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月琴
江苏省教育厅于2014年启动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南京市溧水区根据项目建设要求积极行动,幼儿园课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正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的课程意识、观察能力、教育行为调整能力逐渐增强。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念滞后导致工作偏差、区域活动流于形式、游戏价值未充分发挥、区域内园所间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水平还存在差异,等等。为有效促进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溧水区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聚焦整体质量提升的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以“行政推动、教研引领、幼儿园协同共进”为工作机制,以“点面结合、片区联动、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为行动路径,通过“全类覆盖、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区域性实践,进一步探索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精准把握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共性问题和不同性质、不同发展层次园所的个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是提升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成效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我们以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了本区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际现状,并认真剖析,罗列出以下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差异大。溧水区现有专任教师1031名,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全区幼儿园教师数量的70%,3年左右工作经验的新教师占30%,50岁以上的老教师占20%,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差异大。一些年轻教师尚未建立“儿童立场”的理念,课程活动存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现象,忽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缺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把握;一些老教师不能理解课程游戏化的要义,存在“按部就班”教教材的情况,难以发现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的自发学习和自主学习,对儿童行为观察、识别、回应与支持的能力有待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参差不齐,部分民办园和新建园园长对课程游戏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对建设的内容不够清晰,不能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指导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深入实施。
2.课程质量园际发展不均衡。“十三五”期间,溧水区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幼儿园数量从33所增加到51所,因发展历程不同、体制不同、城鄉区位不同,园际间课程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一些薄弱幼儿园仍处于机械实施蓝本课程阶段,在空间管理、时间管理、资源管理、教师培养等方面刚刚起步;一些集体幼儿园主观上很想做出改变,但在课程审议及资源利用方面存有困难,游戏活动的组织要么高控,要么放任,幼儿游戏的价值未能充分实现;一些老牌园所在前期的实践中虽理清了办园理念,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能体现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园本主题活动,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园本课程,等等。
3.区域推进机制还有待优化。区教育局虽成立了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领导小组,但尚未建立高层次专家资源库及相关长效管理机制。课程建设缺少专家团队的引领和支持;区级教研员力量不足,急需成立一支教研员兼职队伍来保障教研的实效;全区教师梯队不合理,骨干教师数量偏少,市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仅有10人,无特级教师,需通过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课程游戏化建设打造一支名优队伍;在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的战略背景下,急需探索智慧时代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新路径,实现区域内先进幼儿教育成果与资源的共享,助推区域学前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有赖于行政驱动下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为此,溧水区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推动、教研引领、幼儿园协同共进”的工作机制,完善“1+4+3”课程建设管理网络,从政策、制度、管理、经费支持等方面确保课程游戏化项目的顺利实施。
1.统整资源,保障规范发展。区教育局于2015年成立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将学前教育行政、教研、队伍建设、资金统筹等归口统一管理。中心科室设岗6人,全面履行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教质量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职能,为区域整体推进工作最大化发挥协调管理效能提供保障。
2.健全机制,保障健康发展。区教育局下发《区域整体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通知》《关于建立课程研究共同体的通知》等文件,从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教研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制订相应办法,为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提供长效制度保障;建立由区教育局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对区域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整体推进全程监管、教研部门负责区域课程游戏化项目具体实施、幼儿园协同建设的工作机制,并成立课程游戏化工作推进组,统整行政、督导、教研及专家、园长、教师、家长、社区等力量,精准化保障课程游戏化实施。
3.完善网络,保障共同发展。一是组建“1”个学前教育专家工作室,聘请高层次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定期开展指导,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把握方向。二是架构“4+3”新型课程建设管理网络:先是以四所老牌教办园为龙头,将全区幼儿园划片,形成东、南、西、北“4”个片区的“课程研究共同体”,充分发挥老牌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带动片区内共同体幼儿园落实课程游戏化建设要求;再将全区51所幼儿园按其课程建设质量水平的差异,组建“3”个层次的课程建设联盟,即基地园联盟、发展园联盟和新建园联盟。通过完善老园带新园、强园带弱园等纵横交错的教研网络,保障区域内课程游戏化建设“全类覆盖、全员参与、全面推进”。
教师是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通过研训融合提供专业支持来提升区域内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促进区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加强理论学习,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抽查测评等形式促进教师深入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规程》《纲要》《指南》)等文件,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搭建融阅读反思、交流分享、专业指导为一体的学习空间,开展经典书籍阅读,布置阅读重点和实践任务,借助经典专著的精神力量与群体的共读智慧,促进教师将儿童发展、行为观察与分析同幼儿园的课程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
