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现状研究
——基于江苏常州的调研分析

2022-07-06 11:01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助力居民

陈 莺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速社会治理创新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将社区教育作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可见通过创新与发展以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为目标的社区教育来助力社区治理,是当前的政策趋向与实践诉求。

近年来,有关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大多集中在思辨层面的理论研究,基于某个区域的调查与实证研究仍较为缺乏。常州作为全国较早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目标任务的城市,在全国社区教育发展中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并率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社会教育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均处于江苏省前列,近年来也开展了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践。本研究在常州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现状调研,并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期待能为区域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路径创新与优化提供智力支持。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中的调查对象主要有两类:社区居民和社区教育工作者。研究设计了面向社区居民和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两种问卷,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研,同时在常州地区7个辖市区各选取3名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相关访谈。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当前常州地区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的参与率和满意率,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知情况,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情况,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认知与实践、需要的支持等,从而分析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2.访谈法。与来自7个辖市区共21名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并跟踪相关项目,挖掘典型案例,深入了解他们各自在工作实践中对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认识、选择的实践路径、成效与问题等。

三、现状与问题分析

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3656份,其中3560份来自社区居民,96份来自社区教育工作者。从问卷的构成来看,以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的人员构成中,男性占52.02%,女性占47.98%,年龄层次在20至59岁之间的占68.09%,20岁以下的占11.69%,60岁及以上的占20.22%。学历方面,初中及以下的占24.24%,高中及以上占75.76%。从职业来看,企业工作者占30.9%、自由职业者占13.93%、退休人员占23.09%、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占6.6%、农民占12.22%、学生及其他人员占13.26%。而以社区教育工作者为调查对象的人员构成中,男性41名,占42.7%,女性55名,占57.3%,均为在职社区教育基层工作者。根据调研所得数据,对当前常州地区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如下:

(一)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需求量大且多元化,但供给不足

1.社区居民学习、服务的需求量大且多元化

调查显示,在居民最希望获得的社区教育学习机会中(多选),从高到低的内容排名依次是:法律维权类、家庭教育类、生活保健类、文化涵养类、技能类、理财类、就业指导类和其他(见表1)。

表1 社区居民最希望获得的学习内容

(续表1)

居民最希望改善和提供的社区服务需求(多选)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从高到低依次是提供便民服务、法律咨询和援助、改善医疗保健服务、绿化美化环境、提供文娱活动场所和改善治安状况。

表2 社区居民最希望改善和提供的社区服务需求

由此可见,当前社区居民无论是学习需求还是社区服务需求均呈多元化,且需求量总体较高。社区应深入调研居民的需求,提供符合居民需要的社区教育和社区服务,以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

2.社区教育的参与率与满意度不高,存在供需失衡现象

在社区居民平时接受教育的主要来源中(见表3),选择“浏览网站接触到的知识”占43.93%,“参加网课”占14.38%,说明当前网络已取代传统纸媒和广播电视等媒体,成为社区居民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选择“社区组织的学习活动”的仅占3.82%,可见当前社区教育在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功能发挥不足。

表3 社区居民接受教育的最主要来源

从居民对目前已参与的学习(包括各类学校、社区和单位的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效果满意度来看,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共占26.51%(见表4)。

表4 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

针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就“社区居民是否愿意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调查,选择“积极”的占比14.58%,选择“看有没有时间或学习的内容是否感兴趣”的占10.42%,而选择“需要靠发礼物才来参加”的占46.88%,选择“发礼物也不来参加”的达28.12%。

值得关注的是,在结合不同年龄层次调查对象对所在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频率的认知调查中发现,选择“有时、偶尔开展”和“从不开展”的在调查对象总人数中占比较高,而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明显比另外两组年龄层次的人员对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的频率认知度要高(见图1)。

图1 不同年龄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活动频率的认知

通过分析上述调查数据发现,当前社区教育的参与率和知晓率总体仍有待提升,相对而言老年人的社区教育参与率和知晓率较高,社区教育存在供需失衡现象。特别是未满60周岁的群体,如何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以适当的形式开展社区教育,从而满足其精神需求,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发挥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与建设的功能,是社区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政策理念认同度高,但实践路向难以确定

1.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功能价值获得认同

调查表明,社区居民认为,参与社区教育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心理纽带和文化纽带(占80.28%)、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占73.48%)、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占72.75%)、达成社区发展目标的共识(占59.04%)、促使居民自发组建社区学习团队(占52.25%)。社区教育对社区治理的功能价值已普遍获得认同。

而在针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调查中发现,86.46%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认为所在社区的居民参加了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后更支持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治理对于社区教育的正向影响作用同样获得了认同与肯定。

2.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向难以确定

值得关注的是,在针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如果要申报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验项目,最需要专家指导的方面是”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71名社区教育工作者选择了“如何确定主题与路径”,其比例远高于“如何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推进”“如何撰写申报材料”与“其他”(见表5)。在针对21名来自7个辖市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中也可以发现,当前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可供选择的路径不少,但是如何选择适合本社区需求的路径与主题,找准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发力点,因地制宜地展开实践,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目前感到比较迷茫的问题。即使有些社区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展了实践,但他们在路径选择和主题确定方面往往是基于以往的经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表5 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项目申报中的难点

