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红
北风卷地,大雪扑窗。那年冬天,位于燕山山坳里的三沟小学的学生正在上课。乡村小学没钱生炉子,更没有暖气。冷啊!上课不到十分钟,有人开始跺脚,教室里很快响起无数“咚咚”的跺脚声。跺脚是这所小学里的穷苦学生上课时唯一的取暖方法。
正在讲课的老师叫江国丛。他从黑板前转过身,对大家说:“起立,跺脚一分钟!”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来,教室里尘土飞扬。每个孩子都想抓住这短暂的跺脚的机会,使劲将“钉”在脚底的寒气跺掉,让自己暖和起来。
结束跺脚后,接着上课。可有个小男孩双手抱肩,仍然在发抖。在刚才的“跺脚运动”中,温暖爬上他的脚面,又上升到小腿,可还没氤氲到膝盖时,就被上身漫下来的寒气融化了。因为他家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所以,他至今还没穿上棉衣。小男孩坐下后,手还在抖,捏不住写字的铅笔;胳臂也在哆嗦,带动得桌子也开始抖动起来。小男孩两腮冰凉,牙齿不由自主地互相磕碰。教室里此时很安静,小男孩“咯咯”的咬牙声被大家听得一清二楚。
“徐振强!”江老师叫小男孩,“你去后边走动走动,别弄出声响影响大家听课。”
小男孩拖着宽大的单衣,走到教室后面。他开始时站着,在原地踏着步子、晃着身子听课;写作业时,抱着本子来回走动,边走边写。这个小男孩就是我。
下课铃响时,同学们“呼”的一声拥出去后,又“哇”的一声退回来。那天没有太阳,大雪正准备吞没每一个敢向大自然挑战的“小豆芽”。
上课铃声再次响起时,江老师拎着一个包袱,满身雪花地走进教室,直奔我的桌子。他将包袱打开,露出一套干净的棉衣。“徐振强,试一试这套衣服!”江老师一边说,一边三两下就把棉衣套在我身上。他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好好学习,好好努力!”穿上这套暖乎乎的棉衣后,我手向兜里一伸,摸到了一个玻璃球。这是当时的男孩子的玩具。我明白了,江老师的儿子和我差不多大,他这是把儿子的棉衣拿来让我穿了。
这套棉衣温暖了我整个冬天,在此后的岁月中也一直温暖着我。我更加发奋读书。后来,我考上了一所卫生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当贫困的村民没钱看病买药时,我就上山采药为他们医治,不用花一分钱。
江老师已经调离三沟小学很多年了,当年的“小豆芽”也长大了。每当想起江老师那年在寒风中送给我的棉衣,我仍感恩不尽。
名师点评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江老师在寒风中送给“我”的那套棉衣,比“雪中送炭”更為可贵。“我”永记师恩,长大后,“我”也将“这套棉衣”——江老师帮助他人的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