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2022-07-07 17:55
关键词:佳句特级教师形容词

孩子能否把作文写好,除了依靠老师的课堂教学、自己的努力,还要依靠家长的帮助。但有些家长常常不知道该怎样辅导孩子写作,今天,我们邀请特级教师李怀源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家长:

您曾经提到,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积累自己读到的好词佳句,以便于写作。但爸妈如果不提醒,孩子总想不起来记,没有办法形成长期的积累习惯。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自觉地去积累这些素材呢?

李怀源:

我们先说积累素材的原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过去的读书人、学者的成功经验。他们经常把读到或听到的好观点、句子记录下来,时常翻出来阅读思考。很多作家也随身携带小卡片、笔记本,一有灵感就记录下来,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字常常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所以这种积累素材的方法就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但是我们发现,学者做研究、作家著文章,他们积累素材是因为他们有目标、有动力去做这件事,也有明确的方向。小学生积累素材,往往都是为了记而记。为什么要记?记了之后用在哪里?这些问题他们都不明确。所以对很多孩子来说做这件事没有意义,他们很难坚持。

搞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指导孩子写作时就有了方向。要跟孩子说,好词佳句的摘抄不是简单地记录,还要分门别类地“归置”——动词和动词放在一起,形容词和形容词写到一块儿,表示颜色的词语统一归纳,含有“月”的诗句做一个集合……这样在调用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而且每一条记录都要为使用做准备,不管写哪类作文,每次写的时候都要翻看自己记录的动词、形容词、成语、谚语,时常翻看也许就能迸发出灵感,而且很多时候,这些词句也可以直接引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

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积累的都是好东西,用起来方便,而且能让他写作文时词汇更丰富、想法也更多,写作文因此也会变得容易许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积累素材产生一种“上瘾”的感觉,这个时候,就算成功教会孩子积累素材的方法了。

这相当于让孩子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搜集资料,知道怎样搜集、分类和研究材料。当孩子掌握了这些技能,积累这件事就会变得像探险、考古一样有意思。

家长:

我觉得这个方法不仅对学校中的孩子有用,对很多文字工作者也很有帮助。小学阶段,孩子积累素材不会面面俱到,您认为孩子应该做哪些必备的积累呢?

李怀源:

小学阶段,“好词”以动词为主,“佳句”以对话为主,所以这个阶段动词和对话是小学生最应该积累的。比如,表示“看”的一字词有“瞅”“瞟”“瞪”“盯”“觀”“瞧”等,二字词有“打量”“端详”“环顾”“浏览”“极目”等,显然,这些词都比“看”字要生动,含义更加丰富。假如孩子多积累一些这样的词,并能够根据情境适当应用,那么写人、记事的文章一定会相当生动。小学阶段孩子看的故事和课文中有很多对话,这些对话用词生动准确,写得特别有意思,能再现情境、凸显人物形象,实用性也很强,也是应该积累的。其实,让孩子积累能让他觉得恍然大悟或者十分有趣的对话就可以,不必过于追求写得好、寓意深刻等大人看重的标准。

李怀源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中职)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教育部国培计划”第三批专家库专家,北京大学“国培计划”课程开发专家,“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实践导师,《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猜你喜欢
佳句特级教师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好词佳句大翻身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佳句碎碎念
形容词
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