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珊珊
摘 要:决策抗美援朝是建国初的重大事件,是必要且正义的。虽然我们付出了重大代价,但赢得了更巨大的胜利,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数年后的今日,再次向公众复原这场战争中的细节,综合评估中国发兵的得失,澄清历史误区,并探寻台湾问题的本质,仍然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抗美援朝;决策;得失;台湾问题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第一场战争,历届中共中央都对这场战争秉持肯定的态度[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文指出这场战争是“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2]。之前由于相关档案解密度不高,因此研究视角缺乏多元化,除了肯定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胜利的重大意义外,尚未出现不同认识[3]。1987年是研究史的转折点,彼时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研究著作及回忆录不断问世。于是,对这场战争出现了不同认识甚至是分歧,研究视角开始多元化。综合一些质疑的观点:一是认为中共中央该决策是非必要的、非正义的,是毛泽东在苏联领导人鼓吹下进行的个人武断决策;二是认为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了极高的代价,得不偿失;三是认为中国因此错失了收复台湾的最佳时机,恶化了同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本文则对这些质疑进行回应。
一、关于决策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问题
(一)必要性
发动朝鲜战争和决策抗美援朝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决策者和目的不同[4]。前者意味这场战争是毛泽东支持金日成干的,这把责任推到了毛泽东身上。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应该采取“决策抗美援朝”这一说法。
决策抗美援朝,既是热点也是难点。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就是邻邦。明代朱元璋赐予李氏王朝“朝鲜”的国号,至此朝鲜正式踏上历史舞台。明代万历年间,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时,朝鲜作为中国的附庸国向明朝请求支援。可以说,中朝从古就有合作关系。但如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分析问题显然要考虑更多。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发兵动机的考察应放在时代背景中。虽然毛泽东在讲过“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5],但彼时领导人真正做出决策也是再三权衡的。
当时的情况,有两个事实需考虑,一是中苏全面结盟;二是国家政权还非常脆弱。主流看法有两种:一是为了保护东北工业基地,扫除反动势力,中国必须为之一战。二是认为决策主要是毛泽东对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愿望很强烈。本文认同冷战史学者沈志华的观点:第一,台湾问题引发中国人民对抗美国的激情;第二,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份子,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担忧国家主权受到损害。
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不防做个假设:如果中国不发兵会怎么样?结果一是美国把战火烧向鸭绿江,战争在中国境内打响。而假如美国把战火引向中国境内,苏联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定会参战,两大强权直接在中国作战,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便在中国境内的战争以美国的失败而结束,对中国来说也会付出沉重代价。第一,东北工业基地被战争摧毁;第二,中国极可能变成苏联的“殖民地”。如果战火在中国境内燃烧,苏联可能借机提出更多损害中国主权的要求。因此,与其将战火烧向自己,不如在朝鲜开战。结果二是战争虽不在中国境内打起来,但美国陈兵鸭绿江,对新中国也是个威胁。首先,东北工业基地很难发挥支柱作用。为了应对美国威胁,工业基础最雄厚的东北地区会变成战争前线,拖延中国工业化步伐。其次,苏联在东北的存在会长期化,中国的主权还是会受到苏联的威胁,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小兄弟”。
既然不发兵的两种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对当时新生的中国来说,选择发兵就很自然。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6]。
(二)正义性
针对抗美援朝的决策是非正义的更是无稽之谈。朝鲜内战爆发,本是朝鲜南北双方的内部问题,但美国当局立即进行武装干涉[3]。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中国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国当局迫使中国人民不得不打的一场战争[7]。事实上,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中共中央曾有三种战局形势的设想[8]:一是在朝鲜境内就能达到驱逐美国军队;二是逼美国和我国进行外交谈判,双方以“三八线”为界停战撤军;三是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支持蒋介石军队联合进攻大陆。中共中央认为应该争取第一种可能,尽量避免第三种可能。志愿军参战后,中共中央在战略指导上始终本着这一方针[9]。因此,发兵抗美援朝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做出的科学决策,是考虑到彼时最坏局面、争取最好结果做出的务实决策[7],是必要且正义的。
二、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得失问题
(一)抗美援朝的“利”
1.打出了军威和国威
