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风景的意象之路

2022-07-07 14:43:04郭守敬
艺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象

郭守敬

摘要:中国意象风景油画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在中国油画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存在。从意象风景文化发展历程来看,江南地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油画风景画,已经成为了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此基础上与西方风景油画之间相互结合的内容,在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會贯通的过程中,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融会贯通交互影响的内容,也是在油画风景的意象之路上需要仔细研讨的。只要能结合中国文化百年的发展历程来探索,就可以按图索骥,寻找到意象油画的发展之路。从名家作品的典型风格特征当中进行具体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风格标准依据和中国传统的本土语境之间的结合思考,实现在油画风景当中发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容。

关键词:融合主义 写意精神 油画风景 意象

对于中国油画风景的意象之路来说,在创作过程中作为本质的内容离不开两个方面。首先,针对传统山水意象的融入,对于传统文化精神有着天然的依附性,具有无法割舍的联系。与西方有着较大的不同,对于意象风景油画的精神指向和文化诉求,也有着相对应的美学参照和文化依托,所以和西方油画风景的意象之路是大相径庭的。为了能够使得中国油画风景的意象之路走向更为清晰明确的未来,就需要针对当代的艺术领域发展趋势进行具体分析,从目前的多元化和开放化角度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既可以运用传统媒介和语言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拓展,还可以运用人的身体本身来作出行为艺术的展现。中国油画风情的意象之路,不能只是局限于原本的传统创作方式,还要能够开拓出新的途径,让油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象之间拥有更好的契合点。

一、何谓意象

(一)古之传承

“意象”的“象”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有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每个人对于意向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就比如老子认为意象是恍恍惚惚的,朦朦胧胧却又始终存在的,他更喜欢观察的是大千世界当中的意象当中的“象”。而庄子却更注重意象当中的意,在《天道》当中提到:“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认为“意”是一种思想,难以用言语来进行表达,其与老子所说的“象”相辅相成,构成了我们当今意象说的起源。但在这里“意”和“象”两个概念还是分开的,在《周易》当中是将“意”和“象”两个概念联系起来的,《易传》当中写道:“圣人立象以尽意。”在这里将“意”和“象”两个概念联系到一起之后,我们就能够知道“象”本身是为了传达“意”,但是就这一时期还没有达到审美层面上的意象学说。

直到后期,西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当中提到,“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可以看出,王充已经将意象当作为有寓意的图像,运用“象”来表达“意”,与原来的庄子提到的“立象以尽意”相契合,并且使其初步具有了审美的特性。后来再到了魏晋南北朝,意象作为审美形态存在的雏形,已经初步具备。后世的人们将意象看作是作者在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心视像,在主客观的交融过程中正确揭示了意象形成的规律性。意象本身就是中国特有的美学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摆脱了图解式的营销方法,将为绘画增添的艺术灵性,那么在意象油画风景的发展之路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印象的参照物,属于西方文化当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所相对应的,这里的意象构成也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二)油画风景

对于油画风景来说,其意象主要体现于意象油画当中,既被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也讲究意境的打造,需要营造出一种特殊的画面氛围。但是为什么会将油画的意象风景单独作为研究对象呢,而不是针对诗意油画或者意境油画来进行讨论。主要是因为意象本身强调的是象,对于视觉艺术来说,韵味和诗意都在其次,视觉艺术的形象性才是第一要素,尤其对于油画就更是如此。而无论是从具象化还是抽象化的角度来看,在进行绘画语言的表达的时候,首先都要对“象”来进行分析,之后才是其“意”的延伸和表达。“意”始终都属于在作品当中需要进行深层感知的因素,又在意象油画风景当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元素,需要考虑到古典美学和风景内在气质精髓之间的交汇贯通1。

对油画的意象风景探析语言表现上的特征,主要还是在借鉴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写意语言,为了能够实现发展,写意需要在意象油画当中进行重点的突出,写意本身就是为了表达画作的气韵和韵味,在意境方面使其得到升华。气韵的生动性,对于意象油画作品的写意性表达来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既能够展现作者的笔墨技术和色彩处理的方式,又能够展现出整个画作的格调用意,在相得益彰的状态下使得欣赏者可以得到视觉上的感受。对于意向风景油画来说,画家们对于气韵生动的追求也是非常高的,无论是画面的整体氛围,还是节奏的具体内容,都是要进行把控的。但这又与传统的国画当中的气韵理念有一定的区分,风景油画本身对于气韵的解释并不单纯的依靠笔墨,而是从笔触和色彩的层叠推进,在大小不一、错落有序的笔触当中对画面的节奏进行掌控。

