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中国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新技术应用暨多样化运输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是“面向未来市场需求的冷链和深冷储运技术及装备”。会议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主办,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特种货车学组、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多式联运技术联合装备交通运输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和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特种货车学组全体成员和部分优秀论文作者以及各界专家27个单位12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主任陈伯施致开幕词,指出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碳达峰”与“碳中和”等需求中将产生新的产业优势。本次会议是交流中国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最新技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将对中国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装备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科信中心主任于跃斌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契合“创新、提质、增效、绿色、协同”的要求,聚焦国家生鲜冷链货物运输发展趋势、“双碳”战略实施下清洁能源运输需求,坚持科技创新,打造“冷运”产业,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必将助推新时代货运高质量发展。中车长江集团总经理张磊致欢迎辞,表示中车长江集团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与中国铁路相伴同行,大力培育以冷运装备、联运装备为代表的新兴物流装备产业集群,助力中国铁路冷链和多样化运输高质量发展。
会议开幕式和论文颁奖仪式由车辆委员会副秘书长田葆栓主持。上午论文演示宣讲由黄毅组长主持。交通运输部重点科研平台秘书处处长罗凯作了题为《“十四五”交通科技发展及多式联运技术创新方向》的主旨报告,通过剖析国际、国内关于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形势需求和现状,指明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点研发方向以及多式联运的技术、装备、模式的创新方向,提出了多式联运技术创新发展建议。特邀专家7篇主题报告见表1。同时,在获奖论文中遴选5篇优秀论文做大会演示交流。
表1 特邀专家主题演示报告和作者
黄毅组长在会议总结中指出,铁路冷链和深冷储运的发展符合我国环保政策和铁路发展方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是铁路冷链和深冷储运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希望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借鉴和发挥各家优势,群策群力,促进我国铁路货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把车辆委员会特种货车学组打造成为交流的平台,围绕冷链和深冷运输,在技术、市场、想法和需求等方面加强交流,利用好平台优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会议聚焦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生鲜冷链货物运输发展趋势、“双碳”战略实施下多式联运和清洁能源运输需求,以中国铁路参与冷链运输、深冷储运、多式联运为出发点,探讨了冷链、深冷及多式联运领域的宏观政策、市场需求和新技术发展方向,对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
会议经过研讨,对冷链、深冷及多式联运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1)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冷链及深冷储运装备技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动力源泉。
(2) 基于铁路运输的多式联运符合我国“双碳”战略、环保政策和铁路发展方向。
(3) “双碳”背景下铁路冷链装备动力来源应优先采用清洁能源,要加快混合动力技术、锂电池能源技术、相变蓄冷/储能/隔热技术在铁路冷链装备上的应用。
(4) 铁路冷运装备应充分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对装备远程监控、无人值守和货物状态信息实时获取,以提高铁路运输安全可靠性,降低运输管理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5) LNG罐箱公、铁、水多式联运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将成为天然气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建立公、铁、水协调一致的法规标准体系,持续推进LNG罐箱技术创新,助推LNG罐箱多式联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