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主要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能力差异性对比试验

2022-07-05 02:50邓佳佳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百农吸收能力比值

邓佳佳

一、试验目的

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在沁阳市安全利用地块种植的对镉吸收力小的小麦品种,从而给全市安全利用地块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品種试验

(一)试验小麦品种选择

选择在沁阳市种植面积比较大、品质好、产量高且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14个。

(二)试验方法

试验地块为东西走势,南北宽6 m、东西长200 m。把试验地块从东往西分成18个试验方,每个试验方为6 m×8.5 m,不同试验方之间有不小于1.5 m的隔离带,同时设置1个对照品种。18个试验方中种植的小麦品种分别为:百农AK58(S01),百农207(S02),百农4199(S03),温麦968(S04),百农207(S05),云台301(S06),焦麦266(S07),百农207(S08),新麦26(S09),百农418(S10),郑麦366(S11),郑品麦24(S12),百农207(S13),平麦998(S14),同舟麦916(S15),百农207(S16),怀川916(S17),许科129(S18)。其中S02、S05、S08、S13、S16为对照试验方,百农207为对照品种。

(三)试验地块情况

试验地耕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和褐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平均质量等级达到3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5g·kg-1。2020年11月3日机械整地播种,按本地小麦生长期的生产管理方法管理,2021年5月28日开始采集小麦籽粒及其根部的土壤样品并送检测部门进行镉含量的检测。

三、采样检测情况

为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检测工作由两个独立的检测机构同时进行,分别在试验方中采样并进行检测。甲乙两个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见表1、表2)。

四、检测结果分析

由于籽粒中镉含量和土壤中的镉含量成正相关性,所以土壤中的镉含量与籽粒中的镉含量比值就可以用来表示该品种对镉的吸收能力大小。不同品种之间,比值大的则吸收能力弱,比值小的则吸收能力强。据此,我们对表1和表2中的土壤与籽粒中的镉含量比值大小进行了排序。为方便排序,我们把5个对照方的比值进行平均,其平均值作为对照方S02的比值参与排序。表1中比值排序为:S04→S03→S01→S11→S06→S09→S12→S02→S15→S07→S18→S14→S17→S10。表2中比值的排序为:S17→S04→S01→S09→S11→S12→S03→S15→S02→S10→S07→S14→S18→S06。总体来看,两个排序中体现一致的是:试验方S01、S03、S04、S09、S11、S12均排在前七位,S02、S07、S10、S14、S15、S18均排在后七位;两个排序中体现不一致的是:试验方S06和S17。

剔除排序不一致的2个试验方中的品种,采用排序一致的品种进行镉吸收能力大小比较,结果是S01、S03、S04、S09、S11、S12是镉吸收能力弱的组,S02、S07、S10、S14、S15、S18是镉吸收能力强的组。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由表1可知,土壤中镉的最高含量为16.7 mg·kg-1,

最低则为0.63 mg·kg-1,说明该试验地块中的镉分布极不均匀。试验地块土壤中镉分布的不均匀性会产生样品小麦根系周围直接接触的土壤中的镉含量与检测的镉含量很可能不一致的问题。为了把土壤中镉分布不均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就在样品小麦根部的土壤中采集土壤样品,作为该样品小麦的对应土壤样品。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法绝对保证样品小麦根系周围直接接触的土壤中的镉含量与检测的镉含量一致,即样品小麦根系周围实际接触的土壤中的镉含量可能比检测样品的镉含量高,也可能比检测样品的镉含量低。检测结果表1中出现“对照试验方S08的土壤镉含量检测值小于S02、S05的土壤检测值,但S08的小麦籽粒镉含量检测值却大于S02、S05的土壤检测值”的现象以及试验方06、试验方17两种不同的排序结果,很可能就是由于小麦根系周围直接接触的土壤中的镉含量与检测的镉含量不一致造成的。所以这个问题会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建议

为了确保此类试验的准确度,建议采取人工干预的办法来获取镉含量均匀的土壤,然后再进行相关的试验。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百农吸收能力比值
基因聚合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百农4299
黄淮地区主推小麦品种种子发芽期耐淹性研究
第一届“百农”园艺高端学术论坛在河南新乡召开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探讨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