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研究述评

2022-07-08 10:11郇雷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决议马克思主义

[摘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论断,也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理论命题。学术界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宣传与科学论证相统一,主要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本、标准依据、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四个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分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必然性逻辑。下一步深化研究需要努力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式,增强问题意识以提高研究的学理性科学性,加强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理论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2)03-0122-07

[收稿日期]2022-04-11

[作者简介]郇雷(1987—),男,山东临朐人,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BKS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新的论述,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这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论断,也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理论命题。那么,何为“新的飞跃”?实现“新的飞跃”的标准或依据是什么?“新的飞跃”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决议》发布后,学术界集中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总体来看,学术界关于这一重大命题的研究主要从《决议》文本、标准依据、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四个方面展开,多维度、全方位分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必然性逻辑。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决议》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础性方法。鉴于《决议》在党的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许多学者便从分析《决议》文本的维度对这一命题展开了研究。荆学民认为,可以从八种关系的维度深化对《决议》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其中一个重要关系维度就是“伟大飞跃”中实践进程与理论升华的关系。从《决议》全文看,“飞跃”一词一共出现了七次之多,主要是在“实践进程”与“理论升华”两条线上使用。其中,《決议》在百年党史的四个历史时期都在实践层面使用了“飞跃”概念;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层面使用了三次“飞跃”。[2]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进程”中的“飞跃”与“理论升华”中的“飞跃”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实践发展层面的“飞跃”才能孕育思想理论层面的“飞跃”。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践前提;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提供了实践前提;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提供了实践前提。这充分体现了《决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论断有着十分坚实的实践基础作为依据。

庞立生则结合《决议》文本阐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主要包含三大成果:一是《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作出了“十个明确”的新概括,以及阐明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创性贡献,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思想成果;二是《决议》指出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且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实践成果;三是《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既是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形态,也是中华文明的当代新形态,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文明成果。[3]从这里可以看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理论、实践、文明三种创造性成果的集合体,而非仅仅是理论成果的呈现。

需要指出的是,《决议》虽然侧重于强调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但是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整体性考察。秦宣关注到《决议》在讲到毛泽东思想时,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这一表述,而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使用的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表述。由于我们党已经明确表示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4]P242,所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很显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飞跃”中的一个。[5]

石仲泉在研究中也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论断,强调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飞跃”论,是《决议》的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6]此外,石仲泉还重点考察了《决议》关于“三次飞跃”的新概括和新论断。《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再一次明确强调了我们党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决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飞跃”的定位进一步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性、对党的指导思想定位的平衡性;《决议》还从新时代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伟大飞跃”“十个明确”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三个维度阐明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实践依据、理论依据和时代需要。[7]从这个意义说,《决议》以新的观点和论断提升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整体性认识,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既一以贯之又创新发展的基本逻辑更加清晰。

基于《决议》文本的研究,有助于准确阐释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确切内涵和基本逻辑。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标准依据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科学性命题。一种理论形态在具备了哪些条件之后才能实现对另一种理论形态的飞跃?也就是说,只有解释好“飞跃”的标准(或依据)问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命题才能成立。对此,学术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张海鹏、王凤青主要分析了“飞跃”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两个问题,认为“飞跃意味着事物发生了质变,表示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它有时通过突然爆发的形式来实现,有时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步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8]。石仲泉则认为,称之为“飞跃”的理论成果“不但要有重大理论创新,而且还要有为人们所公认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显著标志,有它的标志性内涵”[9]。汪青松则区分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飞跃”,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从量变到部分质变、从过程性部分质变到发展性部分质变再到总体性根本质变的过程,历经阶段性飞跃、层级性飞跃和历史性飞跃三种形态的飞跃过程”[10]。其中,历史性飞跃是认识飞跃的最高形态,主要涵盖飞跃的时代性和历史意义两个维度。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渐飞跃的过程。

与细致考察“飞跃”的定义不同,有的学者主要关注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标准判定。如杨凤城曾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必须要涵盖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具有理论母体地位和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具有其显著的特征这五个基本要件。[11]滕明政则主要强调理论创新的性质、程度和实践水平这三个基本要素。[12]孟鑫认为,一次理论创新能够发展成为一次理论飞跃,需要具备相应条件,包括这一理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解答了新的时代课题,具有新的目标任务并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13]张丽、朱小玲的研究则总结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标准。在她们看来,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准涉及导向标准(新实践问题的突破)、主体标准(新创新能力的塑造)、形式标准(新话语形式的建立)、内容标准(新结构系统的构建)和价值标准(新战略意蕴的产生)这五个方面。[14]

