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及对策探究

2022-07-06 09:50胡丽英
关键词:英语专业表达能力跨文化

胡丽英

(宁德师范学院 语言与文化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倡导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扩展文化视野,使其能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灵活处理文化差异,掌握交际的主动权。[2](P24)《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阐述了中国文化与外语教学融合的基本理念,提出需加强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要求。[3](P4)两份指南都强调在外语学习中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国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对西方世界盲目追捧,逐渐丧失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更不用说向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了。因此,探讨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表达能力的习得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文献综述

南京大学从丛教授于2000年曾撰文指出,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但教学中仍以欧美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为重,对中国文化教学有所忽略。在跨文化交际中,许多学生呈现“中国文化失语症”。[4]此现象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刘长江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兼容并举的策略;[5]杨倩认为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是导致中国文化出现失语现象的原因;[6]周珊从思政视角下提出中国文化翻译“失语”的教学对策;[7]肖龙福、肖笛等学者通过对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未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8]田苏、高巍论述了缺乏规范的教学理论及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存在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9]肖淑云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会影响中国学生的文化认同,不利于国家文化安全。[10]尽管外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但多年的关注并未扭转大学生中国文化素养不足和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的局面。研究者们在调查对象的分类上,几乎都把具有良好中国文化功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简单归在非英语专业中,并没有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单独的分类研究,这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中国文化知识的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未对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基于此,笔者把研究对象分为英语专业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三个群体,试图分别了解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相应的英语表达能力,以期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大学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习得”及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针对大学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的习得现状进行调查,意在解决以下问题:1.了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相应的英语表达能力。2.探讨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储备及英语表达能力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 此次的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408名大二学生,其中英语专业学生90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90名、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228名。

(三)研究设计 在参考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份测试卷和问卷。测试卷共20题,包括政治制度、礼仪、传统节日、文学等十项,每项两题;选择题测定受试对象的中国文化素养,而句子翻译则是测定英文表达能力;选择题部分共100分,每题5分,选对得5分,选错不得分。翻译部分共100分,每题5分,完全正确得5分,基本正确得4分,完全不正确不得分,存在部分错误可酌情扣分。问卷共15题,涉及对测试卷的反馈、对学习中国文化的认识及中国文化的实际教授情况三方面。

(四)研究结果与发现 笔者将测试卷和问卷同时发放给受试对象,要求他们在相关规定下完成。测试卷及问卷发出408份,收回有效答卷408份,有效率100%,现对测试卷和问卷作如下的分析。

1.对中国文化的掌握及英语表达能力的分析

从表1不难发现,受试群体在中国文化的习得上均优于其英文表达。具体地看,受试群体2在中国文化的知识掌握上明显高于受试群体1和3;受试群体1的英文表达能力高于受试群体2和3;出乎意料的是,虽然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受试学生,但仍未达到及格线。由此可见,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实在不容乐观;同时也可发现,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也较好;中国文化水平较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也略高于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专业不同,课程设置明显不同,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明显高于其他受试群体;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开设《中国文化概要》等课,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外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表1 受试群体的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语表达能力

从表2可清楚地得知,三个受试群体对政治制度、传统节日和戏曲的掌握较好,分数均在8分以上,这与平时的学习和耳濡目染有密切的关系;但在宗教及医药方面得分不高,均在及格线之下。他们均在政治制度、宗教及科技的英文表达上呈现能力不足的局面,尤其是对政治制度的翻译;而大学英语课堂对传统节日的高频呈现对受试群体的英文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分数均为最高。因此可得知,环境的熏陶、教材的合理使用及教师的文化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其英语表达能力有较大的关系。