(三)社区教育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功能作用有待提升

针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调查显示,选择“愿意但没参加过”社区公共事务等相关活动的居民占71.97%,“愿意并且参加过”的占18.93%,“不愿意也没参加过”的占9.10%。总体而言,当前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率比较低。

而在针对没有参与过社区公共事务的原因调查中(见表6),“没有时间和精力”“对相关政策、法律与要求了解不够,能力不足”“对社区没有归属感”,成为排名前三的理由。社区教育在当前对于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培育并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能力方面,尚未发挥充分的效能,这也将进一步指引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

表6 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务事务的原因

(四)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较多但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1.社区教育助推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较为普遍

从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情况来看,接受调研的96名社区教育工作者中,有88名都选择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会“有意识结合社区治理等工作来进行”,可见大部分社区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结合的重要性。而对于用何种形式推动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调查中,选择“开展契合需求的社区教育,提升居民之间、居民与政府间的信任度,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的占比达到33.33%,选择“建立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教育和社区公共事务”的占11.46%,“扶持学习社团的建设,培育学习共同体,并引导团体参与社区治理和建设”的达到了22.92%,而选择“开设相应课程,培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的达到了29.17%,选择“其他”的占3.12%。常州地区社区教育工作者通过多样化路径推动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已成为较为普遍的实践,而其中对于适需的教育活动和课程的选择意愿较高。

2.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多方支持体系仍待完善

在针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来自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相关支持的调查中,有94.79%的人选择了“政策支持”,73.96%的人选择了“人员编制”,选择“经费支持”“机构设置”“业务指导”和“其他”的,分别占比53.13%、35.42%、30.21%和7.29%。有91.67%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选择了3项以上。可见,大部分社区教育工作者虽已对社区教育在助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价值有所认识,也普遍开展了实践,但仍需获得多方面的支持。

四、基于现状与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供给:发挥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本质功能

早在1995年,国际社区教育大会就提出了“一个强大的社区是‘医治各种社会疾病’的基础,而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加强社区建设,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1]的观点,将社区教育作为破解社区难题、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高度生活化特征的社区教育,在社区这个场域中,以社区居民群体为教育对象,主要是通过引导、修正和培养社区民众的社区参与行为,来影响并推动社区治理的发展,这是社区教育的教育性本质功能的实现。而教育活动中课程是核心,也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基本载体。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多元化但社区教育满意度有待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意识与能力不足等问题,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践可聚焦于课程,基于社区居民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和社区和谐发展的需要,丰富社区教育课程供给,优化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生成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动态调整且兼具社区区域特征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2]在社区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分层分类供给的原则,充分调研不同群体的需求,有效对接供需,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丰富精神生活、引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功能,在提升社区教育参与率和满意度的同时,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发展。

(二)探寻“交集”:找准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发力点

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功能价值虽已在理论层面形成共识,但在实践层面探寻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交集”,精准发力才是关键。常州近年来以实验项目的形式引导基层社区教育机构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探索。这些项目结合区域特点和工作重点,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农民、残疾人、癌症患者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围绕能力提升、学习共同体培育、促进就业、文化传承、垃圾分类等不同主题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如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的某个“村转居”社区,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与讲座培训、不文明现象随手拍、“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垃圾分类”趣味游戏、最美志愿者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对社区环境治理起到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众多实验项目虽然主题、形式和对象有所差异,但都是立足于增强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契合性,聚焦于居民主体精神培养、学习型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有效主导作用发挥、协同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形成多元主体协作的发展态势,为其他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践提供了借鉴。

(三)创新机制:强化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支持保障

当前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虽已形成政策层面在目标与方向上的引导与支持,但在实践层面仍存在政策的可操作性有待提升、支持保障不足的问题。因条线职能差异而导致的各行其是,社区教育机构自身人员、能力、经费等有限,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都影响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效果。而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诉求往往是综合性的,仅靠社区教育机构无法满足这种诉求,需要社区教育机构与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相关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等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分工合作,协同推进。因此,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需要更具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通过相关政策促进教育、人社、民政、建设等部门的协同联动,通过相关制度集聚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治理的实践。而社区教育机构一方面要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利用各种资源办好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应的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宣传、教育功能在治理中的优势;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在系统性、综合性的社区治理活动中也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积极拓展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治理的空间。

(四)数字赋能:构建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平台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区居民的学习形式、学习习惯也受到影响发生了改变。调研发现,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社区居民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渠道,讲座等传统的社区教育形式吸引力不足,同时也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因此社区教育的参与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社区居民年龄、学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带来了社区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也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作为区域性单位,社区的居住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前我国社区的许多工作主要依赖微信群与微信公众号的支持,这种信息技术的支持相对有限。对此,可通过城市APP的完善来构建包含社区教育在内的具有综合治理功能的信息化平台。在社区住户零散的环境下,互联网技术能使教育供给更公平地分配至用户,避免了资源的分配不均,也使每位住户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地接受教育。[3]大数据能实现针对居民个性需求的教育内容的靶向精准推送,能有效提升社区教育的参与率与黏合度。同时,信息技术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社区治理服务,依托数字技术逐步形成并优化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互动交流与协商对话的流程和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消除信息链条的滞涩,提升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效。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助力居民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助力成功七件事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石器时代的居民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