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入RCEP的经济效应及对策分析

2022-07-07 08:26:52尹文渊林志刚刘艺卓
亚太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济体关税情景

尹文渊 林志刚 刘艺卓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这是目前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是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对促进各国相互间的贸易投资,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刺激各国经济复苏意义重大。香港是历史悠久的自由港,其经济发展与外部贸易投资往来密不可分,加入RCEP不仅可以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也有助于更多港资企业到RCEP成员经济体投资,带动区域内投资及相关建设发展。因此,衡量香港加入RCEP的经济影响,对研究香港进一步融入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香港中西方经济交流重要连接点的作用,助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RCEP的相关研究备受学界重视,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RCEP可能重新激发国际社会对更广泛区域一体化的兴趣,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Petri,2018)。RCEP与“一带一路”的叠加将促进贸易自由化(Vines,2018),带动贸易、物流等需求增长(Chang等,2020),加速供应链与产业链融合(刘馨蔚,2021),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宋志勇和朱思翘,2021),对深化我国和东盟、日韩经贸关系,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完善我国产业布局,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蔡亿林,2021;陈靓和谈茜,2021),也将给我国地方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长期以来,香港是区域自由贸易的积极参与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自身经济增长乏力等内外部挑战,香港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依赖内地的腹地支撑,做好“超级联系人”,推动香港经济快速复苏(刘凯和吴崇伯,2021)。RCEP将带动香港更多参与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帮助香港在贸易服务、金融投资、港口物流、科技等方面拓展增长空间(黄煜和郭策策,2021)。

近年来,GTAP模型广泛应用于自由贸易区经济影响测度分析。张珺和展金永(2018)采用GTAP模型测度CPTTP和RCEP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分析我国在亚太区域协定谈判中的策略选择。梁一新(2020)运用GTAP模型定量模拟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RCEP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相关产业影响。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目前已有文献来看,一是当前学界较缺乏对香港加入RCEP的经济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二是现有针对RCEP定量分析的成果多是RCEP签署前完成的,普遍采用各国间直接零关税进行大致模拟,与RCEP协定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香港与RCEP成员经济体经贸合作趋势及已有自贸协定的具体情况,一方面根据RCEP各成员经济体之间的关税减让表,计算出具体的关税减让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模拟;另一方面采用最新发布的GTAP第10版数据库,在模拟中充分考虑香港的开放情况和产业特点,以期得出更加精细、准确的研究结果。

二、香港与RCEP成员经济体经贸合作情况

香港地处亚洲的中心位置,是亚太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同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香港与RCEP成员经济体贸易合作紧密,相互投资活跃。

(一)RCEP成员经济体是香港主要货物贸易伙伴

从贸易规模上看,2015—2020年间,香港与RCEP成员经济体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各年均保持在7000多亿美元的高位,约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70%。2020年,香港与RCEP成员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计7691亿美元,占香港贸易总额的68.29%。其中,中国内地5446.56亿美元,占48.36%;日本483.2亿美元,占4.29%;韩国461.64亿美元,占4.1%;马来西亚271.47亿美元,占2.41%;越南264.97亿美元,占2.35%。

从贸易伙伴上看,2020年香港前二十大出口目的地中,有10个为RCEP成员经济体,其中,中国内地、日本、越南、新加坡和泰国分别占香港出口总额的55.16%、2.55%、1.99%、1.97%和1.46%。2020年香港前二十大进口来源地中,有9个为RCEP成员经济体,其中,中国内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越南分别占香港进口总额的41.81%、6.83%、5.96%、4%和2.71%。

从商品结构上看,2020年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珠宝和贵金属、精密仪器以及塑料制品是香港和RCEP成员经济体的前五大进出口贸易商品,分别占香港与RCEP成员经济体进出口总额的62.88%、12.93%、5.52%、3.32%和1.51%。

(二)中国内地、日本、新加坡等RCEP成员经济体是香港主要服务贸易伙伴

香港服务经济高度发达,中国内地、日本、新加坡等五个RCEP成员经济体位列香港前十大服务贸易伙伴之列。其中,中国内地是香港第一大服务贸易伙伴,2019年两地服务贸易额达5214.19亿港元,占香港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37.7%;日本位列第四,与香港服务贸易总额为846.54亿港元,占6.1%;新加坡排名第五,与香港服务贸易总额为593.79亿港元,占4.3%;澳大利亚和韩国分别是香港第七和第九大服务贸易伙伴,分别占香港服务贸易总额的3.2%和1.6%。