表2 受试群体在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具体得分

2.对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融入的问卷分析

问卷共15道选择题,包括如下三方面:对测试卷难度的反馈、对学习中国文化必要性的认识及中国文化的实际教授情况。

(1)对测试卷难度反馈的问卷分析。问题1为有关对测试卷难度反馈的问卷分析,有4个选项供学生选择:选项A为没有困难,相关知识我都能掌握;选项B为有一定困难,不会翻译或拼写部分单词;选项C为有困难,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了解;选项D为有困难,但是没有必要掌握这些文化知识。

从数据可知,8.6%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能较好地英译出相应的表达;超过50%的学生认为前面的测试卷有一定难度,他们不熟悉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32.1%的学生不会翻译或拼写部分词汇;1.7%的学生表示完成测试卷有困难,但没必要掌握这些文化知识。他们过多地强调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认为学习英语就要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轻视导致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种单向交际。这些数据说明,提高绝大部分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

(2)对学习中国文化必要性认识的问卷分析。问题1~4为有关对学习中国文化必要性认识的问卷分析,有4个选项供学生选择:选项A为学生认为学习十分必要;选项B为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选项C为学生认为学习无所谓;选项D为学生认为学习没有必要。

根据表3的调查发现,对于问题1,99%的学生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通过积极的宣扬,能改变部分国家对我们根深蒂固的偏见。对于问题2,超过95%的学生意识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但分别有1.7%和2.8%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或认为没有必要培养这一能力。对于问题3和4,100%的学生认为需要在英语课堂教授中国文化,同时也认为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表3 对学习中国文化的认识

(3)中国文化的实际教授情况的问卷分析。问题5~14为有关对学习中国文化的认识的问卷分析,有4个选项供学生选择:选项A为学生认为教学中经常涉及;选项B为学生认为教学中有时涉及;选项C为学生认为教学中偶尔涉及;选项D为学生认为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

纵观表4,问题5和6的数据表明,在英语课堂教授西方文化的频率远高于中国文化,甚至3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几乎未教授中国文化。从问题7和8不难发现,教材中西方文化的呈现比重明显高于中国文化的呈现。教材是学习的重要载体,不呈现或少呈现严重影响了师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吸收。问题9和10显示,学生阅读西方文化的课外读物明显多于中国文化的读物;阅读中国文化的读物的学生非常少,67.8%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读过中国文化的英文读物。问题11-14是关于中西文化的过程性考察和终结性考察两方面。不管是形成性考察还是终结性考察,都侧重于对西方文化的考察,65%的学生认为偶尔有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作业;63.9%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考试中几乎没有涉及对中国文化的考察。

表4 中国文化的实际教授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出结论:英语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对中国文化的呈现及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对阅读中国文化的英文读物的主动性有待提高;教师或有关教育部门对中国文化的考察机制有待改革。“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折射出外语教学中的不足,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反映了跨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这样发展下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失去自我特色而被同化的危险。[11](P80)因此只有各方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高中国文化的素养及英文表达,也才可能在对外交际中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三、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提高中国文化素养及英语表达能力的对策

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2]它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及历史传统的基础。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传承中国文化并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积极传播中国声音,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笔者建议从教学目标、教材建设、师资水平、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加以强化。

