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双喜
先讲一个华为“栽跟头”的故事。那是在2006年苏丹电信项目的招投标当中,在只有一个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华为完败。当时整个团队懵了,这对华为是巨大打击。
痛苦的失败后,华为认识到内部需要更多协同,而且是“一专多能”,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由此诞生了以客户经理(销售),交付经理(项目管理)和产品经理(技术方案)为核心的著名的华为“铁三角”。铁三角磨砺三年之后,还是这个团队,还是这个业务,还是这个地盘,2009年,他们赢得了苏丹电信的最大订单。
在胜利的掌声中,团队成员感慨:三人同心,其利断金。由于大家任务目标一致、思想统一,三者之间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关系,因此就称之为“铁三角”。其后,铁三角模式在华为内部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铁三角组织模式,任正非对铁三角模式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那么,为什么铁三角模式有如此大的魔力,能产生如何大的效用呢?这种模式能否在其他企业其他场景下进行推广使用呢?
铁三角模式有什么价值?
铁三角模式它具有以下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三个人协同起来可以撑起一片天。通过铁三角式的團队合作,相互之间进行能力互补,实现由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的转变。
其次,铁三角模式能够让决策前移,让听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任正非曾说:我们系统部的铁三角,其目的就是发现机会,咬住机会,将作战规划前移,呼唤与组织力量,实现目标的完成。系统部里的三角关系,并不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制约体系,而是紧紧抱在一起生死与共、聚焦客户需求的共同作战单元。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满足客户需求,成就客户的理想。
为什么不是铁二角和铁四角?
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道德经》中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的治理,都重视“三”的应用。三点形成一个面,两点只能形成一条直线。因此,如果只是两个角色的话,当观点不同的时候双方容易陷入对立,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容易使协作关系破裂;当有三个角色的时候,2∶1观点可以更好地说服另一方,即使两人发生争吵有一人可以劝架。
如果是四个角,人数又太多,组织起来较困难,时间难协调,观点不同时也容易2∶2陷入僵局,失去了互补与协作的价值。
当然铁三角并不一定是三个岗位或三个人,而是三个角色,也是三种能力,有时候其中的一个角可能是多个人,但是他们承担的是同样的一种角色。
铁三角模式有哪几种?
铁三角模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一是业务铁三角(横向上的铁三角)。就像华为铁三角诞生时的那样: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经理,这三个职位来自不同部门,他们相互之间职级相同,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人力资源三支柱也是这种形式的铁三角。业务铁三角适用于业务比较复杂、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或者外部环境变化快、需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情况。
二是管理铁三角(纵向上的铁三角)。即三种角色之间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例如,在一个部门内,部门正职、副职、业务中台负责人组成管理上的铁三角,就好比部队里面司令员(做决策)+政委(带团队)+参谋长(出策略)一样。业务中台负责人负责进行业务分析、制定业务策略和提出建议,部门副职或政委(HRBP)负责内部团队建设、人员激励与培养,部门负责人则负责部门的全面管理和做出决策。管理铁三角适用于干部个人能力较弱、短时期内在公司内部难以找到更加合适的人选的情况。比如,通用电气的G3团队,即首席执行官(CEO)、首席人力资源官(CHO)和首席财务官(CFO),也是一种铁三角的模式。
铁三角模式如何运作?
为保证铁三角模式有效运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能力互补。在挑选铁三角人员的时候,在认知与价值观上要一致,在能力、性格上要互补,最好在年龄上和资历上不要差距太大,这是保证团队默契合作的基础,否则三个角色之间容易造成不平等对话。同时,每个人的能力要符合不同角色的要求,比如客户经理要有目标导向,项目经理要有统筹协调能力,解决方案专家要有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每个人都要有团队协作意识,要把铁三角当做成一个团队,从整体出发来思考问题。
客户经理需要从过去的纯粹的销售人员向综合经营管理角色转变;解决方案专家由产品销售向综合解决方案销售转变;交付经理也要由单纯的项目交付向对客户服务与满意负责,最终实现与客户共赢。
二是分工清晰。三个角色之间分工要清晰,要有一个牵头人,哪个角色离客户最近、对最终结果负责,谁就发挥主导作用。
三是授权充分。铁三角的有效落地需要有相应的授权机制,才能使快速决策和响应客户需求不会成为一句空口号。
总之,铁三角模式,通过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快速决策、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使企业实现由个人英雄向组织能力转型,值得很多企业借鉴与落地。
(摘自《中欧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