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
摄影,以光为笔,以影为墨,寓情于景,感悟于心。光与影的结合,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摄影者呈现的摄影世界。
何晓曦先生用他的镜头作戟,在乡村振兴、治蜀兴川等现场,吹响号角,以一系列优异的摄影作品记录了新时代人民的生活场景。他的作品《红军桥上上党课》拍摄于江油市青林口镇红军桥。当时江油市人民街幼儿园党支部在红军桥开展党建活动,该园第一任园长,现年87岁、党龄65岁的朱霞清正在给党员们讲党史上党课,生动体现了老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该件作品还获得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凝聚辉煌·见证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展览”第二名和“百年瞬间”庆祝中国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摄影大赛纪实类铜奖;作品《高高兴兴数清楚》拍摄于三台县双乐乡钟鹤楼村百盛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分红现场,该村位于三台县与射洪县的交界处。大学生王晓斌在成都创业挣得第一桶金后,毅然决定回到生养他的小乡村,并在家乡搞起种植养殖业,吸纳了当地5060位农民群众入社入股,实现了当地农民在家就业的愿望。王晓斌也因此被县总工会等部门表彰为返乡创业的先进个人。
谈及作为一位摄影艺术家需要何种品质时,何先生谦虚地表示,“我不敢称自己为艺术家,但我觉得,作为一位艺术家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心里装着人民,有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拍摄出来的作品应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命运共呼吸,这样的艺术家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艺术家。”
“耕者努力勤耕,身家自然兴隆,读者专心苦读,功名自然远大。”是何晓曦的父亲对何家耕读传家的家训理解。何晓曦的父亲是一位抗美援朝的战士,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十四岁参军,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乡一直从事技术工作。作为高级工程师的他,家乡的水电站、氮肥厂、黄磷厂以及我国第一座斜拉桥——涪江大桥的建设都有他的汗水和身影。
翻看何晓曦父亲的相册,有军旅照片,有在朝鲜参加战争时的照片,有葫芦岛的照片,还有他在南京上军校时的照片……这些照片定格了那个年代的场景,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也正是这些黑白照片让年少的何晓曦对摄影产生好奇。何晓曦的父亲很爱摄影,他有一台135折叠式相机,给小时候的何晓曦拍摄了很多的黑白照片,非常珍贵。那时的何晓曦最大的爱好便是趁家里没人的时候,把父亲的相机拿出来玩耍,总觉得“咔嚓、咔嚓”的快门声非常好听,就像是优美的音乐一样。就这样,“摄影”这个艺术的种子便在何晓曦的心里种下了。
“摄影给我带来了快乐,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同时还助力了我的工作。”何晓曦娓娓道来。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身边的朋友们跳交谊舞、举行集体婚礼、骑自行车郊游都不忘拉上何晓曦给他们拍照留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晓曦拍摄的作品也越来越多,《绵阳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工人日报》等报刊杂志先后多次刊登了何晓曦的新闻摄影作品或艺术摄影作品,在他的事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结识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界的朋友。在摄影领域里不断耕耘之后,2000年,何晓曦正式加入四川省摄影家协会这个大家庭。
斗转星移,当何晓曦也做了父亲之后,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端起相机给自己的孩子拍了很多照片。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用一幅幅照片记录着儿子的成长,而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浸润着一位父亲对子女满满的爱。
追忆往昔时光,何晓曦激动地给我们讲解了他对儿子何思敏的教导时光。何思敏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何晓曦对何思敏说:“一个人还是要有点爱好,琴棋书画想学哪一样?”那时的何思敏说他喜欢美术。何晓曦就表示要给儿子请一位当时县城里最优秀的美术教师来教何思敏美术。自那以后,美术就跟何思敏结了缘。2003年,何思敏上高中,面临升学的压力,在他17岁生日到来之际,何晓曦送了他一个红包,他非常高兴地拆开来看,却意外地发现里面没有钱,有的只是一张A4纸,上面写着“天道酬勤,认真对待每一天——虎虎(何思敏的小名)17岁生日寄语。”当时,何晓曦就对儿子何思敏说,“红包里虽然不是钱,但老爸的这份心意比钱更重要、更有意义。”
摄影是何晓曦与何思敏父子在交流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媒介。父子俩经常一起欣赏拍摄出来的作品,一起探讨创作的内涵,一起享受作品发表(入展作品)后的喜悦……父亲何晓曦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作品的理解来影响儿子的意识,就在这种分享与探讨的过程中,两人在思想认知上一点点产生了共鸣。
都说父爱无言,但在何晓曦父子身上,我们看到了“父子”之间也可以无话不谈。在儿子何思敏的成长过程中,何晓曦在闲暇时,经常会背上相机带着儿子去郊外谈心。何晓曦鼓励儿子要有梦想,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高考时,父子俩一起选专业、选学校、填志愿……何晓曦看着儿子何思敏一步步地走进大学校园,后来走出国门求学……行文至此,笔者想到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如今的何思敏已是一名大学教师。作为父亲的何晓曦在谈到对儿子何思敏有什么期望时,何先生说道,“永远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热爱生活,忠于事业,诚恳对人,乐于奉献,不论成功与否,他人评价与否,自己始终要做到无愧于心,一路向阳,快乐前行!”
何先生发来的文字里清晰地写道:“当儿子何思敏对我汇报他被评为青年优秀教师的时候,当他拿着自己的摄影作品与我分享的时候,当我看着他在工作上一天天积极向上的时候……我非常欣慰并为他感到开心,在他的身上我仿佛又依稀看到了我的父亲在设计室里画图、在重大工程现场指导技术的身影……这或许就是我们家‘爱的传递,‘家学的传承。”C9FE720B-0799-434F-ACB6-038A1AAC0A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