除了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性标准之外,有的学者关注的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如何实现的?在陈金龙看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为五大方面的有机统一,分别是:(1)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表现为“两个结合”);(2)理论主题的拓展(系统回答三大时代课题);(3)理论内涵的扩充(表现为“十个明确”的新概括);(4)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超越);(5)理论地位的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新定位)。[15]高中伟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新的理论飞跃具有五大标识,分别是:(1)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新的时代课题的回答;(2)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继承与发展并作出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3)在深刻总结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产生原创性思想和标志性成果;(4)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展现出强大的实践开拓力和国际影响力。[16]王炳林的研究也主要概括为五个方面:(1)思想的形成基础有新内涵(“两个结合”的形成机制);(2)思想主题有新发展(三大时代课题的系统解答);(3)思想内容有新概括(“十个明确”内涵的新发展);(4)理论定位有新高度(增加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新评价);(5)指导实践有新突破(“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17]石仲泉则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两个结合”“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路径,从某种意义上是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来源和资源问题,具有重大的原创性。这也可视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展现的传统文化依据。”[18]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认识已经从政治认同深化为理论认同。许多学者从理论飞跃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本身逻辑出发构建解释性框架,阐释新时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多维标准和依据,有助于增强我们对这一理论命题的学理性认识。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逻辑研究

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在与中国具体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九大总结概括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阐述了这一思想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积累了充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并且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标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历史阶段意义。学术界围绕“七一講话”,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发展进程。如颜晓峰认为,党的百年历史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飞跃的对应关系。[20]田克勤则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历程中加以考察,指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21]辛向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联系起来,认为三次飞跃体现了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统一战线、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性。[22]沈传宝也结合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四个伟大”的进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3]这些研究成果都及时总结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进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提出了新的课题。考察历史就会发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可以清晰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肖贵清认为,第一个历史决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提供了理论框架,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作了系统阐述;[24]章忠民、郭玉琦指出,第一个历史决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搭建思想桥梁、构筑政治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道路,第三个历史决议标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新高度;[25]汪青松强调,第一个历史决议昭示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第二个历史决议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完成和第二次飞跃的萌发;第三个历史决议首次提出并逻辑论证了百年党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既重构了呈现问题导向的毛泽东思想“三位一体”新体系,又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特别是在“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基础上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26]这种以百年党史为维度的研究赋予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更强的历史厚重感。

上述研究表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传承,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机与活力。

四、新時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逻辑研究

关于标准依据的研究,增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理论命题的科学性。但是,也要看到,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逻辑主线。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本身就有理论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必然遵循和体现这种理论逻辑。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27]P534。这一重要论断点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学术界关于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理论逻辑的分析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层面。如刘红凛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命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与人民之问,“总要求”与根本遵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都是在坚持“总命题”和“总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主要矛盾与时代要求,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28]冯志峰认为,“两个结合”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29]吴松则把这种规律性现象概括为: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需要新的理论,但是实践不会自发产生新的理论,杰出领袖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实践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时代难题,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而理论上的创新与飞跃又反过来指导着时代的飞跃。[30]李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精要在于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对“三大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四个自信”的凝练表达。[31]郝立新、周康林也认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必须要在回应重大时代课题中推动理论创新、在时代发展中深化探索“三大规律”、在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才能实现。[32]也就是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提出了迫切需求,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科学回答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性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复杂的过程才能实现。陈锡喜认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在一系列过程性条件中实现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为实现思想理论的飞跃提出了必要性、实践基础的发展为实现思想理论的飞跃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创造主体的贡献为实现思想理论的飞跃提供了主观可能性、理论主题的确立为实现思想理论的飞跃提供了前提性条件、理论体系的建构为实现思想理论的飞跃确定了丰富内涵、发展阶段的厘清为实现思想理论的飞跃提供了必然性。”[33]魏先法指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在深刻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34]也就是说,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由成熟的时代条件、实践条件、思想条件和文化条件决定的。