在服务出口方面,中国内地、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分别是香港第一、四、五、八、十大出口目的地,分别占香港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7.7%、4.4%、4.2%、2.5%和1.5%。在服务进口方面,中国内地、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分别是香港第一、三、五、六、九大进口来源地,分别占香港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7.8%、8.2%、4.4%、4.1%和2.1%。其中,香港对中国内地出口的前三大服务类别主要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进口的前三大服务类别主要是制造服务、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对日本主要出口运输、其他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进口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对新加坡主要出口金融服务、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进口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

(三)香港与中国内地、新加坡、日本等RCEP成员经济体投资往来密切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在RCEP成员经济体中,中国内地、泰国、新加坡、日本等位列香港外国直接投资前十大来源地。其中,中国内地是香港第一大投资来源地,2019年对港投资3205亿港元,占当年香港吸收外资总额的44.86%;泰国对港投资533亿港元,占比9.23%;新加坡对港投资366亿港元,占比6.34%;日本对港投资185亿港元,占比3.2%。

从对外投资来看,中国内地、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香港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其中,2019年香港对中国内地投资4110亿港元,占当年香港对外投资总额的98.58%;对新加坡投资82亿港元,占1.97%;对澳大利亚投资25亿港元,占0.59%。

(四)香港与RCEP多数成员经济体已达成自贸协定

2003年以来,香港先后与中国内地、新西兰、欧盟、智利、澳门、东盟、澳大利亚和格鲁吉亚签署了8项自由贸易协定。总体上看,香港与自贸伙伴之间贸易自由化水平较高。香港对所有自贸伙伴实现了100%零关税。RCEP成员经济体中,中国内地、新西兰、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皆对香港实施100%零关税,泰国、马来西亚等9个东盟国家根据自身敏感产业情况保留了5%~15%的关税。从服务和投资自由化水平看,香港与自贸伙伴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均涵盖了服务和投资章节,与东盟和澳大利亚还签署了专门的投资协定,对促进服务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投资保护进行了约定,但相对目前高标准的自贸协定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入RCEP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RCEP成员经济体中,香港尚未与日本和韩国两个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签署自贸协定。加入RCEP一方面有利于香港进一步融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将避免东盟国家降低对日韩的投资准入而造成日韩外资企业从香港撤离,但同时也需要考虑进一步开放可能对香港特定产业带来的冲击。本文采用GTAP第10版数据库数据,综合评估加入RCEP可能对香港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模型选取及模型机理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量化工具,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定量分析。GTAP模型是CGE模型的典型代表,由美国普渡大学设计开发,是贸易政策研究的定量分析工具,包括模型主程序和数据库软件。模型主程序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将经济系统看作一个整体,通过构建单个国家(地区)生产、消费、支出等行为作为子模型,各子模型间通过商品国际贸易关系连接为一个多国家、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GTAP模型假定市场完全竞争,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者生产成本最小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所有产品和投入要素市场全部出清。GTAP数据库软件相关数据主要来自各国的投入产出表,包括各国宏观经济、进出口、金融、产业等多个领域的数据。

(二)地区及部门设定

GTAP第10版数据库包括141个国家(地区)和65个产业部门。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国家(地区)进行重组(表1)。其中,RCEP成员经济体中,中国内地、日本、韩国分别为一个分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一个分组;东盟国家为一个分组。RCEP以外的经济体,香港为一个分组;美国、欧盟、英国作为香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分别为一个分组;中国台湾地区地理上与香港临近,也是香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设定为单独一个分组;此外,考虑印度可能回归RCEP也设定为一个单独分组;世界其他国家为一个分组。

表1 香港加入RCEP经济效应模拟测度区域划分

考虑到服务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本文在产业部门的划分中对服务部门进行进一步细分,将65个部门合并设定为14个,分别是农产品及其加工业、采掘业、纺织业、轻工业、重工业、电子及机械设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及建筑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通信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餐饮服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如表2所示。

