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时代”的数字运用失误及其规避

2022-07-07 06:15吴振荣
传媒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抗旱数字

文_吴振荣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新闻报道,数字无处不在。著名学者、曾任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的南帆多年前就专门写了一篇《读数时代》,在历数数字侵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后说:“只有不懂事的黄口小儿才会念叨‘读图时代’的到来;另一些老谋深算的人早已意识到,现在毋宁说是‘读数时代’。”[1]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数字让人一看就懂的特征,往往比长篇大论的文字更能引人关注,更能说明问题。在成就报道、典型报道、社会新闻等各个细分领域,用数字说话正越来越展现其强大的说服力和直观表现力。但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各种不同原因,记者对数字的不恰当运用也时不时让新闻报道掉入数字的“陷阱”,对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对舆论的引导力传播力带来不良影响。

一、数字运用失误的表现

(一)滥用数字,让受众不知所云。“今年旱情出现以来,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精准施策发力,全面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投入抗旱2191人次、水泵211台、送水车22辆、打井设备3套、输水管2.6万米、储水罐117个、发电机24台,投入抗旱资金921万元。组建农业抗旱服务组77个416人,累计指导495次,发放宣传资料2608份。1月以来,全市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6次30轮,共发射火箭弹110枚,增水467万吨。”[2]这是介绍某地积极抗旱保供水报道中的一个段落,在短短的165字篇幅中运用了16个数字。报道虽然罗列了一大串数字,却没有提炼主题、突出亮点。在一些经济类报道中,时不时能看到一长串密密麻麻的数字,这样的报道虽然很准确,但受众往往敬而远之。

(二)错用数字,踩中政策法规红线。2021年春节期间,某地记者在采写看电影已成新年俗的报道时,为了描述电影市场的火爆,特地使用了一个院线方提供的数字——“热门场次上座率基本保持近90%”。[3]殊不知,2020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就发布过《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明确电影放映“原则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75%”。媒体公开报道“90%”上座率这个数字,踩了政策法规的红线,在导向上出现了偏差,不利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实。

(三)不当引用数字,被利益集团牵着鼻子走。2017年,电视剧《楚乔传》的片方宣布,该剧全网的播放量突破400亿次。不少地方媒体都引用“播放量突破400亿”这一数字作为新闻点作了跟进报道。如,西南某媒体以《〈楚乔传〉播放量突破400亿 两位编剧竟是成都人!》为题做了落地新闻。[4]随后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全世界人口是75亿,400亿次是什么概念?”“全地球哺乳动物,一只看一遍《楚乔传》?”部分机构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炮制虚假的点击率、播放量、浏览量,编造虚假的热度值和排行榜等行为越来越频繁。一些媒体从业人员采访作风不扎实,对企业提供的信息照搬照抄,缺乏独立的调查和核实,出现沦为笑柄的低级错误。

(四)片面使用数字,遮蔽真实的事物面貌。2019年,一些媒体在报道知名分析公司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高端产品份额报告时,大书特书华为在600—800美元价格区间成为绝对的王者,其市场份额达到了48%,远超苹果的37%,并断言昔日备受高端用户追捧的iPhone风光不再。[5]但部分媒体对这份报告中的内容没有说全的是“在800美元以上市场,苹果市场份额为74%。”[6]而800美元以上市场,正是苹果的目标市场。华为和苹果有各自的市场定位,他们分别在自己价格区间占有优势地位。这种使用片面数字的行为,没有客观公正地展现事物全貌。

