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2022-07-05 07:19易景鸿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监护室重症新生儿

易景鸿

宜昌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湖北宜昌 4430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均为危重症新生患儿,其病情较为危急且病况较为复杂,而患儿家属受患儿影响,心理压力较大,对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普遍有着较高的期望值[1]。据研究指出,采取良好的护理管理措施是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多个科室的护理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但常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的患儿需求,无法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以及护理质量,需寻求新的管理模式。 而分层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根据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基于不同等级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目标,可实现多层级护理人员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临床管理效率,对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3-5]。鉴于此,该研究选取2021年1—12月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的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分层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的14 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42 岁,平均(28.39±2.23)岁;抢救单元护理人员3 名,转运急救2 名,监护病房9 名;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4 名;职称:护士2名,护师4 名,主管护师7 名,副主任护师1 名。 纳入标准:①所有护理人员均通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独立上岗考核;②护理人员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该次研究调查;③护理人员均于院内工作至少1年,新生儿重症专科护理工作至少6 个月。 排除标准:①未结束该次研究,参加其他研究调查的护理人员;②调研期间离职的护理人员;③因个人原因无法遵照该方案实施研究工作的护理人员。

1.2 方法

以实施分层管理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措施:①制订目标管理体系: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主管护师组成,主管护师服从护士长的工作安排,并定期组织护理讨论会,通过资质深的护士带领年轻护士,并聘请外界专家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解答临床护理疑难重点,不断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于患儿病床前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完成管饲、静脉治疗等多项基础护理工作,确保重症患儿的舒适以及安全。 ②考核检查制度:修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采用多模式考核制度,并每周实施巡检,基于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评,确保不同护理人员均有公平、公正评优的机会。 ③制订专科护理质量检查表:基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制订质量检查表,内容如下:确保急救物品、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为100%,确保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5%及以上,多种管道护理合格率100%; 护理记录单的合格率95%以上;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为95%及以上。④护理要求: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衣及时做好消毒处理, 避免交叉感染,并且护理人员在与新生儿护理人员前后需彻底洗手,规范使用无菌物品;并且护理人员于输血前需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核查血液是否合格、血袋是否破损,输血时采用装有器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输血前轻微混匀血袋,避免发生强烈震荡,血液内不可加入药物,若需稀释血液仅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⑤排班管理:根据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数量、病情轻重和工作量多少决定在岗护士人数,保证患儿安全以及护理质量。 设定早班:8:00-16:00,安排3~6 名护理人员在岗, 晚班16:00-24:00, 安排3~4名护理人员在岗,夜班00:00-08:00,安排2 名护士在岗。排班时使用铅笔,于排班本上当班组长用“▲”标记,其他护理人员需采用1、2、3、4 数字标注。

观察组采用分层管理模式: ①护理人员级别分层,院方根据护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培训经历、工作经验以及日常工作表现等综合分析,将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分为初级(N1):监护室护龄<3年;中级(N2):监护室工作年限3~5年,且有护士及以上职称;高级(N3):监护室工作年限5~10年, 且兼具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 特级(N4):监护室工作年限≥10年,具有副主任护士及以上职称。 ②护理人员分层管理:N1~N3 级护士均制选取1名高级别护士作为教导老师,教导老师旨在辅助护理人员进行专科技能的演示和指导,且不同等级的护理人员也采取不同的岗位职业和绩效考核,每1年进行2 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护士层级。N1 级负责轻症新生儿的基础护理,积累护理知识和专业机能;N2 护士负责较重症新生儿,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独立完成对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N3 级负责患儿的护理工作,并可协助医师完成临床抢救工作,根据患儿病情进展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计划;N4 级护士主要负责护理管理工作,并为其他等级的护理人员给予辅助、教导,把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估由医院护理部实施,自拟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表评估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该问卷主要包含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以及急救物品管理4 个维度,各维度25 分,分值为25~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临床护理质量越高。

②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收集一年内医院质控小组对重症监护室检测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消毒液使用情况、无菌物品规范使用以及护士着装规范。

③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期间护患纠纷、文书书写错误以及沟通不力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管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14)对照组(n=14)t 值P 值专科护理18.45±1.9314.22±1.037.235<0.001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21.46±2.0118.27±1.314.975<0.00122.29±2.1019.54±1.843.659<0.001急救物品管理 总分20.88±2.1118.44±1.763.3230.00393.67±4.2288.27±4.083.4420.002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比较

观察组消毒液使用情况、无菌物品规范使用、护士着装规范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比较[n(%)]

2.3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新生重症患儿所患疾病较为复杂,并且疾病种类较多,疾病发展较为迅猛,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人员的难度系数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而降低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护理纠纷以及护患矛盾,不利于新生重症患儿恢复[6-7]。 但既往临床管理模式,存在盲目性、重复性高等特征以及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护理工作繁杂等缺陷,影响新生儿重症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增加护理不良事件[8-9]。因此,采取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对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分层管理模式是针对院方护理管理质量的一种较为新型的管理方式,可明确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以及工作范围,优化医患沟通,对改善新生重症患儿以及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10-11]。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管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分析原因在于:分层管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进行等级评定,由低至高分为N1~N4 级,由高级别的护理人员带动低层级护理人员,可快速有效地提升低级别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可有效保障护理工作持续、高效的进行,还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而提高新生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护理质量[12-13]。并且,已有研究指出,分层管理模式根据护士的实际情况,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层级分化,可提升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利于强化护理人员管理,同时也利于更好地实现培训和考核结果统一化目标,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1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繁杂,而且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存在差异性,导致临床护理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临床护士工作无法有效执行,降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指标,不利于后续护理措施的实施[15-16]。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消毒液使用情况、无菌物品规范使用、护士着装规范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分析原因在于: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可让高层级对低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以及专业水平,通过优势互补使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临床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17]。并且, 通过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设定个性化管理目标,促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业和目标,对其工作成果进行评定,再将绩效与之挂钩,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指标[18-19]。

最后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分层管理模式制订了不同等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提高管理效能,更好地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距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避免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20]。 但该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该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量有效,得出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未来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选取,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从而进一步明确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指标,降低护理人员差错发生风险,其应用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重症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