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生组会互动:作用机理及激励策略——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

2022-07-07 01:52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导师符号仪式

方 针

导生组会互动:作用机理及激励策略——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

方 针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组会作为一种师门之间,导师与研究生围绕科研活动展开的会议汇报机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微观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分析组会互动的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透视下组会可被视作一种互动仪式。其作用机理体现在,微观情境和身体在场:组会互动启动的先决条件;共同焦点与共享情感:组会互动进行的核心要素;群体符号与群体团结:组会互动维系的重要支撑。基于此,可以尝试优化监督机制,保障组会互动情境的规范性;激发情感共鸣,构建组会互动氛围的融洽感;重塑文化符号,打造组会互动群体的凝聚力三方面激励导生组会互动,以期实现导生组会互动的和谐进行,构建新型良好的导学关系。

组会;互动仪式;导生互动;微观社会学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7.65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4万人。[1]单从数量上看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具体到导师与研究生(以下简称为“导生”)层面,良好的导生关系、和谐的导生互动是微观层面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直以来,组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会作为同一师门间围绕学术科研而定期进行的交流汇报活动,发生在导生学术生活的微观情境中,带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导生通过组会维持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基于微观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审视组会,组会正是导生间构建的一种互动仪式。以互动仪式链理论探究组会互动的作用机理,对建立健全导向明确、激励有力的导生组会互动路径,对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新型导生关系、推动导师育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互动仪式链理论:观察组会互动的微观社会学视角

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仪式,不同类型的仪式反映着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对于仪式的分析始于爱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涂尔干通过对宗教仪式的研究提出了仪式的“神圣/世俗”二元对立关系,为仪式走进社会结构奠定了基础。[2]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更倾向于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并最早提出“互动仪式”,用以指称日常生活情境中大量存在的模式化行为与礼仪,诸如“您好!”“再见!”等社交术语,相关的一些姿势如握手、拥抱等。[3]4

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二人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理论,尝试系统阐述仪式作用的机制。在柯林斯看来,互动仪式就是际遇者由资本和情感的交换而进行的日常程序化活动。[4]他提出互动仪式的运行需要具备一定的要素,并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结果。互动仪式链的经典模型如图1所示。

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如中间部分所示。第一,共同在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身体共处在同一有界限的场域;第二,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第三,共同关注的焦点。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彼此间意识到关注的焦点;第四,共享的情感。参与者分享共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3]87这四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会产生一系列的结果,如模型的右半部分所示,其中包括:一是群体团结,个体产生对群体的团结感;二是个体的情感能量(Emotional Energy),情感能量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社会情感,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理情感,这种情感是人们进行社会互动的内驱力,表现为个体采取行动时会产生自信、兴高采烈、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三是代表群体的符号,它可以是一种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并使成员感受到自己与集体相关;四是维系群体正义的道德感,使个体对于那些违背仪式与群体的人产生愤怒,而主动背弃仪式的个体也会遭受道德的谴责。[3]87

图1 互动仪式的一般模型

2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组会互动仪式的作用机理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解释了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人们相互交流,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人们参与互动仪式,以形成和维持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该理论解释了人际互动的要素与过程,对分析组会互动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审视之下,组会是一种互动仪式。

2.1 微观情境与身体在场:组会互动启动的先决条件

首先,组会是一种微观情境。“人们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其中至少包括由两个人组成的际遇(encounter)。”[3]1在柯林斯看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构成的,每一个体正是生活在局部情境之中并与之交互。也正因此个体关于世界的看法,积累的一切素材也是来自于这种情境。组会作为导生之间定期汇报交流的一种组织形式,属于师生彼此学术生活世界里的一部分,是导生间基于互动形式的特殊际遇,其影响辐射至导生双方。研究生在组会中获得了专业知识、习得了学术规范、扩展了学术视野,同时也被导师所持有的学术态度、学术信念、学术风格所浸染。[5]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实现了自己学术情怀的追求、育人角色的责任感、教师身份的归属感。但同时组会仅仅是一种微观的情境,不同于课堂教学、学术会议、读书报告会等在特定地点进行、面向全部学生的活动形式,组会将参与者局限在同一师门的成员,对“局外人”设置了清晰的界限,是一种小范围的、即时即地发生的互动。