二、油画风景的思想发展

对于中国油画风景的意象之路来说,需要结合近代的发展来进行具体讨论,从思想基础和文化价值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位,本文将根据其近年来的思想发展来做分析讨论,希望能够从中探索出中国意象油画的独特价值和文化意义。首先对于“意象”的理解,从传统画的理论当中,可以摘取出一个重要概念,就在于“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其实表达的并不是简单而庸俗的对于作品的主题、立意以及图式构成,作者在绘画之前就已经成竹于胸,而是对于整个作品的思路和价值取向判断,在绘画之前作者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意图。在中国油画风景当中的意向发展来说,其中凝聚了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诉求与价值观理念,在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方面,在对于作品来说其所存在的“意”既是形式上的首要条件,也是整个作品的最终诉求,而“象”只是展示出整张作品者全貌的一个重要的表达内容。所以对于意象油画来说,意象是作为核心关键的作用来应用的,其既是形式的起点也是其发展的终点。

从“意象”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说,在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之路当中,并不是以一种无根之水的形式而存在的。中国艺术的高度就在于其表现性、抽象性和写意性与哲学之间的完美联系。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绘画当中,作品能够体现一个人哲学上的人格追求,就使得艺术上的写意原则是始终都需要被强调的,而在意象油画的哲学基础,我们则主要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是“心灵状态”,《老子》当中曾经强调:“道法自然”,老子所强调的审美观念是物我两忘的审美判断和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在老子的美学思想当中一直强调“道”“法”“自然”三个和而不同的概念。后期,《庄子》也同样延伸了老子的美学思想,在庄子的坦荡胸怀衬托下,我们能够寻找到艺术家所心驰神往的心灵状态,早已留存于千百年来中国人文精神当中积淀而出的思想精华之中,与意象油画实现了相互融合2。

其次,意象油画所强调的还有“天人合一”“似”“不似”的概念,这一观点逐渐的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到后来就成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哲学思想。我们也可以将“天人合一”看作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完美融合、高度和谐,在万物交融的生机与周而复始当中体验别样的意境。谈到“似”和“不似”,则更多强调的是印象油画当中的形式问题。在经过高度提炼和纯化之后,意象具有了其特殊的審美价值和艺术领域,在广阔的天地当中,以不同的角度来构成各种各样的意象绘画精神追求,并指导整个意象油画风景的形式构成3。

最后,从“道”和“回归”的角度来看,要认识到中国哲学的本源就在于“道”,对于“道”来说,意象和笔墨就可以完成对于“道”的展现。在绘画当中,始终遵循着“既雕而琢,复归于朴。”朴,所指的就是事物本身的天然。要在实现在意象营造的过程中把握住分寸,就需要使得事物能够极致的简化,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所沉淀的人口思想和伦理结构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其所表示的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深沉气质和含蓄力量,无论是“道”还是“回归”,都与我们的传统民族精神和美学特点相契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审美境界,而这一些内容也同样构成了意象绘画当中的主要艺术主张和文化诉求,为中国油画的意向发展之路提供了基础。

从上述三个部分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有关中国油画意象之类的哲学基础构成,其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进行具体的发展,在思想基础、精神追求以及形式构成方面都有所提及,为了能够使得中国油画风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始终如一的价值诉求,就需要有思想基础的辅助。

三、中国油画发展的探索之路

对于中国油画在意象之路上的发展问题,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探索方向。一种方向主要是将西方的写实主义艺术技巧和中国的现实主题进行相互结合,以徐悲鸿的作品为代表,另外一种则是运用对西方现代主义形式构成的理解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主题的展现进行具体的探索,以林风眠和庞熏琹的作品为主要代表4。

那么实际上意象风景在创作的过程中就离不开一项要点,也就是形式的内容,必须能够对情绪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够传达出情绪的内容,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理性和感性的调和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从通俗的解释上来看,就是要走出情绪的定势和具象的束缚,本身不能够大于作品的存在,还是要能够突出某些精神和文化的含义。很多画家在针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手法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都会在风格上尽可能地实现突破。在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上不完全以写意为主,有的是抽象的,有的是半抽象的,但是从整体的绘画语言来看还是一致的,而且从形式元素的角度来说,中国油画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

对于长期居住于国外的中国油画画家来说,例如赵无极和朱德群,他们的画作就经常被定义为抽象风景画,实际上在情况运作,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精神和美学要素的内容,所以将其归位于意象风景油画也不为过。对于抽象画来说,它将形象的暗示作用做了彻底的抛弃,但是这两位画家在自己的画作当中,很多微妙的地方仍然有一些若隐若现的暗示,所以是不能够完全被定义为抽象风景画,而是要被归类到中国意象油画当中。虽然这两位画家在中西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5。中国骨干的责任和文人致敬,甚至对西方艺术家也进行了对传统文化艺术进一步表达,在构建其内在精神和艺术风格脉络的过程中不断透露出意象风景油画的精神内涵。

