一个可以同时传达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内涵的信息整体来看,如“血瘤”可直译为blood tumor,也可用其拉丁语学名angioma(见表1)。
2.3 系统性
系统性,即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
术语是概念的指称。中医药理论自成体系,其术语也形成了独有的、区别于西医的概念体系。翻译时,除了明确中西医术语的对应关系,更要明确所翻译的概念在概念系统中的位置,及与其他术语之间的关联。中文术语间的系统性,决定英文术语的系统性。中医疾病名称的翻译将不再是简单的中文疾病与英文疾病名称之间的对应,还要体现中医疾病特有概念体系的上下级关系。通常,下位概念术语与上位概念术语具有衍生关系。如中医药名词委术语规范中的 “喘病dyspnea disease”[8]33-34及其派生术语:暴喘sudden dyspnea[8]2、暑喘summerheat dyspnea[8]16、实喘excessive dyspnea、虚喘deficient dyspnea、喘胀dyspnea and distension[8]33-34。这类衍生性强的中医药术语译名的系统性通常通过对其核心术语部件的规范来实现,如此处“喘”规范为dyspnea。
2.4 简洁性
简洁性,即译名要简洁,用词不能太长,不能是词典释义式翻译。
早期有些词典采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医药术语,如广州中医学院《汉英常用中医词汇》编写组将“远血”译为hemafecia caused by bleeding of alimentary tract proximal to the sigmoid colon[9]94,现多直译为distant anal bleeding、proximal bleeding[4]64或distant bleeding[10] 46[11]47。解释性翻译是为了帮助英文读者理解中医药术语的内涵,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中医药走出国门已久,中医药在国外广为传播,国外建立中医学校,国内中医到国外任教或开办诊所,外国人在华学成归国,大量英文中医药著作出版,现在国外對于中医药知之不少,术语英译已进入崭新的阶段,术语翻译逐渐由繁复向简约过渡。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有:1)术语表中一般不使用定冠词the,由使用者在行文中自行添加,个别术语因语法需要可以加;2)在不影响译名准确性的前提下,利用名词修饰名词而减少of的使用,如将“腕痈”译为wrist abscess[12]17,而不用abscess of the wrist;3)使用“-”连接两个关系密切的语素,如“弱视·脾胃虚弱amblyopia with spleen-stomach weakness pattern”[12]123;4)避免解释性翻译,不仅简明,还可避免循环定义,如“麻毒”的中文定义为“能引起麻疹的邪气(the pathogenic qi that causes measles)”,中医药名词委旧译为toxic pathogen causing measles[4]40,其基本意义构成与定义相差无几,这违反术语不能用来定义自己的术语工作原则,故而意译“麻”为measles,直译“毒”为toxin,现多合为measles toxin[10] 213 [13] 61。
2.5 回译性
回译性,即译名结构在形式上与中文一致或相近。
以英国中医翻译家魏迺杰[7]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应该以源语言文本为导向,字对字直译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医药原貌,其术语英译对国际标准产生了很大影响,编写的中医词典中有常用中医英译字表。中国医药领域专家及部分国外中医药专家认为过度的字对字直译不能准确传达中医药术语内涵,应该以读者为导向,让外国人看得懂,如德国汉学家满晰驳(Manfred Porkert)[14]便持此种观点。两种论点各有所长。随着国外对中医药了解的加深,术语的回译性所达到的“形神相似”在双向交流中不可忽略。在保证其他原则的前提下,回译性应该保证。名词定语、动名词形式、连字符等形式手段的使用在实现简洁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回译性。如证候“肝肾阴虚”已不使用加介词of的翻译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4]53,而翻译为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12]148[13] 175[15] 62;很多病名的中医药特色译法亦如此,如聚星障clustered-star nebula;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12]105。
2.6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即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
以“脾脏”的翻译为例,中医与西医中都有脾的概念,但二者有本质区别。中医脏象学说中的“脾”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相关,但中医所言的“脾”,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远非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胰所能囊括。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脾除造血、滤血、储存血液等功能外,还有免疫功能。spleen与“脾”不能完全对应,这与西学东渐时期西医不熟悉中医,而中医在解剖方面的知识也不完善有关,但由于沿用多年没有予以更改。而中医在翻译“脾”的时候反借这一翻译,多年来形成双向的错译和约定俗成,这也影响到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如“中医脾胃病学”译为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6],脾系病译为spleen system disorders[17],这里的spleen是中医理论体系的脾,而不是西医的脾脏疾病。
再如,meridian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发布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中推广的名称[18-20],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学术上,受较早的中医国际针灸培训教材翻译的影响[21]31,大部分国内学者[22]及部分国外学者[23]11采用更早的channel,因其更符合中医对经络的描述。但是,随着国际标准的推广,meridian已经约定俗成。所以,国内外标准基本将其作为第一标准,有的标准将channel作为许用词,二者并存。中医药名词委将其学术内涵及专家意见作为最重要的内容,故将channel作为第一标准,将meridian作为许用词,如,“六经病”译为six channel/meridian diseases,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进行了相似的处理,将之译为six meridian/channel diseases[13]176。