其次,组会是一个亲身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在同一地点,开始了仪式过程,当人们的身体彼此靠近,会出现低声交谈,激动或至少产生一点警觉”。[3]93身体的临场使得人们更容易察觉到他人的行为举止,从而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组会并不像我们熟知的正式仪式——如宗教典礼、婚礼葬礼等——那样以一套标准化的流程、行动进行,作为组会的发起方,通常由导师决定在何时、何处开展组会。在没有正式定型化程序的情况下,组会通常以导生亲身聚集于同一时空开始,导师在其中负责主持、引导、分析、总结和反馈,课题组人员则参与讨论、发言和提问。但值得注意的是,亲身在场只是组会开展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除了面对面召开的线下组会,导生也可以借助手机、网络媒介等,利用实时的语音、影像、视频进行线上组会,形成一种虚拟的共同在场感。但可以预见的是,与面对面的、亲身在场的线下组会互动相比,手机网络等新媒介重塑组会互动时空的同时,其留给导生双方一定的“后台”①空间,势必会降低师生双方交流的情感能量强度,影响组会的预期效果。

2.2 共同焦点与情感能量:组会互动进行的核心要素

组会伴随着共同焦点的转移。共同焦点是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共同的对象或活动,而且这种焦点是自发形成的,人们并不会刻意关注它。[6]导师与成员之间是否具有一致的关注焦点,能否建立强有力的联结是决定组会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要素之一。通常,组会的流程是先安排每一成员轮流汇报,汇报结束后进行讨论,讨论的范围涉及聆听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想法与建议,导师从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汇报的个人及其内容构成了全体成员的关注焦点。就成功的组会互动而言,这种共同焦点的转移是流畅的,成员之间高度互为主动性,形成有节奏的回应和情感上的共鸣。但若聆听者缺少准备,无法短时间听懂汇报内容,或者对汇报内容不感兴趣,又或者汇报者一方出现犹豫发言或说话停顿的情况,形成不愉快的会话氛围,此时成员的关注焦点容易转移至其他与汇报无关的事物之上,继而游离于组会互动之外,失去了仪式的参与感。对这部分参与者而言,互动的焦点被取代,个体成为“局内的局外人”[7]而被迫参与组会之中。

组会的另一重要内驱力是情感能量。情感能量是长期存在并影响个体精神状态的社会情感,不同于短暂的、临时的情感情绪,例如一时的激动与愤怒。柯林斯认为,在微观互动过程中,人们是“感情的俘虏”的同时对待情感却十分的理性,必须持续不断地在与他们相遇的人中寻求平衡[3]5。人们在互动仪式中花费他们的情感能量,只要他们意识到这种情感能量的花费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回报,人们往往是从互动仪式的共同焦点、情绪、激情、共鸣和符号中获得这种回报。然而当互动仪式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能量却不能得到充分回报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获益更多的互动仪式。随着组会的进行,导生双方均在其中收获不同水平的情感能量——类似一个情感的“变压器”——拥有高端情感能量的个体对互动充满了自信热情,而情感能量低端的参与者,则无法获得好的自我感受。放大至整个组会群体而言,若组会进行中一直是没有升腾的情感能量,便会有冗长乏味之感,令人想要逃离,由于导生双方均不可随意退出组会,于是还要努力使自己看似充满情感,在这种情形下,组会对于导生而言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汇报工作,消耗彼此的情感能量,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2.3 文化符号与群体团结:组会互动维系的重要支撑

组会是群体的组会,在群体之中发生,依赖群体间形成的符号得以长期维系。组会中形成的包括言语、知识、记忆、经验、科研成果等其他和组会成员共享的事件构成了群体的特色文化符号,伴随着组会的启动与结束。可以说,文化符号是个体成员的身份意义以及情感能量符合的象征,使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相关。“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缺乏符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人的互动。”[8]于导生双方而言,在进入组会互动仪式前均携带着一定的符号储备,如果缺失,个体便无法成为全身心的情境参与者。如对于某个第一次参与组会的“新手研究生”而言,缺少必要的文化符号储备——此前从未和该群体有过共同行动、共同经历和共同体验,此时组会的流程、节奏会令其感觉无所适从。而当参与者经历过这种互动仪式后,互动结束时便生成了文化符号,对于后续的组会互动来说,此前积累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新际遇的输入端。然而,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文化符号被异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某些导师不结合学生研究兴趣、科研能力,在组会中对研究生一味提出“唯论文”“唯学术”“唯发表”的要求,甚至侵占研究生的成果;如某些研究生读研动机不纯、消极懈怠对待学术科研,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将组会视为例行公事,没能从组会中生成文化符号。类似的种种导生双方的符号异化行为势必会影响组会的长期维系。

群体团结对于组会的维系同样不可或缺。群体团结是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是标明群体性质的主要特征。“社会成员联系的越紧密,就越能维持彼此之间以及群体内部各种不同的关系。”[9]拥有高度群体团结的个体对所属的群体拥有归属感、认同感,具体到导生双方,表现为导师认可自己的研究生,研究生信任自己的导师,导生双方的需要、动机、情感得到充分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群体团结水平的高低,对其内部关系的巩固和群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也正是群体之间的凝聚力,组会群体保持着自身的内在规定性,而这种团结一旦消失或未很好建立,组会群体便趋于“解体”,导致组会流于形式,表现为导师对组会的召开与否并不上心,对研究生实行“放养”式管理。研究生则对组会也抱着糊弄的态度,不作提前准备也不向导师给予反馈,被动的等待导师找自己。