二、数字运用的认识误区和改进对策

第一,数字看似中立客观,但其实是有立场的。某行业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出口量下降了20%。同样的报道内容,也可以换成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表述:尽管某行业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但出口量仍然保住了80%。同一个客观事实,因为运用的数字不同,背后体现的是不一样的内在逻辑——下降20%,着重体现的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亟待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保住80%,着重体现的是各界努力下的发展成效,释放的是在困境中加油鼓劲的信号。可见,数字是有内隐性立场的,数字的选择和运用并不能随心所欲。面对数字,我们很有必要心里多问一句: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立场是什么,我们在为谁说话,报道的出发点是什么,报道想要达到的效果又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运用数字时要注重导向性。在认识层面,必须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作为新闻工作的灵魂。只有首先站稳了政治立场,始终从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主流媒体在数字运用上才不会因为一时的流量诱惑而哗众取宠,不会因为眼前的商业利益而选择性报道,真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第二,数字看似抽象冰冷,但其实是有情感的。“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自己失去了政权。”这是《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振聋发聩的一段话。20万、200万和2000万,3个数字的层层递进使用,让人联想起3个反差巨大的画面:建国时的筚路蓝缕、卫国时的艰苦卓绝、亡国时的冷眼旁观。这样的画面,让人领略到数字中蕴含着的丰富潜台词——早期蓬勃向上的苏共让人振奋,后期堕落麻木的苏共让人扼腕痛惜,这也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提供了镜鉴。

前述抗旱保供水报道运用了16个数字,远不如《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这句话中寥寥3个数字起到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一个是机械的数字罗列,没有体现真情实感,一个为数字注入了感情,激发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可见,抽象的数字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冷冰冰不会说话的。但是,当我们把数字与有血有肉的人与事结合起来挖掘出背后的故事,这个时候数字就有了打动人的力量。

第三,数字看似孤立静止,但其实是有联系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数字也概莫能外。如果不用系统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考量数字,很容易产生刻舟求剑式的谬误。这一点在媒体的成就报道中尤为突出,一些报道为了凸显当下的发展成就,往往会犯下过度贬低过去的错误。某报文章为彰显改革开放成就,就进行了不恰当的GDP数字对比。该报道说:“改革开放前,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看,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7]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计划经济,经济总量主要是以实物、产品数量作统计的,其货币、产值形式都很低,且有大量经济要素和成果没有进入产值统计,更遑论新中国正是在建国之后的30年里,在旧中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在西方国家的封锁围堵下,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搞清楚数字背后的脉络和内在联系,就能避免很多不该出现的数字运用失误。因此,我们在运用数字时要注重合理性,及时学习掌握各类政策法规、各领域基本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避免产生各种低级错误。

第四,数字看似线性平面,但其实是有隐喻的,数字在本质上是一个语言符号。在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当能指和所指指涉现实关系时,又构成了意指。[8]正如符号的“玫瑰”、植物的“玫瑰”,最后指向浪漫和爱情,看似简单线性的数字符号,其外延指向也十分丰富,人们可以从中联想到多个层次的解读和隐喻。2020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提到:“我国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组数字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和人们惯常的印象有较大的偏差。深入分析这组数字的内涵,首先它在认知层面上给我们上了一堂国情课:中国经济体量世界第二是事实,6亿人月薪1000元也是事实,两组数据拼起来才是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其次在实践层面,6亿中低及低收入人群主要分布在农村,需要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消除城乡差距。最后在价值层面,坚持民生至上,国家才能有更多穿越风雨稳步前行的底气。可见,在很多时候数字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一个平淡无奇的数字往往内里大有乾坤,需要我们抽丝剥茧才能品咂出其中的深意。

因此,我们在运用数字时要注重拓展性。在获取原始数字后,记者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择、分析、解读等各种深加工。对于佐证性数字,其作用在于证实新闻体现的观点和意见,我们要择其要而用之,选取最具代表性和最有说服力的关键数字。对于启示性数字,其作用在于启发受众思考,更加深入全面地看清事实真相,将受众的认知水平推向新的高度,我们就要把数字作为逻辑的起点,激发受众突破认知窠臼,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直达本质,挖掘数字深层次的内涵外延,重新发现和认识世界,传播真相真理。

猜你喜欢
抗旱数字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数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云南:抗旱保苗促春耕
倾力支持农民抗旱浇麦保丰收
成双成对
文山抗旱赋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