2.7 民族性
民族性要求译名保存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内容,中医药学各分支学科专有名词如书名、方剂、中药、针灸腧穴名称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中医药大量术语形成于古代,有的甚至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历史性、人文性、以定性描述为主、抽象概念具体化等特点[24]。这些具有鲜明中国医学理论文化特色的术语很难在现代医学中找到内涵一致的术语来代替,或者即使能找到对应词也会丢失其原始内涵。这类术语一般采用异化策略,通常用直译或音译实现,部分术语在目的语中有对应术语的,若只意译会导致中医药术语文化特色内涵丢失,则采用异化和归化结合的双译法。
总之,中医药术语翻译的目的是既方便双向的信息交流又能较为准确地传达原义,达到功能对等,使外国人能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全方面地了解和学习中医药学。
3 中医疾病术语部件的英译与规范
术语部件被定义为组成多词术语的词[25]。中医术语部件的翻译,应在术语翻译规范原则指导下,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将其译为译入语。如单字部件“气”“血”“阴”“阳”“病”“证”“痹”“疔”“喘”,双字部件“阴虚”“气血”“内伤”“外感”等。这与语言学中的语素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特定专业领域中结合紧密、生成能力强、使用稳定的语言片段也可看作术语部件[25],如“开窍于”。中医药术语中重复多、生成能力强的术语部件的翻译规范对构建高质量的中医术语多语种标准体系有重要意义。
3.1 在目的语中有自然对应词的部件
这类部件最多,一个部件一个对译词,没有歧义。通常“直译中医特色内涵+意译核心部件”,如部件“淋stranguria”是从“淋证stranguria”提取的部件,其派生术语有“热淋heat stranguria”“石淋stony stranguria”“气淋qi stranguria”“血淋blood stranguria”“劳淋overstrain stranguria”[8]81“膏淋chylous stranguria”[26]等。“发热fever”“瘿goiter”“痈abscess”“汗sweating”等也是此类部件。
须注意一些部件具有广、狭两种含义,如“厥证syncope”是以突然昏倒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8]1。这里的“厥syncope”是现代中医临床中狭义的厥,对应西医晕厥,反应为神志改变,可反复发作,一般短时间内即可恢复,醒后如常,无后遗症,可能兼有四肢厥冷,也可以无此症状。但是中医“厥”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单以四肢厥冷为主症,不伴意识障碍,属于广义的“厥”,亦称“肢厥”。此时须仔细分辨概念,中医疾病有神志变化的“厥”与西医的syncope对应,已形成对译关系,而“肢厥”则应根据其概念译为cold limbs[8]9。
3.2 需要音译的部件
需要音译的中医药术语部件有两种情况:一是本身为中国一般哲学概念,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已经被国内外广泛接受,有些甚至已经进入西方英文词典,如气qi、阴yin、阳yang等。这些部件生成能力极强,所构成的术语较多。二是一些术语部件因其概念内涵复杂,跨越多个中医学科,还有一些疾病的部件与多个现代西医疾病相关,且在英文中找不到合适的对译词,这时也需要音译,但需要严格限制数量。这类部件有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和痹、疔、疳等极少数疾病。现将疾病中比较重要的部件介绍如下。
3.2.1 痹病bi disease及部件痹bi
《内经》中“痹”可以泛指一切因邪气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病证,经后世发挥,有了病机、病证、症状三层含义。病机指“痹者,闭也”,即临床所见麻、痛、不仁、咳喘、心下鼓、屈伸不利等症,多可用闭塞不通的病机加以解释。病证的痹指由经络阻滞、营卫凝涩、脏腑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疾病,如行痹、筋痹、骨痹、肺痹、肠痹等,且每一种都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症状的痹指疼痛、麻木。
具体到疾病,现在狭义的“痹证”或“痹病bi disease”是指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灼热,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8]105,在西医主要指多种疾病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结缔组织病等多种疾病。痹的多数翻译取其含义之一,其英译呈现impediment [7,13,15]、arthralgia[4]252、painful obstruction[27]以及音译bi [4]252 等多种译法并存的现象,以impediment为多,国内还有numbness、obstruction of qi and blood[10]21、obstructive disorder、obstruction、blockade[28]等译法。这些译法难以反映“痹”的全貌,这种情况下将之音译为bi,似乎更能传达中医“痹”的形和神。impediment使用较广,为意译之一,但无法反映“痹”的多种内涵,现采用音译意译结合的方式翻译痹这个部件,将其译为bi;impediment[8]105。
在具体痹病的翻译中,则可以根据痹病的命名特点以及各种痹病的含义,灵活地选用音译与直译或意译结合的方法。如筋痹tendon bi、脉痹vessel bi、肌痹muscle bi、五脏痹five zang-viscera bi、肝痹liver bi、行痹migratory bi、痛痹painful bi、着痹stationary bi、胸痹chest bi[8]105-108。
3.2.2 疔疮ding [disease], deep-rooted sore及部件疔ding