3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组会互动仪式的激励策略

和谐的组会互动是导生之间实现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群体团结的基础。互动仪式链理论在分析组会互动仪式的要素、启动、维系上给予我们启发,同样地也为导生组会互动激励路径的生成提供了思路,以互动仪式的情境、情感能量、符号为维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和行动指南。

3.1 优化监督机制,保障组会互动情境的规范性

当前,不同高校在导师管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相似,对导师的管理更关注的是资格审查、科研状况等,对导师的综合培训、跟踪管理则较为欠缺。具体到组会层面,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导生每周见1次占25.5%,半个月见1次为32.5%,一两个月见1次占35.5%,每学期见1~2次占6.5%[10],数据背后反映出当下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生组会互动并不频繁。大家虽认可组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但在细节上仍缺少足够的支持与监督,从而影响组会的效果。正如柯林斯在互动仪式中强调的,情境是互动仪式的起点,优化组会的监督机制,是落实组会互动情境规范的重要保证。

制度是实践的导向。从硕士生培养单位层面而言,应优化组会监督机制。第一,培养单位应高度重视导生间的基本组会次数与频率,在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和办学实际的基础上,对导生每学期、每月必须进行组会的最低次数予以硬性规定。至于组会的频率,应考虑到组会的主体是导生双方,避免政策式的“一刀切”,导师可在聆听研究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自主地进行处理。第二,对组会的运行效果实行跟踪管理。虽然组会的主体是导生双方,相关管理部门不宜过问细则,但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向研究生了解导师每次开展组会的地点、时长,以此为渠道对组会运行情况有基本的掌握,以此作为对导师和研究生评价的基本依据之一。第三,可酌情建立组会奖惩机制。组会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多数情况下其成果并非直观可量化的,但不能否认导师在这过程中的辛勤指导和辛苦付出,培养单位可以加大对导师指导研究生业绩的肯定和奖励,比如组会可以算作导师的教学工作量,对于科研成果频出的师门予以津贴等,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导生双方。同时,对未能完成基本要求的导师、无故缺席组会的研究生予以训诫。

3.2 激发情感共鸣,构建组会互动氛围的融洽感

组会是基于导生的双边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是一种资本,是导生互动时的一种投资,导生双方均渴望得到回报,如身份地位的提高、权力的给予与被给予、高水平的情感回报等。组会互动过程导生双方应满足彼此间不同水平的情感期望,激发情感共鸣,构建出一种积极融洽的互动氛围。

首先,激发情感共鸣需要满足导生各自的情感期望。导师在组会中扮演着“释疑解惑、传道授业”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角色[11],其情感期望往往是希望参与者在知识和精神层面均能有所收获。相较于导师而言,学生群体的情感期望具有多样性,其背后包含的意义也有所差别。有些学生个体的情感期望背后是对自我的追寻,而有些个体则需要通过情感期望来获得群体归属感。这些情感期望在日常的组会互动中不经意间会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作为导师要留心学生的行为表现,理解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及其情感期望。导师应结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对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经济收入和知识提升的需求,定制不同的计划,[12]巧妙的满足学生个体间的情感期望,形成多样性的情感联系。作为研究生,应保质保量的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要求,有学术上的问题主动向导师请教。如此,师生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导生共享着彼此的情感,并由此激发起内心的积极情感共鸣。

其次,可以丰富组会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导生间的情感共鸣。通常,组会是以汇报模式进行,过程不繁琐且效率高。但若长时间执行这种模式,形式上未免显得过于单一。为此,可以采用多样化、立体化的活动方式开展组会,拉近导生的心灵距离。比如,邀请学院知名教授学者作客组会与师门交流,与导师交流工作心得,为研究生答疑解惑。或偶尔开设学术沙龙,导生不局限于学术交流,可以就领域内的时事热点畅所欲言,在思维的碰撞与激荡中收获情感上的共鸣。[13]

最后,情绪的反馈应贯穿于导生组会互动的全过程。具体而言,一方面导师对汇报者的汇报内容和每位研究生的与会表现要给予公正客观的反馈评价,对认真准备组会、表现良好的研究生予以鼓励和肯定,对那些不认真准备、在组会中“浑水摸鱼”者予以批和教育。另一方面,导师还要敏锐地观察组会过程中学生情绪的变化。当汇报者一方出现犹豫发言或说话停顿时,或者游离于组会,导师的鼓励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从而避免形成失败的会话氛围。而面对汇报者多样的提问,若因种种原因现场无法解答,可采用会后私聊的方式给予提问人及时、准确的反馈,保证每位与会者深度参与组会活动,将组会上集思广益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积累,促进全体成员学术能力的快速成长,实现组会开展的目的所在。

