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起动》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22-07-06 05:27陈益军蒋凯程启明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练内容体育

陈益军 蒋凯 程启明

一、“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路径探索

“教会、勤练、常赛”的有效落实,不仅要以课堂作为主阵地,也要充分利用好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段,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校内外的有效联动。“教会”的重点在课堂,而“勤练”“常赛”则既要在课堂上呈现,同时也要在课堂外落实。在“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的思路下,体育课堂、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4个时段的课堂教学和活动组织可联动开展。如,表1所呈现的方案1中,在课堂上有效落实“学、练、赛”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利用上午的体育大课间进一步强化“练”,还可以利用课外和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结合课堂上“赛”的方法组织“赛”;方案2则是将“练”的内容布置为校外体育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强化“练”,同时利用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时段开展“赛”或“展示”。2种方案的根本思路都是基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延伸,让“教会、勤练、常赛”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学、练、赛”的内容展开。

体育课堂教学是精准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基础。从一堂课的视角出發,体育课堂教学要同时体现“学、练、赛”的元素,同时还要体现“学、练、赛”的一体化。“练”和“赛”的内容都要围绕“学”的内容而设计,同时“练”和“赛”的内容要体现易组织、可操作,能满足在课堂外进一步开展“勤练”和“常赛”的需求。如,《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第2课时(附件1)中,“练”的内容为“快速起动换扶呼啦圈+钻呼啦圈”,结合“练”的方法,在满足有2个呼啦圈的前提下,学生即可与同学在课后开展练习,与家长在校外开展练习;“赛”的内容为“快速起动换呼啦圈+钻呼啦圈的组合接力赛”,结合“赛”的方法,班主任或体育教师可以在上午的大课间和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时段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从教学单元的视角出发,为进一步提升“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效性,教师在构建教学单元时,可将同一水平阶段相互关联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开发、整体设计,形成大单元。在落实大单元教学时,向学生明确大单元的主题和学习的目标。如,通过大单元学习后能参与全员运动会、进行3VS3篮球赛、参与足球技能比赛等。通过设计“项目化”的主题,能更好地激活学生自主参与“练”和“赛”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强调大单元内容的结构化编排,通过内容难度和层次的逐步提升,以及组织上有规律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单元学习的规律,掌握“练”和“赛”的系统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勤练”和“常赛”。

二、“大单元”视域下的单元构建思路

单元教学计划是教学内容整体性设计和系统性落实的载体,是构建水平教学计划的基础框架,也是制订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而大单元的构建,更是强调在“大主题”“大项目”等统领下,对相关联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系统地整合和梳理,将原本每个单元相对孤立的“知识点”转化为系统的“知识链”。

在大单元的构建中,单元内容的结构性编排是重点,也是难点。单元内容的结构性编排可体现在围绕一个“知识点”结合项目本身的特征规律进行拓展;也可体现在围绕一个主题,将相关必要的知识点按照项目规律进行结构化系统编排。如,大单元的主题为《篮球3VS3》,教师在构建大单元时可将运球、传球、投篮、移动、防守、战术配合等知识点根据主题结构化编排,形成大单元内容;还可体现在围绕一个主题或项目,将若干原本相对孤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内容难度逐步提升、组织方法逐步变化的大单元。如,《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见附件1)即是基于该思路进行构建的,本文对该单元的构建思路进行了重点剖析。

水平二《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是基于《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呈现的水平二“跑”的教学内容标准,将“多种形式的起动方法”“多种形式的接力跑方法”“多种形式的折返跑方法”“跑的综合活动”4个内容通过项目化的方式系统整合,形成的一个指向全员运动会的大单元主题。该大单元的构建既体现了通过大单元学习推动全员运动会开展的思路,又体现了通过全员运动会的开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检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思路。

在构建水平二《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时,课时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结构性编排是该单元构建的重点。同时,该单元保持了原有内容标准对应的15个课时的课时量,而相对较多的课时量对教师确定单元各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厘清单元构建的基本框架。《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通过4个层级构建框架思路(表2)。第1层级,确定大单元的主题。第2层级,在不破坏大单元“知识链”的前提下,确定3个阶段性的任务或主题,并根据每一个阶段性的主题确定子单元。第3个层级,是子单元构建,子单元的构建可借鉴浙江省提出的从“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1],进一步将子单元的构建分解为子单元下“技术”“体能”“运用”3个小单元的构建。本大单元学习不强调学生动作学习的技术性,因此,子单元没有安排“技术单元”的内容。此外,还要明确运用“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2]时,“体能单元”相当于练习课、复习课,“运用单元”相当于综合复习课、阶段测试课的思路。第4个层级,“体能”和“运用”小单元下的课时比例安排可借鉴《纲要》提出的田径类“体能”和“运用”小单元2∶1的课时分配建议。通过这样的分级构建策略,不仅确保了单元内容的结构性,同时也降低了单元编排的难度。

三、“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大单元评价建议

评价的有效设置是单元精准落实的前提。在“大单元”视域下,评价的对象可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阶段性学习结果、大单元学习结果上。评价的内容可基于学生的“学”“练”“赛”进行构建。通过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大单元评价体系,旨在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各环节、各阶段应达成的表现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最及时、有效的评价,从而促进“教会、勤练、常赛”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同步精准、有效落实。