这个军威和国威并非“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它也发挥着实在的作用。美军陆战第1师这个“王牌”部队在其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撤退”这样的字眼;美军的人员伤亡和战争消耗远远大于志愿军[7];美国历次战争冲突中,朝鲜战争的伤亡比例最大。对一个百多年来一直受到外侮的民族来说,在朝鲜战场上将世界最强大的美军逼退到三八线上,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它对全民族志气的鼓舞无可估量,也化为实在的物质力量,“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与此有很大关系。另外,中国在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形象也高大了起来,也使中国与苏联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起平坐,使中国提早收回了苏联在东北的利益。
2.加快了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建设
一方面蘇联对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支援很大,中国发兵参战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变得“大方”起来,虽然设备卖给中国要收取费用,但技术基本无偿给中国;另外,在“一五”时期,苏联派了大批专家到中国,帮助中国搞建设。可以说,“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与苏联的大力援助分不开。中国正是借助苏联的援助完成了最初的工业化和军事工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朝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战争,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洗礼,积累了现代作战的经验[9],也使得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现代战争很大程度上是武器的战争,从而加快了对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改造和核武器的开发。
3.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抗美援朝战争开战后,国家不得不实行“战争第一”的财政政策。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开支包括苏联贷款在内共为62.5亿元人民币[10]。以那时的国力来说,抗美援朝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中共中央始终把握战略全局,恰当处理战场作战、国内稳定和恢复建设三者间的关系,实行“边打边稳边建”方针[3,7],以抗美援朝为中心,同时采取积极稳健的措施,如“三反”、“五反”和“增产节约”运动,稳定国内市场、安定社会秩序并致力恢复国民经济,平衡战场和国内、战争与建设两条主线。至1952年底,取得新中国经济建设第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3,7]。
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出现了空前统一和谐的政治局面,经济出现了百年来未有的高速增长。1956年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也一定程度得益于抗美援朝期间苏联的援助。“1950-1953年中苏签订技术成套设备进口合同总值68394万卢布,……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11]在当时经济萧条,工农业生产能力紊乱低下的情况下,这些援助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之,由于抗美援朝运动,全国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劳动热情极大被激发[12],国内经济建设非但没有受到大影响,还迅速得到恢复。从这个意义上说,抗美援朝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7]。战争总是需要付出巨大经济消耗的,有些言论夸大了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二)抗美援朝的“弊”
1.人員伤亡严重
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已出版了不少,关于志愿军的伤亡减员数字,因官方没有正式公布,或者说统计方式不一,所以说法不一,甚至相差很大。但保守估计,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的伤亡人士,阵亡将士有40多万(战斗伤亡36.5万人,因伤致死2.16万人,病死1.3万人,被俘2.1万人,失踪0.4万人,共约42.5万人)[4]。
2.经济结构高度畸形化
朝鲜战争加快了中国军事现代化步伐,军事现代化的前提是工业的重工化,通俗地说,就是要有“钢”。所以,中共领导层越认识到军事现代化的必要,就会越把各种资源配置到国防军备上,导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结构高度畸形化。一个落后国家的经济现代化,首先是改善人民生活,因此,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要最先得到大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走的就是这条道路。而如果反过来,只能使人民勒着裤子搞建设。长久而言,势必会损害一个政权的合法性。但当时的国际环境使得领导层不得不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要实行该战略,就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的统制性计划经济模式和严酷的户籍管制制度。
三、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对美台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影响
(一)美国武装侵略台湾在前,中国抗美援朝决策在后
台湾问题今天依旧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13]。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中国不发兵参战朝鲜战争,将会用武力收复台湾,美国将会失去一颗牵制中国的重要棋子。这种看法是很幼稚的,美国弃蒋不假,但并不等于美国准备弃台。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的举措被美国政府视为社会主义国家将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因此美国反应激烈。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海峡立即被美国的第七舰队封锁,严重挑战了中国的主权。其实中国政府在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后,并没有发表任何有关该事件的正式宣言。而对于美国在台湾海峡采取的侵害我国国家利益的武装行动,中国则立即提出了严正抗议和激烈的回应,把指责的焦点集中在美国对台湾的军事举动上,全国各地人民的抗议活动都是把重点放在了台湾问题而不是朝鲜问题[14]。
