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像抡锄头挖矿

2022-07-05 13:13倪江
长江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锄头纪念语感

倪江

这篇小说写于三年前,正好也是一个夏天。小说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写的是一个家庭在城市里混不下去,又回不去乡下,在城市的郊外用乡下的方式挣钱的故事。灵感来源于我们家曾经的一段挺荒唐的生活。我在一段时间里每每想起这段经历,都会忍不住想要把它变成故事,原本打算当做一个记录或者说纪念,就像拍了个视频一样。我随时点击开始,它就会很平静地向我播放回忆,重现当时的情景。

可是当我写完的时候,我发现它其实并不能起到记录或者纪念的作用,因为小说里的人已经不再是我和我的父母。他们就是他们一家人。我有点沮丧,小说好像并不具备合影留恋或者家庭录像的功能,它完全是另一回事。也许我能从一些细节中辨认出当时的情景,但总的来说,和我的生活关系不大。作为作者,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小说人物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自己有话要说。这还是挺值得高兴的事。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我对这篇小说已经有点陌生了,能明显感觉到当时写这篇小说时让我激动的、那种语感驱动的东西,已经离我有点远了。就像是一个铁匠,当铁冷却之后,那种不停捶打、锻造时的灼熱温度就消失了。我想不起来那种语感是怎么形成的。

写完这篇涉及父子关系的小说没多久,我就迅速地从一个浑浑噩噩的青年变成了一个父亲,差不多可以说立竿见影。冥冥中是不是有什么奇妙的安排,还是说小说有神奇的力量?要是我再写一篇父女关系的小说,是不是还能再生个女儿?

写这篇小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对我的父亲实在不够了解,我希望能够借助小说去回顾,去发现一些被我忽略的东西。父亲是个话很少的人,他表面看上去就像一座荒山,实际上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小说也算一个认识途径,一个工具,像锄头铲子一类的东西。去挖掘和认识一座山还是很困难的。有时候,一锄头下去,能挖出一点东西来,有时候什么都挖不出来。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我挖出来了一些东西,但挖出来了多少,我也没有把握。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得继续挖下去,想方设法地去认识去了解他人,去了解世界。

猜你喜欢
锄头纪念语感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小猪
绕转小舌头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两代人的锄头
两代人的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