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俗语中有着“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由此可见饮食对于人们的生活何等重要。随着人们对于食物品质追求的提升,烹饪人才不仅要技艺精湛,还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创造出具有新意和价值或别具风味的食物。中职烹饪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但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还有所不足,通过应用创新思维对教学进行改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形成,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一、创新思维对于中职烹饪教学的重要意义
1.以兴趣驱动促进学生发展。尽管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较为明确,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学生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同时,烹饪专业的各项技能不能单纯通过理论学习得到提升,而是需要学生勤加练习、不断揣摩。在传统教学形式下,教师以技术以及理论知识的讲解为教学重点,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在创新思维下,教学改进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首要任务则是兴趣的激活,通过形式创新以及内容创新等吸引学生,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与练习中。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烹饪教学的技术性较强,学生仅靠单一的模仿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需要具备“悟性”,而创新思维及能力就是学生“悟性”的一种体现。教师通过鼓励以及带动学生进行大胆创新,对传统菜品样式进行改进,并带领学生品尝分析不同种类餐品的特色,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食物属性和特点的了解,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发展。
3.丰富烹饪教学形式。在中职烹饪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按照课程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但形式单一、固定不变,很容易丧失教学激情,而且機械地重复教学内容也无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以及激励作用,学生更难以从教师的教学中感受到教师对学生以及教学的重视。而在创新思维驱动下,教师可对教学形式进行全面改进,通过引入项目教学法、成果导向法等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改变以往教学形式单一的情况。在教师尝试新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关注,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4.改善烹饪教学效果。在以往的烹饪教学中,由于学生主动性不足,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监管,但是在学生实操的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一对其进行监管指导,致使部分学生存在“懈怠”心理,应付实操教学,不主动向教师寻求指点与帮助,导致教学效果偏低。但是在创新思维驱动下,教师采用竞赛等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为了突出自身的学习成果会对操作进行反思,并主动要求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技艺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创新思维能够明显地改善烹饪教学效果。
二、创新思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烹饪教学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并且以实践为主,而创新思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的应用要点主要体现在技艺创新、形式创新、搭配创新三个方面。
1.技艺创新。在传统的评判标准下,对于烹饪技能的评判往往从色、味、气、形、器等几个方面进行,而技艺形式会直接影响到这五项评价要点。在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使学生技艺得到更新。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燃气、电等新烹饪方式的出现使部分传统技艺流程发生改变,在“火候”上也与传统的明火有一定的区别,只有改进传统的烹饪技艺并适应现代厨具,才能确保菜品效果达到或超过传统技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技艺,通过改良技艺,形成学生独特的技艺风格。
2.形式创新。形式创新覆盖了以上五项评判标准中的形、器等创新,能够夺人眼球,从诸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形式创新不仅对学生的刀工、技巧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及能力。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不断夯实基础,确保学生掌握不同的加工手法以及摆盘技巧;要带领学生创新菜品形式,通过设置同一主题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集思广益,拓展学生的形式创新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促使学生的精湛技艺能够得以突显。
3.搭配创新。搭配创新包括味道的创新搭配、色彩的创新搭配、食物的创新搭配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不仅包括品质良好、色泽诱人、味道鲜美,还要健康并符合人们的差异性需求,而搭配创新给予了食物更多的创造空间,能够满足大众不同的要求,比如低糖食物、低油脂食物、低碳水食物、高蛋白质食物等,不仅保障食物营养均衡,样式美观,还使菜品更富有新意。因此,除了讲解搭配要点以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细致地讲解营养学知识、烹饪美学知识等,鼓励学生对搭配进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大众审美不断发生变化的当下,学生想要保障自身的作品富有新意,就要结合大众审美的特点更新搭配方式。另外,部分学生对于烹饪的追求已经从职业的追求转变为艺术的追求,通过不断地创新搭配,能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身的设计风格,促进饮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创新思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赋予教学趣味性。我国拥有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世界范围内饮食文化的形式更是数不胜数,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拓展烹饪思路,还能够寻找到自身的兴趣偏好,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而以往的烹饪教学大多更注重实践教学,认为“实践出真知”,却忽略了理论与实践其实同等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单一的理论讲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融入烹饪文化内容,既赋予教学趣味性,又拓展学生视野。比如在讲解面食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分析我国面食偏好的主要地域以及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并讲解区域内面食制作的特色,通过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使学生感受到烹饪文化的魅力,并感受到食物的创新发展源于人的智慧,使学生也能够通过关注生活、精细研究,改良与创新食物。又如在讲解西式烹饪技艺解时,教师可以分析造成不同地域烹饪形式不同的原因,这种原因可以是科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是神话传说,只有赋予烹饪趣味性并促使学生了解烹饪的价值,才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2.以竞赛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积极性。烹饪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通过学习以及练习使技艺不断精进,但前提是学生乐于主动练习与探索。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定期举办竞赛等,激发学生的斗志以及求知欲,使学生不断练习来改进自身的烹饪技艺。
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荣誉以及物质奖励,通过选定主题、限定时间等方式开展竞赛,而且可以采用单人参与或团体参与的形式,确保学生的优势能够充分得到发挥。主题可以设置富有意义的词汇,比如“春”“中秋”等,还可限定食物类别或食物内涵,如“面条”“饯别宴”等,学生可结合主题内容自由发挥。为了充分发挥竞赛的促进效果,教师需要从色、味、气、形、器以及营养价值等方面评判,或采用大众点评的方式,引入校外群众的参与,以群众为评委进行點评。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社会群体的食物要求,了解到“众口难调”的现实问题,正确面对不同群体对自身作品的评价,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从而确保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结合社会需求开展工作,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采用现代技术,改善理论教学效果。教师本身的技艺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思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在理论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国内外优秀烹饪教学、文化知识讲解的视频,并结合视频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播放竞赛内容、经典影视作品等,使学生对烹饪学习的兴趣得到强化。在实操训练时,教师还要及时了解新型的烹饪设备,带领学生分析烹饪设备的特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设备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合理利用现代设备提升烹饪效率,改进烹饪质量。
4.构建校园平台,拓展学生学习路径。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中职院校应当积极构建烹饪教学平台并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中职烹饪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烹饪人才并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学平台上传自身的作品并设置对外展示的模块,餐饮企业以及具有烹饪需求的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与学生取得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内部驱动力会全面形成,为自身发展、为自我展示,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平台上还可以设置交流互动模块,让学生结合自身烹饪练习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问,教师和其他学生可对问题进行解答或共同探讨,进一步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中职烹饪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思路以及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改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并改善烹饪教学效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赋予教学趣味性,以竞赛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积极性,采用现代技术、改善理论教学效果,构建校园平台、拓展学生学习路径等一系列办法,能够有效保障创新思维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汪清波(1989-),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烹饪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