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

2022-07-08 03:40霍婧婷陆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4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高职

霍婧婷 陆敏

[摘           要]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有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增强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构建劳动教育体系。通过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意义和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对劳动教育现状和不足分析,提出四条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建校本课程、挖掘劳动资源、重视师资队伍、构建评价体系,以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价值意义;现象;不足;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34-03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

一、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这一词并不新颖,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重点仅仅放在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上,忽视了劳动观念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劳动接触较少。难以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甚至忽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和今后发展。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劳动教育,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二)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目前,大学生毕业数量增加迅速与增长缓慢的社会就业岗位之间产生了不平衡的矛盾。矛盾聚焦点在于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缺陷,对工作要求过于理想:一方面要求收入高,另一方面要求压力小、晋升快。劳动教育课程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措施,也是坚定就业思想的关键课程。高职院校是培养具备“四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劳动毅力,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努力克服困难险阻。第二,劳动耐力,面对高强度工作,能够抵抗疲劳咬牙坚持。第三,劳动定力,在工作中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第四,劳动魄力,工作中遇事应有胆识、有魄力。学生应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厚植爱国主义基础,学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不畏险阻的工作品质,为未来就业打好牢固的思想基础。

(三)涵养高尚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工作、勇于创新。

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专心学习、善于钻研、一丝不苟、敢于创新,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价值观高度一致,是为国家培养和践行工匠精神工人的“主阵地”。为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核电站“心脏手术师”乔素凯、“高空舞者”王进等优秀工作者,都是从高职院校走出的大国工匠。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引导学生涵养高尚的工匠精神。

(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目前,多数大学生身体素质欠佳,普遍存在“宅”宿舍的现象,甚至忽视体育锻炼。更是对劳动教育存在三个“不到位”:认识不到位、参与不到位、主动性不到位,无法使劳动教育和体育锻炼有效结合,致使进入社会工作,会出现缺乏体育运动现象。学校可以通过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实践教育,帮助学生锻炼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改正不良陋习,使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益处,为学生今后的健康状态打下强有力的基础。所以,高职院校应在劳动教育课程中适当加入体力劳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劳动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一)社会支持力度较小

第一,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滕文公章句上》曾写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意思是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统治[1]。第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劳动教育应具备校内外实训基地,社区、街道、活动中心、企业等校外场所应为学校全面和全方位育人提供便捷,但就目前效果来看,沟通、管理、安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第三,环境对劳动评价不高。社会对于劳动评价主要注重劳动结果忽视劳动过程,甚至对劳动过程中的服务精神和助人品格完全忽视,没有鼓励和赞美的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消极影响。

(二)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

第一,学校重视力度不够。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课程普遍开设不足,使劳动课程无师资团队、无课程标准、无实用教材、无具體教案。第二,协同育人能力不足。学校为劳动教育主场地,但没有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方式。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工处、后勤处、保卫处和二级学院等各部门联系较少,协同育人存在问题和困难。第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学校缺少对劳动教育体系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评价仅为结果性考核,存在局限性,对教师评价仅为指导评价,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无法及时调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难以保障评价的合理性,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三)家庭教育氛围不浓

第一,家长存在溺爱。高职院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心疼”学生,认为学生读书辛苦,不需要基础劳动教育技能训练。第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义务教育学习以来,家长常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忽视德育,更忽视劳动德育,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较为片面,认为劳动教育仅为劳动技能教育。第三,家长灌输不良劳动观念。部分家长一力承担所有家务,通过日常言语和行动,向学生潜意识灌输“劳动辛苦”的观念,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恐惧”和“逃避”心理,致使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第四,缺乏榜样示范。学生会学习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中较多家长忽视劳动教育,没有起到榜样带头作用,致使学生养成不良陋习。

(四)学生自身意识较弱

第一,劳动价值观不明确。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也是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由之路。”[2]学生明白自身应劳动,但没有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思想和行动未统一。第二,重脑力轻体力。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指出:“当前忽视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3]根据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以建筑专业为例,学校毕业生普遍存在转岗、公考等现象,少部分学生去工地实习。学生认为体力劳动工作辛苦、薪酬低。第三,自身约束力较弱。目前校内劳动教育主阵地为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卫生管理由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和管理员四方共同协作督促学生完成,在多方严格管理下,学生仍存在脏、乱、差等现象。整改措施主要以教师督促、批评教育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自身约束力较弱,自觉性意识较弱。

三、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一)构建校本课程,推动思政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是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所以,高职院校应使用校本教材,构建校本课程,以高职院校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高效、有计划的教育课程。一是撰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应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多方协同编辑,如专任教师、思政教师、班主任等,以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中劳动价值观偏离为“落脚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二是构建校本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意识为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创新和研发。应结合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地点进行课程研发,紧密结合思政展开课程教育。通过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的构建,使学生能够将劳动教育价值观入脑、入心和入行。有助于学校开创特色课程,有助于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和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挖掘劳动资源,构建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周期开展,可以分为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教育。一是开展校内劳动教育,通过专业实训或技能大赛增强劳动教育意识。校内劳动教育可以依托专业课程的实训课程,在实训室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练、现场操作等过程,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劳动认知、劳动认可、劳动奉献,为后期顶岗实习劳动教育做铺垫。还可以依托技能大赛,通过赛前准备、赛场实操、赛后回顾等环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不畏困难等综合劳动素质。二是开展校外劳动教育,通过顶岗实习或社区服务强化劳动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应委派相应教师跟踪了解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成效等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劳动引导,并强化在校期间的劳动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寒暑假期间参加社会志愿者服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助人、学会自律。最终,校内校外共同合作,为學生开展形成多样且丰富的劳动教育方式。

(三)组建优秀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劳动教育师资力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趋势下,劳动教育教师必须符合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让教师掌握有关劳动教育政策文件和方针,及时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实施措施。通过教师寒暑假实践活动,提高教师自身劳动意识和教育开发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奠定基础。二是引进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形成“一带多”模式,专业教师带领其余教师,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水平。提高团队科研能力和学术层次,并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能力。三是加强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性。通过学校会议、支部党员会议、校报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四是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劳动教育并非单一课程,要紧密结合德、智、体、美等课程,鼓励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和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四)构建评价体系,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联动评价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应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为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劳动教育应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践成果、工作态度等多方面。鼓励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群体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评价,协同开展育人工作,并且可以将劳动教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特色的重要体现,要确保指标选取有效和合理,应鼓励社会、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加指标制定。在劳动教育考核过程中应借助大数据信息监控设施,对学生行为、品德多方面进行检测。并且由专业教师做好指标分析和建议整合,结合学校需求定期更改评价指标,确保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社会、家庭和学生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社会应辅助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如提供教育场所,并监督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家庭协助学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校有必要推进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针对学校对劳动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着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工匠精神,并且只有坚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方协同”的教育理念,共同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才能发挥出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和指导作用,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邢志第.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命题新探[J].理论学刊,2001(3):108-109.

[2]徐洁,楼幸琳.培育劳动素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指向[J].教育科学论坛,2020(19):5-10.

[3]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答记者问[J].西藏教育,2020(8):3-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