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2-07-05 13:13叶立文
长江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通俗化纯文学当代作家

叶立文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計划,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史铁生评传》等多部专著。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励。

近年来,随着当代作家的“出圈”现象愈发普遍,学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雅俗之争。这当然是一个老问题。以“文学性”和“哲理性”为标志的纯文学,如何因应时代与市场之变,在通俗化过程中保留文学之根,不仅是当代作家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而且还是建构新时代文学的一个历史任务。这是因为在当代文学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趋势中,其实也暗含了“人民性”的内在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出圈较早的一位当代作家,刘震云的新作《一日三秋》既能反映他个人的创作流变,同时也具有基于新时代文学语境的讨论空间。

刘小波的文章,从“创新”与“守成”两个角度分析作品,认为“通俗性和经典性两头都占”的《一日三秋》,正是在“俗”与“雅”中游走、在“影视化”与“去影视化”中徘徊、在“重复”与“自我重复”中攀援爬升的一部作品。而这种“土味哲学”的作品,确实有为雅俗之争另辟新途的意味。

张鹏禹的文章,主要侧重于讨论这部作品的跨界写作。在他看来,由于这部新作“打破小说文本封闭性,向绘画、戏曲、历史以及民间传说、民间笑话、民间信仰的敞开和援引”,因此这种“跨界”,便“让小说在有限的文本容量中超越单薄的人物刻画,汇聚起碧落黄泉,前身、今生、来世,人、兽、鬼、仙,在颇具戏剧性的叙述中完成了宇宙观和生存哲学的表达”。

刘婕的文章,探讨这部作品在纯文学意义上的叙事问题。她从童话和民间传说中寻找源头,认为“《一日三秋》的重复,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互文性重复模式,而叙事中一些关键要素的重复,也在改写中促成了新的意义生成”。

猜你喜欢
通俗化纯文学当代作家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纯文学”概念的历史生成与意义
——以纯文学在近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现身为例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纯文学”界定及其混用现象分析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
纯文学想象与“戏仿”经典化——论先锋小说的“戏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