此外,朱德群先生更多的希望将书法的艺术精神融入到文化创作当中,运用色彩与线条之间的理论书法韵味来体现特殊的状态。其本身作品是符合西方文化的艺术特性的,但是在情怀深处我们能让人看出其中都坚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探索,不仅仅是赵无极和朱德群,两位艺术家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盛宴。一些青年画家也借鉴了名家的山水画,以地道的东方思维和作画方式来进行新的创作,从油画风景的角度对意象山水进行深刻的表达,这在中国油画意象的发展之路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6。

一些画家甚至表达了一些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态度,他们说我们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负责,每当创作进入到一定阶段时,就要在其中添加出中国文化的韵味,将其自然而然的表现在自己作品当中,透过作品当中扑朔迷离的光影和绚烂缤纷的色彩,进一步的展现空间运动和气韵的风味。在这种抒情表现主义的油画和东方水墨书画精神的多重利用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油画意象风景的发展之路,始终都有人在不断的积极探索7。

在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当中,有很多艺术家也做出了尝试,针对油画风景和具体物象之争的联系进行具体的概括,从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出发,采用各种手段来运用平光、黑白和单纯简练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不管是水彩、油彩还是墨彩等元素都作出了积极地融入,从化工基础的完善性来说,很多画家都会在自己的意向风景画当中,展现出作为显著的风格特点,通过对形式符号的提炼,形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和标志。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油画印象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是针对传统山水画发展的开拓者,在针对传统美学内容基础上的继承以后又进一步的增添了现代元素,让意象风景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对于中华传统画当中无尽的自然生命力和飘逸灵动的意境,在油画风景当中的展现是非常令人感到惊叹的。从风景画的研究来看,其继承了传统山水画当中的黑白意识和五色观念与西方艺术的色彩应用之间可以相互结合。

每一幅画的意义都要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精神上的交融贯通,将东方的情趣,西方的实干和东方的缤纷、空灵等做好元素上的融合,并不在于东西方之间的风格差异,而是在虚实之间展现出整个绘画作品的张力,这样也能够使得意向风景展更能够体现个人的风采,在对于油画作家的创作来说,我们不能够限制其创作的角度,而是要能够给油画作家更多的思路,从东西方的发展角度来看待整个油画的意象发展之路去好好探索。进一步的期待未来出现风景画的艺术辉煌。从画家自身的独特之处出发,运用色彩结合的手段,使得画作可以展现出画家本身的思想意识,使其与意象的概念实现方面的交融和发展。无论是书法的精神还是山水画的意境,都可以在整个画作当中进行有效的发展,从独特的生活亲和力和自然的心灵出发,从写意的角度展现出油画本身的灵动性和张力,使得油画风景的意象之路可以更加的孤芳不自赏,让中国的油画也能走向世界,得到艺术界的认可,和世界的艺术文化实现共同发展8。

三、结语

对于意象油画风景的发展之路来说,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之间,要做到既能够传承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更多的创新,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下,这种创作形式都涌现了出来。但是创作形式本身就是并存,其在存在价值上的差异和表达上的优势,实际上并没有先后和新旧的差别,相反来说,一些传统的方式,由于其长久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价值,反而能够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给人带来更为深刻的感受。中国油画风景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然成为了我国人民所拥有的宝贵财富,那么对于意象风景来说,为了能够在探索之路上找到更多的启发,就需要继续的坚持发扬个性和精神内涵,在文化价值上突出自身的优势,并且在表达方式的选择方面,也要进行不断探索革新,进一步的表出自然与自我、传统和当代之间的意义价值内容。

注释:

1董超众.白羽平油画风景作品意象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20.

2刘凡.探究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J].艺术评鉴,2020(3):75-76.

3朱荔婷.高一呼油画风景的色彩语言及地域性风格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9,37(6):93-98.

4李秉婧.中国油画风景的本土化意象分析——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部分油画风景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9,37(5):53-56.

5陶依洋.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意境探究[J].藝术评鉴,2019(15):24-25.

6杨柳,章瑀.油画在徽派建筑中的表现技法[J].美与时代(中),2019(8):129-130.

7吴章进.地域性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J].艺术家,2019(8):36-37.

8“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邀请展(2019)”在潍坊盛大开幕[J].油画艺术,2019(2):22.

猜你喜欢
意象
雨的文化意象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12
新自然主义的意象之美(视频)
抚远意象等
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16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14
从意象的选用看幼儿诗的仿编与创编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