美国撕毁“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毛泽东是很怨恨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指责。自国共内战以来,美国至少在表面上秉持着“对中国内政不干涉”的立场。尤其是在中共与国民党内战中将要取得胜利时,美国为了达到分离中苏的目的,隐隐透露出美国将放弃台湾的信息。同样,建国后中共虽然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政策,但也并没有断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为了保持新兴政权的稳定也好,把握在国际社会中发展的主动权也好,中共都需要保留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周旋的外交余地。然而,美国对台湾海峡的行动打破了中共的幻想。
可以说,美国武装侵略台湾已是美国的既定政策,不是因为朝鲜战争爆发,才改变对台湾的政策[13]。就是没有这个意外,中国解放台湾的作战也会被干预,中国与美国在海空军方面悬殊的实力使我国不见得能顺利解决台湾问题。事实上,中共领导人在解放台湾和参战朝鲜问题上是做过权衡的,最后选择放弃解放台湾,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强大的海空军。从苏联不肯为朝鲜发兵看,要苏联为风险更大的台湾发兵,可能性更小。因此不能将台湾仍未收复归于抗美援朝战争而来的结果。
(二)美国才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始作俑者
一些学者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恶化了中国同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导致中国直接走向与西方阵营对抗的前线。朝鲜战争前,虽然中国已全盘倒向苏联,但毕竟还未站在对抗美国的最前线。笔者认为美国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从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就开始全面插手中国问题,积极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在扶蒋反共的政策遭到失败后,又转为防止中共成为苏联势力的“附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对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政策,甚至操纵联合国拒绝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时。朝鲜战争结束后直至中美建交前,美国继续对中国采取敌视和孤立政策,并非是因为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政治上、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是其重要原因[3]。
四、结语
对毛泽东等人来说,该决策无疑是他们革命生涯中最难做出的决策之一[15]。我们的先辈以顽强的精神浴血奋战,向世人展示了身处绝境却永不屈服的灵魂和民族气节。他们值得我们去缅怀和敬佩。所以在当世提到这场战争时,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会不同,但不能忽视一个历史规律——无论多么正义的战争,无论胜利的是哪一方,最终受害者都是人民,和平永远都是人民最大的愿望。我们在进行反思时应该尽量还原历史的真相,避免简单的判断。国家间任何决策都要权衡比较[16],都是基于利益最大化,这个“利益”包括对领袖个人、政党与国家,而我们要区分的,是对哪个利益最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205页.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12页.
[3] 齐德学.如何评价抗美援朝战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7):38-46.
[4] 阮家新.厘清抗美援朝中的几个重大问题[J]. 百年潮, 2014(09):36-43.
[5]《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168页.
[6]《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7页.
[7] 齐德学.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0,27(05):4-19.
[8]《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183—184.
[9] 齐德学, 郭志刚.抗美援朝战争研究述评[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06):23-32.
[10]《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下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505.
[11]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探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541.
[12] 周才方.试析朝鲜战争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影响[J]. 南京社会科学, 2000(12):45-51.
[13] 白纯,申海良.抗美援朝战争与台湾问题关系研究述评[J]. 军事历史, 2013(02):72-76.
[14]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EB/OL]. https://news.ifeng.com/history/zl/zj/200803/0310_5682_432690.shtml.
2008.3.12.
[15] 李捷.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及其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17(06):79-83.
[16] 章百家, 沈志华, 徐焰, 等.抗美援朝真相究竟如何——编者与学者的对话[J]. 世界知识,2000(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