表2 香港加入RCEP经济效应的模拟测度产业部门划分

(三)模拟情景设置

本文采用的GTAP第10版数据库为目前发布的最新版,基准年份为2014年,综合考虑RCEP已签署协定的具体情况和香港已生效FTA的情况进行政策模拟。一是基准情况(情景一),即香港不加入RCEP,模拟协定生效后对香港经济的影响。RCEP成员经济体间关税削减方案以RCEP协定具体情况为准(表3),香港与各自贸伙伴的关税削减方案参考各自贸协定文本。二是香港加入RCEP的政策模拟。根据测算,RCEP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但为照顾不同成员经济体的发展实际和诉求,设置0~20年的过渡期。因此,为全面评估不同关税减让情况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设置高低两个档位的关税减让模拟方案。其中,根据低档位(情景二)的关税模拟方案,对于和香港签署FTA的国家和地区,综合考虑已签署FTA的情况以及RCEP协定具体的关税减让情况设置降税方案,已实现100%零关税的无须再进一步降税;对于和香港没有签署FTA的日韩两国,假定关税税率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再削减50%。根据高档位(情景三)的关税减让模拟方案,对于和香港签署FTA的国家和地区,关税削减方案与情景二一致;对于和香港没有签署FTA的日韩两国,假定关税税率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再削减80%。情景二和情景三均假定技术性壁垒减少3%。此外,为全面考量自贸协定中技术性壁垒减少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设定情景四,在情景三的基础上技术性壁垒调整为减少5%,如表4所示。

表3 RCEP成员经济体之间零关税比例 单位:%

表4 香港加入RCEP模型情景设定

(四)模拟结果分析

1.加入RCEP对香港宏观经济的正面效应明显

模拟结果显示(表5),加入RCEP对香港GDP增幅、贸易条件、社会福利、出口、进口等经济指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如表5所示,如果香港不加入(情景一),RCEP生效将对香港GDP等经济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其中:GDP下滑0.16%,贸易条件恶化0.11%,社会福利下降193.07百万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0.13和0.24%。相反,香港加入RCEP(情景二),在区域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提升和海关便利化等措施的刺激下,GDP提升0.87%,贸易条件改善0.26%,社会总体福利增加3440.68百万美元,进口增长0.78%,出口下滑0.12%。

表5 加入RCEP对香港宏观经济的影响

2.关税减让对香港经济刺激作用有限,技术性壁垒减少影响显著

香港自身已基本实现100%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与自贸伙伴之间的关税减让达到了较高水平,但RCEP作为当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区域自贸协定,除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外,服务和投资的开放程度也代表了现有区域自贸协定的整合和升级,并且在海关程序、区域累积原产地规则等机制创新上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情景二和情景三主要比较不同的关税减让程度对经济的影响,情景四主要比较技术性贸易壁垒减少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香港与日韩两个未达成自贸协定的国家,关税减让由现有水平的50%(情景二)调高至80%(情景三)时,香港宏观经济指标受到的影响甚微:GDP增幅仅提升0.02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改善0.01个百分点,社会福利增长14.89百万美元,进口提升0.01个百分点,出口下降幅度减少0.01个百分点。相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香港经济影响非常显著,当各经济体之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减少幅度由3%(情景三)提高至5%(情景四)时,香港GDP增幅提升1.12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改善0.58个百分点,社会福利提高3061.49百万美元,进口增长1.14个百分点。特别需要注意到的是,当技术性壁垒减少5%时,出口由负转正,增长0.23%。

3.对香港各部门产出影响不一,金融保险等个别部门受冲击较大

RCEP显著降低了成员经济体之间的关税和技术性壁垒,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要素自由流动,大幅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水平,整体上看,对区域内经济体各部门的产出多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关注不同场景条件下,对香港各部门产出的影响。如表6所示,因资源禀赋和行业竞争力不同,加入RCEP对香港各部门的产出影响不一。其中:农产品及其加工业方面,关税水平降低对产出有小幅促进作用,而技术性壁垒的降低将导致农产品及其加工业产出小幅下滑。制造业方面,石油化工产品、钢铁及金属制品、有色金属产品等重工业部门产出显著增加,在情景二、三、四的模拟条件下,分别增长3.71%、3.73%和5.53%;纺织业产出也有所增加,在情景二、三、四的模拟条件下,分别增长0.88%、1.06%和0.99%;电子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出受到冲击较为明显,在情景二、三、四的模拟条件下,分别下滑5.74%、5.77%和6.19%,说明关税和技术性壁垒的降低使区域内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子及机械设备产品对香港同类产品形成替代;采掘业产出也有所下滑,但影响有限,在情景二、三、四的模拟条件下,分别下滑0.33%、0.33%和0.60%。服务业方面,公共服务及建筑业、商贸服务业、餐饮服务业以及包括娱乐、教育、公共管理、健康和社会服务、住宅服务等在内的其他服务业产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公共服务及建筑业最为显著,在情景二、三、四的模拟条件下,分别增长2.30%、2.31%和4.29%;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通信业和房地产业产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又以金融保险业下滑幅度最为显著,在情景二、三、四的模拟条件下,分别下滑2.00%、2.02%和3.54%,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通信业和房地产业产出下滑程度则有限,说明加入RCEP后,新加坡、日本等金融服务较为发达的国家(地区)可能对香港金融保险业形成一定冲击。