“疔ding”是“疔疮ding [disease]; deep-rooted sore”[12]12的部件。此病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因其初起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其相关中医疾病对应的西医疾病很多,该病处理不当,容易内陷、走黄。“疔”作为术语部件,英文无合适固定的词对译,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意译+音译”的方式,必要时使用双译法,后面加“意译或西医病名”。如颜面疔疮facial ding/facial deep-rooted sore、唇疔lip ding、蛇頭疔snake-head ding/whitlow、托盘疔palmar ding/midpalmar space infection、红丝疔red filament ding/acute lymphangitis。
3.2.3 疳病[证] gan disease及部件疳gan
“疳病 [证]gan disease, infantile chronic malnutrition”[8]195的部件“疳”,有病因过食“甘”而致和表现为消瘦、干瘪、气血津液不足等失于濡养而“干”两种解释。此部件跨越中医内科、儿科、眼科、口腔科等学科,涉及多种西医疾病,故亦采用音译法。如疳气mild gan disease、疳积gan disease with food stagnation、干疳severe gan disease、金疳metal gan、火疳fire gan[12]105、鼻疳nasal gan disease/nasal vestibulitis and eczema[12]147、牙疳gum gan disease/ulcerative gingivitis[12]160等。
3.3 症状与疾病的区分及部件病disease的使用
一些中医疾病用症状、病因命名,为了与症状、病因术语区别,其症状名称后面加“病”或“[病]”,英文有时也需要对应添加disease(目前除ICD-11外均使用此词)或disorder(ICD-11-26)[17],如症状“咳嗽”,疾病“咳嗽[病]”,并在定义中指出疾病的性质。典型中医疾病名称不会引起歧义的,无须加disease, 如悬饮suspending fluid retention、肺胀lung distention[8]34,37。症状、疾病规范为两个不同的名词而英译不同时,如症状用“身目俱黄yellow skin and eye” [4]59,疾病用“黄疸[病]jaundice”[8]72,但是英文不加 [disease]。
3.4 借用西医词表达中医概念的部件
筋伤sinew injury是骨伤科常见病证,临床上筋伤类疾病中,中西医病名常混在一起。《内经》说:“诸筋者,皆属于节”。中医筋的含义较广,包括骨关节周围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滑液囊、韧带、腱鞘、血管、周围神经、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等。sinew原义为肌腱,被中医借来表达中医“筋”的复杂概念。在骨伤科需要注意中医筋所囊括的组织不仅仅是西医的肌腱。此类情况需要注意中医专有病名病变范畴,区别中西医概念。
4 双译法及多译法在病名翻译中的使用
中医术语英译规范的近40年历史中,其学术论争主要围绕“归化法”和“异化法”两种翻译策略,有些使用归化法,有些使用异化法,有些则二者兼而有之。双方理论论争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瘤”下位的不同疾病,不同标准或采用直译法或采用意译法,或二者兼有,并不统一。不同翻译之间没有正误之分,但是当其被纳入中医概念体系时,单纯的西医译名不能体现中医概念的系统性。直译法更能反映中医对疾病的理解,同时传达学术和文化内涵。意译法反映了西医的对应情况。采用双译法,直译、意译同时存在,适于学术、文化及医学技术层面的传播,在中西医疾病百分之百对应时,西医译名的采用也可以满足我国中医临床中西医双诊断和中医进入西方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等现实需求,是目前比较优势的译法。如猫眼疮cat’s eye sore/erythema multiforme、红蝴蝶疮red butterfly sore/lupus erythematosus[12]66-67。
同时,在尊重学术的基础上,要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及ICD-11传统医学部分(ICD-11-26)进行对照协调,不一致者取其翻译放在后面作为备选,这也是术语的描述性工作。因为中医病名英译的标准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孰优孰劣尚需时间来检验。在翻译过程中要与世界卫生组织常用词汇统一。如,“证”:syndrome改为pattern;“经”:channel和meridian并存。
5 结语
中西医疾病关系的处理已另有论文详述[29],不在此处复述。中医古代文献对当今中医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古代医籍浩如烟海,所记载的疾病非常复杂,所以中医病名翻译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虽然前面的论述拓展了以往工作的内容,但仍难以囊括中医疾病术语翻译遇到的全部问题。中医术语工作始终要以概念为中心,不管古代病名还是现代病名的翻译,有了规矩就有了方圆,确定中医药术语英译的原则,借助灵活的翻译方法,可保证中医术语规范翻译的质量。中医术语翻译各家学说纷纭,但已趋向达成更多的共识,目前需要与国际标准进行协调,让中医术语翻译不失中医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 洪梅,朱建平.中医药名词英文翻译与规范原则关系的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13,15(2):46-51.
[2] ISO 18662-1: 2017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Vocabulary — Part 1: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
[3] 都立澜,朱建平,洪梅.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策略与方法辨析及体系初步构建[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 35(6): 2838-2841.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朱家恺,黄洁夫,陈积圣.外科学辞典[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 魏迺杰.英汉汉英中医词典[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魏迺杰.实用英文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8] 中醫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内科学 妇科学 儿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9] 广州中医学院《汉英常用中医词汇》编写组.汉英常用中医词汇[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0.