2.夯实常态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一是紧抓游戏研究。《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实践中,我们坚持科学导向,依托《幼儿园游戏指导》引领教师正确理解游戏的内涵与价值,在掌握各类游戏特点与指导方法的基础上,学会鹰架幼儿游戏。比如,结合课程游戏化活动区域建设要求,区教研组每年确定一个游戏项目展开重点研究,按照“统一下达任务-各园分别实践-定期观摩研讨-面上总结推广”的实践模式,先后开展了建构区游戏、科学区游戏、美工区游戏、阅读区游戏的研究。通过科学设置场地空间、适宜投放充足材料、实施有效支持策略等,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在提高幼儿园游戏质量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二是实抓教学研究。针对区域内新教师多、教学有效性亟待提升的现状,教研组采用“微型讲座”+“教学观摩”+“分组研讨”+“专业评析”的模式展开教学研究,引导教师从了解各领域教学规范入手,逐步学习和正确把握教学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直至灵活驾驭儿童关键经验的主动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严抓园本研修。园本教研的质量是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各园园本研修的管理与指导:(1)压紧前期的计划审议与指导,确保区及各园教研的问题真实、聚焦;(2)压实中期的过程性指导,针对各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如“新生自主入园及适应教育”“儿童为本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幼小衔接的探索与实践”“课程审议”等,在主题式的教研现场进行全过程伴随式指导,确保其“研前真准备、研中真对话、研后真解决”;(3)压牢后期的经验总结和分享,指导幼儿园及时回顾梳理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实施路径方法,通过定期举办成果分享现场会,实现园际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园本研修的适宜性与有效性,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落实分类培养,完善教师梯队。提高全员培训实效。针对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开展全员分层培训;针对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推进中的不同需求及产生的不同困惑,开展菜单式培训。通过多种类型的培训,确保培训的全员性、针对性、问题導向性,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
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影响幼儿园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面对区域内园长课程领导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通过举办园长论坛、主题沙龙、外出参观、课程建设现场会等活动,或帮助园长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专家建立联系等方式,为提升园长的领导力提供智慧支持,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外力支持,让园长在教师培养、环境改造、资源挖掘、发挥生活及游戏的教育价值等方面能把握总方向,使课程建设向着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全面适宜的方向动态发展。
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建立项目组核心成员例会制度,定期开展读书、学习和培训;积极搭建专门性发展平台,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的同时促进其自身专业成长;协同幼儿园认真制订名特优教师发展计划,科学规划骨干教师发展,逐步完善全区学前教育名特优教师梯队。
促进新教师成长。新教师是专业队伍中的新鲜血液,是幼教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践中,我们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导向,加强对新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引导新教师制订自身专业发展规划,认真制订新教师培养方案,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
1.助力幼儿园环境建设。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要求幼儿园的环境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既关注室内环境,也关注室外环境。区教育局邀请相关学前教育专家和幼儿园游戏场地设计专家联合各幼儿园认真研制《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核心要素》和《幼儿园班级环境优化细则》,为全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让幼儿园的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的活动场、生活场、游戏场。
2.助力幼儿园课程方案优化。以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综合教育课程》为蓝本,我们采用“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策略助力各园课程方案的改造和完善。要求薄弱园在使用蓝本课程时紧跟区域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步伐,从场地改造、区域构建、资源库建设、游戏观察分析、一日活动的合理组织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使其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符合《指南》精神;引导发展园从儿童立场出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开发、设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多样化活动,不断对蓝本课程方案进行替代或完善,支持他们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实现课程的园本化改造;指导基地园多层次、多维度地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适宜性审议,保障课程更加以幼儿发展为本,助力其建构个性化、体系化的园本课程。
3.助力幼儿园资源开发。鉴于课程资源本身具有的广泛性、多样性和价值潜在性特点,以及本土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我们将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作为重点和难点项目进行专题研究。一是系统学习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牢固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二是通过调查、访谈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幼儿园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的资源,按照园内-园外、自然-社会、物力-人力、特色-一般,进行全面搜集、梳理和筛选,形成类别分明,易于操作的课程资源地图和资源清单;三是借助《纲要》《指南》,逐步将资源转换成能满足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多样化活动,如单个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活动等,不断完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另外,借助园本教研和片、区教研平台,交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分享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沟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1.构建多方支持的良好生态。课程游戏化是我省全面推进幼儿园改革发展的质量提升工程,它关乎课程内涵建设、保教质量,更关乎幼儿的健康成长。为此,我区先后出台了《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溧水区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调整溧水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实施细则》等专门性文件,在内涵发展、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和质量监控上设计了具体的支持保障政策,确立了“政府带动、教育推动、部门联动、园本能动”的运行体系,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局为主体、涉教部门为支撑的立体组织网络,全方位助力幼儿园质量提升。多元支持的和谐氛围,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为区域整体推进课程游戏化提供了足够的活力与张力。
2.推动区域教研工作制度创新。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研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在整合现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新建“教研员专兼职制度”“集体审议制度”“持续性沉浸式教研制度”“专业书籍进阶阅读制度”“混合式研修制度”,等等,在落实制度中,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推动教研工作的不断创新,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助力。
3.筹建区域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战略背景下,依托区电教中心及技术装备部门研制“数字化课程建设平台”,加快推进智慧平台的搭建和功能的开发使用。一是实现全区课程资源库共享;二是实现全区优质成果和经验共享;三是建设在线教育智慧平台,实现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四是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探索智慧时代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新路径,推动区域学前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推动区域学前教育质量走向优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