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层面。这主要是从理论创新的结果呈现来考察是否实现了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主要由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标志性成果决定的。张胜军把标志性成果归结为原创性理论贡献和开拓性实践贡献两个维度。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35]刘光明则主要从思想理论、实践发展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概括。[36]房广顺则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为:明确了理论的鲜明主题和问题导向;建构了理论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方略;彰显了理论的崇高品格和重大贡献。[37]金民卿则把新飞跃的标志性成果归结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科学解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实现一系列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中丰富发展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8]。余科杰则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飞跃的三个维度(时代条件、历史课题、主要内容)和四个支柱的原创性贡献(新时代观、新发展观、新党建观、新全球观)。[39]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以及理论实践层面的卓越贡献,决定着其必然逻辑就是实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过程性、标志性成果层面的考察,丰富了我们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逻辑的认识,科学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成熟的一般规律、发展过程和标志性成就。

五、总结与展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后,学术界立即掀起了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热潮。这说明,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反映了新时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要求。

学术界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决议》文本、历史逻辑、标准依据和理论逻辑四个层面分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这些不同的研究视角相互辉映、相互印证,从多维度、多方位丰富了我们对此重大论断的认识。概括起来,相关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思想共识和重要进展:一是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历史进程,又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必然逻辑,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更加鲜明;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既概括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观点及其原创性贡献,又科学评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的开拓性贡献,使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基本内涵更加丰厚;三是坚持理论宣传与科学论证相统一,既从“两个确立”的政治高度审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飛跃的重要性,又实事求是地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式发展的标准依据,使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政治定位更加坚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40]P434虽然学术界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依然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主要建议包括:一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出发,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式,在话语体系上既要善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学说,也“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41]P329。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理性水平、避免同质化重复性研究以及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要求。二是要坚持文本研究和问题意识相统一,注重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发展的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41]P326党的重要文献、重要论断、重大理论都是从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抽象出来的,因此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要具有还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问题出发找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三是要注重研究标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42]P7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中不可或缺的原因在于这一科学理论体系蕴含的重大世界性意义。以往学术界的研究主要注重从当代中国的维度分析问题,而相对缺乏世界性意义的研究。这里讲的世界性意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重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不断彰显”[1]所蕴含的世界性影响;(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现代化的创造性贡献,重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蕴含的独特逻辑、价值取向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性意义:(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重在阐释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影响。因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全面的、整体性的飞跃,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荆学民.从八大关系深度领悟百年大党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学术界,2021(12).

[3]庞立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新成果[J].思想教育研究,2021(1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秦宣.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飞跃”[J].教学与研究,2021(12).

[6]石仲泉.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使命及重要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6).

[7]石仲泉.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飞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1).

[8]张海鹏,王凤青.精辟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献——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体会[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9]石仲泉.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7).

[10]汪青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1).

[11]杨凤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理论创新的标准与重大创新成果[J].教学与研究,2007(4).

[12]滕明政.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层次的三个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7(3).

[13]孟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党政研究,2022(1).

[14]张丽,朱小玲.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标准——兼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J].理论建设,2022(1).

[15]陈金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逻辑[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16]高中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鲜明标识[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17]王炳林.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2).

[18]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的飞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1).

[1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0]颜晓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3).

[21]田克勤.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新时代的伟大飞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22]辛向阳.把握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四个维度[J].理论探讨,2022(1).

[23]沈传宝.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5).

[24]肖贵清.整体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三个《历史决议》[J].河北学刊,2022(1).

[25]章忠民,郭玉琦.百年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逻辑与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2022(2).

[26]汪青松.三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J].理论建设,2022(1).

[2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8]刘红凛.百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J].学术前沿,2021(12).

[29]冯志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2(2).

[30]吴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31]李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之义理[J].唯实,2022(1).

[32]郝立新,周康林.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飞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1).

[33]陈锡喜.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历史定位的学理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2(1).

[34]魏先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时代逻辑[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1).

[35]张胜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1-15.

[36]刘光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J].党的文献,2022(1).

[37]房广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J].党政干部学刊,2021(12).

[38]金民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J].党建,2022(1).

[39]余科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飞跃[J].党政研究,2018(5).

[4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New Leap in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HUAN Lei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Scientific Socialism,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Nine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stresses that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has realized a new leap in sinicization of Marxism.This is not only a very important political judgment,but also a very rigorous theoretical proposition.The academic circle has,persisting in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reality,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unity of theoretical publicity and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analyzed the log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new leap in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from four dimensions:the text of the Resolut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Major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the Party over the Past Century,the standard for judgment,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 proposition.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udy of this topic,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form the core concepts and the research paradigm for sinicization of Marxism,strengthen the sense of problematic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level of research,and enhance the study of the key theoretical questions regarding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Key words: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 New Era;

new leap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猜你喜欢
中国化决议马克思主义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党的十九大重大成就图解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揭秘“董事会决议不成立”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