3.3 重塑文化符号,打造组会互动群体的凝聚力

对于导生而言,组会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科研任务,若导师为学生制定强制性的任务计划,对其实施“用工”制度,研究生对组会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在这种以各自利益为重的心理之下生成的文化符号必然不利于组会互动仪式的延续,双方均会对群体毫无归属感可言。正因此,导生组会互动应重塑出基于导学共同体、基于双方共同目标的文化符号,促进群体之间凝聚力的形成。

重塑文化符号首先要立足于学术科研。导生组会互动不是拉家常式的茶话会,其本质是双方基于学术的沟通。学术沟通具体体现在专业知识学习、学术论文指导、科研进展交流等,当导生双方有意愿在学术上合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共同迈进,不断突破并最终能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如论文的发表,这对导生双方而言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符号。但同时,重塑文化符号还要“因生而异”。不同研究生读研的初衷并不一致,不排除有学生偏向于就业而对学术并无长远追求,导师应结合院校毕业要求和这部分研究生自身的需要在组会中予以合适地个性化指导,不强求不逼迫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科研活动中来,从而阻隔“学术包工头”现象的发生。

其次,重塑文化符号应实现思想价值的引领。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导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传输,还要实现价值的引领。如果研究生在学术上取得足够的成就,但在思想信念、人生价值观上却出现偏差,这也不是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组会过程中,导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三观,结合自己的个人阅历和社会经验对研究生的人生选择予以指导,这对研究生人生规划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重塑文化符号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姿态互动的基础之上。导师往往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积累、丰富广阔的人脉资源以及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在组会互动过程中,导师无疑居于权力主导地位。作为导师,教师权力是合理性的存在,但若在组会中过于支配,则必然导致学生的压抑,导师需尝试一种平等的思维进行互动,注重在沟通技巧上做到相互尊重、善于倾听、有效表达,[14]让研究生生对导师产生尊敬的情感,但不至于依赖或从属于导师。

①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是这样对“后台”进行界定的:后台区域或后台可以定义为这样一个场所,与给定的表演相关联,在这里的表演所促成的印象,故意要制造出与前台表演相反的效果。关于对后台的论述,具体可参见欧文·戈夫曼所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97页。

[1] 教育部.去年共招研究生117.65万人在学研究生超333万[EB/OL].(2022-03-01)[2022-04-25].http://www.moe. gov.cn/fbh/live/2022/54251/mtbd/202203/t20220301_603482.html.

[2] 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8):40-47,95.

[3]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张茂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6.

[5] 黄艳辉.定期组会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及其反思[J].中国林业教育,2020(S1):24-27.

[6] 杨晓奇,李冰珊.基于互动仪式链的校园欺凌:问题与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20(22):59-64.

[7] 麻超,曲美艳,王瑞.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高校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审视与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6):29-34.

[8] 恩斯特·卡希尔.人论[M].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5.

[9] 爱弥儿·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7.

[10] 郑文力,张翠.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导师-研究生”关系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5):16-20.

[11] 许迈进,郑英蓓.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7(8):77-80.

[12] 王璐,褚福磊.新时代研究生导学关系异化的成因与现实出路——以心理契约为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6):184-188.

[13] 郑琼鸽,王晓芳.什么影响了师门组会发言——基于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的质性研究[J].高教探索,2021(3):66-71.

[14] 罗萍.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线上主题教育情感互动传播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65-72.

On Mentor-ship Interaction: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ncentive Strategy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Theory

FANG Zhe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Anhui,China)

As a meeting-reporting mechanism between mentors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the associ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ostgraduate study. The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Theory of micro-sociology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group interaction,from which,group meeting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teractive ritual.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as follows: microcosmic situation and physical presence as the condition precedent of group interaction;common focus and shared emotion as its core elements;group symbol and solidarity as its important support. Based on this,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s to be optimized to ensur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roup meeting interaction situation,emotional resonance stimulated for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group interaction,cultural symbols remodeled for the cohesion of it,so as to encourage group interaction for a new and good guiding relationship.

group interaction;interaction ritual;interaction between mentor and postgraduate;micro-sociology

G643

A

2096 – 2045(2022)02 – 0046 – 05

2021年度安徽高校研究生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课堂边缘人现象研究”(YJS20210164);2021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类课程‘六维一体’的整体改革与实践推广研究”资助。

方 针(1998—),男,安徽铜陵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责任编辑:夏 琍]

猜你喜欢
导师符号仪式
学符号,比多少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仪式感
仪式感重要吗?
“+”“-”符号的由来
V eraW an g
Talking strategies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