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良 马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越来越重视,食品行业亟需大量专业型的技术人才,而培养人才的重任便落在了中高职院校的身上。但是,现实情况是,中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以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一、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性人才,符合专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高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基本规范要求,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提出新的指导意见。《专业标准》要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微生物培养、发酵控制、蒸馏控制、勾调与品评、产品杀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技术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专业群模式不科学。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内各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依托各专业独立实施,并且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互隔离,没有共同点,无法达到“双高”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要求和目标。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这些改革较为表面,课程设置直接套用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没有借鉴《悉尼协议》的理念和标准,根据能力本位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此外,在教学中未及时引用前沿食品生产技术,课程和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训室更新速度缓慢,导致教学内容相对企业实际生产稍显滞后,造成目前人才培养效果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还有的学校存在只注重培養专业知识,忽略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现象,没有兼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
3.校企合作不密切。高职教育的模式较为特殊,需要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企业需根据自身需求,对学校的教学全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校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但现实情况是,校企合作存在不密切的现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也不紧密,没有根据能力本位目标与企业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根据企业专业岗位设置制订课程体系和创新学习模式。
4.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但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历较少,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三、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1.探索形成“双链对接、双元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本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依据“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发展思路,成立了由企业负责人和教学负责人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将产业、企业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种植、养殖、保鲜、加工、质检、营销”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龙头,食品质量与安全、畜牧兽医、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为支撑的高水平专业群。本校还引进食品生产特别是乳制品生产标准和先进技术、设备,建设高标准、具备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示范企业基地。
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以食品专业建设服务、带动并引领食品产业的发展模式,学校的食品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职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到高职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再到对接食品产业链的专业群,目前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已成为本校的“王牌专业”,被认定为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和大理州优质专业。
2.依据行业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标准,确定培养规格。根据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本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即学校与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双主体,老师和师傅(校友)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家长全程参与监督。
在实训方面,本校建立了岗位技能轮训制度,学生在完成校内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职业技能(基础)模块后,通过企业轮岗方式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教学。学生第二学年分批进入企业,在每个技能岗位进行15天的技能培训,由岗位师傅(校友)负责传授技能,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后方可轮换到下一岗位学习,最终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各工序、各岗位的技能,并在第三学年进行专业技能拓展训练,对接顶岗实习岗位。
通过多岗位技能培训和多技能模块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了多行业、多岗位的职业技能,解决了学生在同一家企业技能培养单一的缺点,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增加了其选择余地和就业机会。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养出的食品专业学生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成绩逐年提高,获奖人数也逐年增多。2019年、2020年,本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参赛学生取得了100%获奖率的好成绩。
3.依据行业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工学交替、标准引领、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双元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共同制订、实施专业链人才培养方案,用科学的规划精细管理专业建设,用科学的评价引导专业发展,重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以“职业能力模块”为框架的课程体系。
课程方面,以行业和企业职业需求为标准,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职业技能需求相结合,突出专业技能模块的培训内容,制订了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岗位校内和企业培训方案。同时,结合行业标准《发酵水牛乳行业规范THB703-2012》及企业标准《乳味饮料-QYHL 0001S-2016》,制订必修技能模块(乳制品生产技能3门),结合企业标准《植物蛋白饮料-Q/YHL 0002S-2016》制订选修技能模块(饮料生产技能5门)等岗位课程。本校要求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需修满五门企业专业技能模块,以满足食品生产和加工工艺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4.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健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本校聘请了由行业专家、职业研发专家等组成的职业研发应用人员,持续跟踪产业发展趋势,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积极开发职业理论和技术,指导教育培训、企业用人和劳动者职业成长,用心服务产业发展。学校依托与校创企业间的独特合作关系,参与董事会管理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和人力优势,做大做强校创企业,带动区域食品行业整体发展。企业在成长的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实训岗位和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比如,学校和校创企业通过共同申报重大课题及研究中心,健全产教融合体质机制。2014年开展了省科技厅生物重大专项(奶业专项)《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一云南优质益生菌菌种的选育及高原特色乳制品的产业化开发》的研究;2015年开展了益生菌高浓度培养等直投式发酵剂关键技术攻关研究;2018年组建云南省乳制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开展云南高原特色優质益生菌的筛选和产业化开发研究。学校与企业还共同搭建了云南省乳品发酵工程技术中心等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菌种种质资源库,开展云南高原特色益生菌的筛选和应用研究,筛选出的29株优良乳酸菌菌株已经用于酸奶生产,打破了进口菌种对我国发酵乳制品行业的长期垄断。校企还合作开展了水牛奶科研攻关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通过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云南奶业协会推广应用。校企搭建了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学生、员工与教师的交流平台和职工培训平台——来思尔商学院,促进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共同繁荣,打通了“企业源于学校,专业源于产业”的通道,实现了“以专业兴产业,以产业强专业”的良性循环目标。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校创企业,本校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增强了企业科技竞争实力,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近5年来,创新效益明显、成果丰硕,校企联合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申请专利2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制定行业标准3项、企业标准2项,取得了1项科技成果(《水牛奶干酪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成果登记号为1082013Y0017),该项成果获得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2019年度技术发明一等奖。
2021年6月,校创企业生产的鲜活菌以其鲜活、优质的特性,作为益生菌代表被遴选为云南高原特色优势物种,其中22株鲜活菌种通过神州十二号顺利升上太空,使我国益生菌菌种选育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推进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综上,在全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深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各高职学校必须完成的课题,本校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实践,为食品专业的改革提供了样本,可被同类型职业院校采用、借鉴。但随着社会及行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展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各高职院校共同努力,积极进行教改实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