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会 程艳平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623.5 km2,辖13个乡镇(街道)339个村(社区),总人口49.38万。经济实力较强,历史文化厚重,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2021年冬季,沁阳市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总体目标,强力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市村容村貌进一步规范有序,实现乡村蝶变。
一、主要成效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沁阳市累计美化墙体16299 m2,安装路灯400余盏,新植树木3.8万株;15个“五型带动”示范村完成创建4个,其余11个示范村正在积极建设;四级及以上等级农村公路里程达到990.237km,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气厨炊”改造29 206户,超额完成既定任务。
(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一步加强
沁阳市建立了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做到了乡村街道一扫全保、垃圾日产日清。
(三)农村户厕改造进度进一步加快
全市农村户厕应改72 271户,已改69 565户,完成比例96.25%。全面完成2021年30个村3547户整村户厕改造任务。
(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推进
全市56个村完成污水治理任务,16个村通过市政管网收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千万工程示范村厕污同治在建21个村的管网铺设整体进度达到97%,在建17个污水处理站点已全部完成设备吊装,7个站点竣工正调试运行。
二、主要措施
(一)“上下”同频
一是全面动员部署。多次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会,梳理难点、提炼方法、总结成效、明确路径,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会议,听取各乡镇(街道)集中整治进展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二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副书记、组织部长、副市长为副组长,19家相关单位13个乡镇(街道)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党政一把手坚持躬身入局、一线指挥,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三是汇聚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守土有责的担当,镇村同步全面铺开集中整治工作。相关单位立足部门责任,全力指导配合乡镇(街道)集中整治。全市上下合力攻坚、高效作战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二)“内外”兼修
坚持整治顽瘴痼疾与培育文明乡风相结合,让农村拥有美的“面子”和实的“里子”。一是整治顽瘴痼疾。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积极推行城乡一体市场化运行。在户厕改造方面,严把模式、产品、施工、标准、管护、疾病防控“六个关口”,整村推进厕所改造。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坚持因地制宜、以城带乡、就近聯建、独立建设,加快市政管网对城镇周边村庄的延伸纳入,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位置偏、规模小的村庄改善排水沟渠等基本设施,有效遏制农村污水乱排乱放。二是培育文明乡风。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组织引领群众全面净化绿化美化庭院,做到墙外栽绿,院内有序,室内养花。“线上+线下”相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采取发放倡议书、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集中整治浓厚氛围。
(三)“拆改”结合
发动群众全面清理危弃房屋、残垣断壁、乱搭乱建等,打造有序乡村。一是拆违治乱。拆除违规临时搭建的废品收储点、散养圈舍、残垣断壁。二是改造空心庭院。充分发挥土地的社会效益,结合村民需求,对废弃宅基地实施“一宅变四园”改造,变成花园、果园、菜园、游园,进一步拓展群众生产生活空间。三是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拆除的废砖废瓦等建筑材料“拆用结合”建设完善公共设施。
(四)“点线”融合
一是在点上,突出抓好村庄整治。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五型带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综合村庄基础条件、财力状况、干群积极性等因素,以城乡融合带动型、镇区发展带动型、文化资源带动型、乡村旅游带动型、产业发展带动型分类,重点抓好“五改两化”(改水、改气、改厕、改房、改路和绿化、美化),开展示范村创建。二是在线上,开展通道沿线提升。以四好农村路为纽带,深入挖掘农业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促使乡村建设精致化、农业产业规模化、农村道路景观化。
(五)“攻守”兼备
坚持建管并重长效管护原则,妥善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问题。一是有人管事。建立分级管理模式。市级负责督导考核汇总与资金拨付,乡级成立环卫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环卫工作监管考核,每村配备2~3名专职管理员对本村环卫工作监管考核。建立问题曝光交办机制,由融媒体中心开辟曝光台,每周对发现的问题予以曝光。二是有钱办事。每年落实2400万元的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服务费,确保城乡一体市场化运营顺畅。三是有章理事。制定出台《沁阳市农村环卫一体化考核奖惩办法》,加强农村环卫工作考核。推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规范管理。
(责任编辑 尚千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