1.作用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建议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指出:“在落实‘学、练、赛’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评”加入到一堂课的系统组织中,形成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体育课堂教学模式[2]。这里的“评”指的是对学生在各学练环节的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及时评价,体现了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如,浙江省推出的“《体育与健康》教案模板”中,设置了“学练内容”和“学练标准”2个板块。其中,“学练标准”与各环节“学练内容”一一对应,体现了对学生各学练环节动作学习、技能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及时评价。本文所呈现的教学设计案例均采用了浙江省推出的“《体育与健康》教案模板”。在结合“学练标准”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对照“学练标准”能更好地做到关注学生的“学”,并能结合“学练标准”对学生做出精准指导,对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2.作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在大单元中,作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分为学生学习阶段性结果的评价和学生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本文所呈现的单元评价建议主要用于对学生学习阶段性结果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体育品德3个方面。其中,知识层面的评价内容包括运动技能相关知识、健康知识、练习或比赛方法等。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演示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作出评价;技能层面的评价采用测验、比赛的方式进行考核,本文所呈現的技能学习评价均采用“赛”的内容进行评价,突出对学生比赛能力的考评。同时以小组评价为主体。通过对小组进行考评促进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发生;体育品德层面的评价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可重点关注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在“赛”中表现出的优良品格。此外,对于学生在水平二《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学习的最终评价,可通过全员运动会的参与得以实现。

3.结合“表现标准”的描述设置评价

“表现标准”是指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习各阶段应达成的要求和标准。同时,明确单元学习各阶段的“表现标准”对单元的精准落实起到的关键作用。“表现标准”的描述应体现可观察、可评估、可操作的特性。参考浙江省对于“表现标准”的描述策略,可采用“能说出、能描述、能做出、能展示”等行为动词描述“表现标准”。这一策略下的“表现标准”更清晰,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能直接作用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反馈和指导。结合“表现标准”的描述方式设置“学练标准”“单元评价建议”等,能更精准地指导“教”与“学”。此外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制订也可参照“表现标准”,这更有助于达成“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大单元精准设计。

基于上述内容,以水平二(四年级)《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教学为例,呈现大单元教学计划(附件1)。第1课时是进行站立式快速起动教学,第2课时(附件2)是结合扶呼啦圈站立式快速起动游戏,第3课时是结合各种脚步的快速起动,第4课时是结合滚翻的快速起动,第5课时(附件3)是结合抛球的快速起动。第1~5课时都是基于“体能”维度的设计。第6、第7课时(附件4)主要是快速跑垒游戏和结合篮球的运用方法,是快速起动运用层面的2种练习形式。第8课时和第9课时(附件5)是基于“体能”维度的设计,分别体现了不同姿态下改变方向的快速起动接力跑。第10课时是结合双人合作的快速起动接力跑游戏,第11课时是结合运球的接力跑游戏,是“运用”维度的设计。第12课时(附件6)、第13课时是在动静态下的快速起动折返跑。第14、第15课时均是结合球类项目设计,第14课时体现的是“体能”维度下的设计,第15课时则是围绕篮球运动的真实情境而设计的,体现的是运用方法。单元整体上循序渐进展开设计,逐层增加难度。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省教育出版社,2019.

[2]于素梅.《<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余立峰.“学、练、评”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J].中国学校体育,2020(2):29-30.

附件1:

水平二(四年级)《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身体练习为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坚持人文精神的渗透。在单元落实过程中,关注学生基本的跑的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单元内容的设计富有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强化学生参与的属性,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单元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合理安排教法与学法,强调学习的深度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评价,以会学、会用为导向,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自主学习的发生。全面体现“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推动“学、练、赛”一体化的体育课堂教学。

二、设计思路

本文结合《纲要》中水平二“跑”的“内容标准”进行大单元开发,将原本孤立的“多种形式的起动方法”“多种形式的接力跑方法”“多种形式的折返跑方法”“跑的综合活动”4个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形成《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大单元,将原本的设计思路“分单元设计”转化为“大单元设计”,将原本相对孤立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链”。本大单元构建的同时还以开发一系列以“跑”为主要形式的全员运动会项目为导向。在落实大单元的同时,形成多个结合“快速起动+接力跑、快速起动+折返跑、快速起动+折返跑+接力跑”的全员运动会项目。此外,为了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及建立项目学习的完整性,将单元的内容放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以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能力,进而有利于设计进阶性的教学目标和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实现“以生为本”,优化学生学习、发展的路径。

本单元的设计以“快速起动的活动方法”作为构建单元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接力跑的活动方法”和“折返跑的活动方法”进行拓展和延伸。从单元结构上分析,“快速起动的活动方法”为大单元第1阶段的主题。该阶段子单元内容从“体能”“运用”2个维度出发进行构建。水平二的学生不强调掌握规范的起跑技术,因此不安排“技术”维度下的课时;将“接力跑的活动方法”作为落实大单元的第2阶段主题。该阶段子单元内容在“快速起动的活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与设计,既体现了对多种接力跑的活动方法的学习,又体现了对多种快速起动和加速跑的复习。该阶段子单元从“体能”“运用”2个维度出发进行构建;将“折返跑的活动方法”作为落实大单元的最后1个阶段的主题。该阶段子单元的内容同样是在“快速起动的活动方法”“接力跑的活动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在难度上有所提升。该阶段的子单元从“体能”“运用”2个维度出发进行构建。

在课时分配上,3个子单元的课时比例为7∶4∶4。其中,“快速起动的活动方法”课时比重最大。一方面,“快速起动的活动方法”单元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接力跑的活动方法”“折返跑的活动方法”2个子单元内容的拓展构建了基础;另一方面,在“学、练、赛”一体化的单元教学思路下,“快速起动的活动方法”单元下的“练”和“赛”的内容也呈现了多种“接力跑”和“折返跑”的元素。因此,本大单元在“快速起动、接力跑活动、折返跑活动”的内容分配比重上是相对均衡的,体现了以“快速起动”为载体,强调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协同发展。

三、大单元教学计划案例

以水平二(四年级)《快速起动的方法与游戏》为例,呈现大单元教学(见下页表1)。

猜你喜欢
学练内容体育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