[10] 方廷钰,陈锋,王梦琼.新汉英中医学词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11] 谢竹藩.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外科学 皮肤科学 肛肠科学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骨伤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 PORKERT M.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78:9-166.
[15]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R/OL]. [2020-10-12].http://iris.wpro.who.int/handle/10665.1/5395.
[16] 洪梅,高新颜,朱建平.中医学科名称英译规范研究[J].中国科技术语, 2019, 21(3):32-38.
[1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CD-11-26 [EB/OL]. [2020-10-12].https://icd.who.int/browse11/l-m/en#/http%3a%2f%2fid.who.int%2ficd%2fentity%2f806244022.
[18]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R/OL]. Manila: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1984.[2020-10-12].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0765.
[19]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part 1[R/OL]. Rev. ed. Manila: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1991. [2020-10-12].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07635.
[20]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part 2[R/OL]. Rev. ed. Manila :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1991. [2020-10-12].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07637.
[21] Beiji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cupuncture Institute of th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ssentials of Chinese Acupunctur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80.
[22] 刘兴华.经络穴位名称的翻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 370-371.
[23] DEADMAN P, AL-KHAFAJI M,BAKER K. A Manual of Acupuncture [M]. East Sussex: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Publications,2001.
[24] 朱建平.中醫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1): 6-8.
[25] GB/T 19102—2003 术语部件库的信息描述规范[S].
[26] 崔宜庆,潘先海,沈行良.汉英流行病学词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42.
[27] BENSKY D, GAMBLE A,KAPTCHUK T 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teria Medica[M]. Rev. ed. Seattle: Eastland Press,1993:17.
[28] 李照国.简明汉英中医词典[M].上海: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
[29] 朱建平,洪梅.中医病名英译规范策略[J].中国科技术语, 2008,10(2):18-24.
作者简介:洪梅(1977—),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中医术语翻译史、中医药标准化史、中医药术语双语规范工作,熟悉多语种术语规范及术语管理。2005年以来,在多项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规范课题中负责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工作。主译、参译著作3部。2014年通过欧洲资格认证组织术语管理经理-基础(ECQA Certified Terminology Manager-Basic)认证考试,具有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术语及其多语种管理、术语标准化工作、术语相关培训的资格。通信方式:zhongyishuyugb@126.com。
通讯作者:
朱建平(1958—),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史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及其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11)英文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医药史、中医药术语研究。主持各级课题29项,获各级科技奖15项,出版《百年中医史》《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等专著31部。通信方式:zhujp19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