(一)修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指南都强调文化教学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了解目的语文化(主要指英美文化),还要熟悉本族语文化;不仅要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也有义务把中国推荐给世界,是一种双向的活动。马冬虹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抵御英美文化的冲击,保持中国文化身份,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和对外来文化的宽容、理解和尊重,从而弥补中国学生主体文化知识匮乏的不足,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11](P62-63)但以往的外语教学目标未清楚明确对中国文化教学的要求,多数教师也未真正领会教学指南的含义,在教学中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轻文化的教学,即使有涉及,也重在介绍西方英美国家的文化,对中国文化却鲜有提及。外语教师及学习者应该摒弃那种认为中国文化对外语学习关系不大或虽重要但却没有必要学习的错误看法,应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把提高中国文化素养及英语表达能力囊括在教学目标中,并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推进外语教材体系的建设 吴岩司长认为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做好教材建设至关重要。[13]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载体,教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张虹等学者研究发现,虽然国家重视中国文化的教育,但教材的编写理念与中国文化的呈现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际编写中不能很好地落实,[14]课程和教材体系还有待完善。纵观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都是选自英美国家人士之手,从他们的视角展现英美国家的故事,系统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文章却不多,即使有涉及,常以课后翻译和选词填空两种隐性方式出现。[14]例如郑树堂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的中国文化主要呈现在课后练习Translation(汉译英)和Language focus(语言焦点)这两块,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著名的历史人物、国家地理及历史政治等内容。[15]殊不知,这种只出现在课后练习中的隐性呈现重输出,忽略了输入促成,未引起学习者的重视,非常不利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材的编写任重而道远。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可遵循文化主题系统化、内容多样化、材料真实化等原则。[9]系统化的主题可以系统地、清楚地呈现中国文化的概要,而内容的多样化和材料的真实化可以生动地展现中国文化的精髓,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此外,可以鼓励各高校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编译相关的外文地方文化教材。如笔者所在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所在学校设有畲族研究所,外语教师可以与畲族研究所研究人员一起编译中英版本的畲族文化教材,向学生推广畲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同时提高向世界展示多彩的畲族文化和和睦的民族政策的表达能力。

(三)加强师资培训 “教之本在师”,古人李觏已阐述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师资水平的不足难咎其责。认识不足和能力欠缺的双重桎梏使得教师课堂上对于母语文化的介绍,多限于浅尝辄止的程度。[16]因此,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首先,各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可加大培养中国文化教学名师的力度,在校内开设中国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从源头提高未来教师的文化素养和英语表达能力。其次,入职后的教师可常参加各种中国文化的线上线下培训和学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利用各种培训、研修班及各种自媒体上的学习资料不间断地学习和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方能在教学中侃侃而谈。

(四)改革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长期重输入轻输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亟待提高。而文秋芳教授构建的产出导向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课堂中的“学用分离”等弊端。该教学方法强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等教学理念,主张学以致用,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17](P5)中国高校外语课堂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一方面是指因中国文化的无知而失语,另一方面是指因英语表达能力的欠缺而失语。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不断循环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不断的学用操练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翻译能力,为解决当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供新的可能。此外,大学生的课外时间较充裕,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因此,解决文化失语现象不能仅限于外语课堂,而应拓展到课外时间,实现课内课外共生,构建中国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各高校团委或语言文化学院可以举办各种中国文化知识竞赛、中国文化英语演讲或表演比赛、用英语微视频记录中国传统节日、艺术、旅游等活动,鼓励学生开口讲述中国故事,体验中国文化魅力。学生还可以观看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多媒体系列文化节目《Hello China》,视觉上领略中国文化的风采;也可以通过《中国日报》(双语新闻)、《ChinaDaily》等微信公众号阅读有关文化文章,学习文化热点词汇;同时,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文化讲座和课程,多渠道多方式提高中国文化的中英文知识储备。

(五)完善评价机制 测评和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进步的必要手段,也是落实中国文化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可或缺的一环。[7]2013年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把句子翻译调整为段落翻译,主题聚焦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经济及社会生活;分值比例由5%提高到15%。内容和分值的调整充分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对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重视。然而,各高校现阶段的外语教学,不管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几乎都侧重于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考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考核鲜有涉及。因此,教师可以加大考查中国文化的比重,如在过程性评价中要求提交相关的音视频作业;在课堂举行小型的文化辩论;在期末考试中添上有关中国文化的翻译等,这样方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能进一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进行补缺补漏。

四、结语

笔者所作的调查虽受样本数量的限制,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和外语教师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外语教师可以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通力合作,弥补自身中国文化不足或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等弊端。此外,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需制定相关政策,在中小学各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因素,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10]同时加强家校合作,“教育从娃娃抓起”,不断夯实文化知识储备,为实现文化自信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表达能力跨文化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