表6 加入RCEP对香港各部门产出的影响 单位:%

利用GTAP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加入RCEP整体上对香港经济有利,关税特别是技术性壁垒的降低对香港GDP增长、进出口、社会福利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同时,RCEP促进了区域内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拉大不同成员经济体之间的禀赋差异,不同行业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重工业、公共服务及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受到的正面影响比较显著,电子及机械设备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受到的冲击较大。

四、香港加入RCEP的相关建议

回归20多年来,尽管随着内地经济的高速增长,香港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滑,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地位没有动摇。随着“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开放的水平日益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香港仍将继续作为中国内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枢纽,在改革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开放并积极融入区域经贸合作不仅是实现香港自身经济复苏和长期繁荣的需要,对推进国家开放事业,促进形成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争取早日加入RCEP

RCEP覆盖了东盟10国、中、日、韩等重要经济体,既包括高端产业国家和地区,也包含低端产业和资源型国家和地区,成员经济体之间具有很强的产业互补性,RCEP的生效实施构建了统一的贸易网络和互利标准,是区域内众多双边自贸协定的整合和升级。香港处于东亚合作的交汇点,是国际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开放的国际自由港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得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东亚区域合作和东南亚区域合作上都处在一个关键点,借助RCEP推动香港积极融入东亚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在区域内形成合力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促进整个区域的繁荣,同时也有利于香港进一步的开放和发展。

(二)推进与各成员经济体技术和标准对接

单纯的关税减让给各国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特别是区域内已有的双边自贸协定已经达成了较高的关税减让约定,部分经济体之间已经实现了100%的零关税,不存在进一步降税的空间。与此相反,技术性壁垒条款的升级对各经济体正向促进作用显著,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香港应协同各方进一步加强标准互认,在技术、法规和资格评定程序中减少不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同时应加快香港行业标准与国际对接,加强与相关经济体和国际组织的沟通协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争取更多的优势产品和服务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系。

(三)促进与中国内地的金融合作

从模型模拟结果来看,制造业方面,香港电子及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但由于香港以服务业为支柱产业,制造业的GDP占比仅约1%,因此不会对香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服务业方面,金融保险业受到较大冲击,其他公共服务、商贸、餐饮、物流等服务业要么仅受到微弱冲击,要么受到正向影响。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金融保险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其GDP占比达到近20%,对拉动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谨慎应对金融保险业面临的风险冲击。一方面,应持续深化与内地的产业联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香港金融服务业发展长期缺少实体经济支撑,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不强,香港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做好内地企业海外融资和人民币离岸服务,依托内地高速发展的实体产业,加强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功能。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当前新技术在金融创新中的作用不断深化,未来金融竞争将更多体现为金融科技要素竞争,香港应充分利用高度自由化和法治化的环境以及在证券、银行、保险、基金等方面的全球影响力,协同内地优化科技金融生态体系,引领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和功能创新,扩大国际合作,提升科技金融国际跨境合作水平。

(四)积极调整经济结构

近年来香港经济高度依赖的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明显下滑,经济结构转型是香港维持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RCEP成员经济体中,中国内地、日本、新加坡等均是香港服务输出的主要市场,香港应抓住RCEP的机遇,主动参与区域服务贸易和投资,最大限度实施商务人员入境的便利化举措,吸引高素质国际人才在港发展,增强人力资本聚集。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医疗产业、教育产业、软件及相关服务,推动服务业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转型。

猜你喜欢
经济体关税情景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石材(2022年4期)2023-01-07 10:47:04
情景交际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4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38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2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