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武,张利荣,陈 强,赵瑞雪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作为人体中最为重要的承重关节,膝关节发生损伤的概率极高,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来说,膝关节受损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行动能力,而且存在较多后遗症,会对患者造成极大伤害,尤其是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和生活能力,目前临床中多采取手术治疗该疾病,及时实施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1],保障患者正常生活和活动,因此需要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判断患者韧带损伤部位,从而实施对症治疗。如今临床中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方式非常多样,包括CT、关节镜、核磁共振等多种方式,本次研究选取200例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患者展开分析,探讨磁共振技术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2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3.91±7.26)岁,韧带受损时间1~4 d,平均受伤时间(2.29±0.84)d;观察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3.87±7.24)岁,受伤时间1~4 d,平均受伤时间(2.27±0.8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伦理批号:20210008。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膝关节致伤史,经过临床检查后确诊为韧带损伤;②患者磁共振检查相关资料准备完善,既往病史等相关资料完整;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曾接受过膝关节手术的患者;②曾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者。
对照组采取关节镜检查诊断干预,具体检查步骤如下:首先,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麻醉干预,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同时可以使用麻醉时用到的穿刺针对患者髌上囊等关节部位进行穿刺处理;其次,医护人员抽取出关节部位的渗漏液后,需要向患者关节中注射一部分0.9%氯化钠溶液,从而扩充患者关节腔;再次,在患者膝关节穿刺部位选取切口点[2],切开一个长约0.5 cm的切口,使用与关节镜大小和规格相匹配的套针实施穿刺;最后,拔出尖锐型闭塞仪并转换为钝型设备,使用关节镜插入患者关节腔中进行样本抽取和检查,随后帮助患者关闭切口。
观察组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设备型号:GE 3.0T Discovery MR 750W,序列:IDEAL-IQ),具体检查步骤如下: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患者应该采取仰卧姿势,调整合适体位后,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核磁共振扫描设备对患者患处进行检查;其次,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患者需要检查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以及髌骨部位[3],因此应该引导患者将患处置于膝关节专用检查线圈中心,同时需要调整核磁共振扫描设备,确保患者下肢与仪器设备保持合理角度,约为20°~40°[4];再次,调整矢状位、冠状位,检查体位应该保持在2~5 mm层厚矢状位和冠状位;最后,在完成检查并得到成像图片后,需要将图片交给经验丰富、从事影像诊断工作10年以上的医生进行研究判断,从而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韧带损伤检出率、韧带损伤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①韧带损伤检出率包括内侧韧带损伤、外侧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检出率=(检出例数/总例数)×100%。②韧带损伤情况包括完好、损伤、完全撕裂,总损伤率=(损伤例数+完全撕裂例数)/总例数×100%。③患者出院三个月后,采用随访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肢体功能、运动能力和社会功能三项,每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理想。④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检查满意度,分为满意、很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满意度=(满意+很满意)/总例数×100%。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高达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00%(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n(%)]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内韧带损伤、外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以及后交叉韧带损伤检出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韧带损伤检出率[n(%)]
观察组患者韧带损伤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00%(P<0.05),可见观察组检查有效性更高,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韧带损伤情况[n(%)]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4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肢体功能 运动能力 社会功能观察组 100 84.39±4.6784.31±4.5284.39±4.97对照组 100 79.27±3.9679.89±4.1479.68±4.94 t 8.3620 7.2111 6.7214 P<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n(%)]
经过检查可以发现,存在韧带损伤的患者的核磁共振图像表现与不存在韧带损伤的人员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T2WI信号异常,韧带损伤患者的T2WI信号显著强于韧带完好人员,而韧带损伤患者的T1WI信号则显著弱于韧带完好人员。存在关节腔积液症状的患者,其T1WI信号和T2WI信号均呈现出不规则状态,或者展现为片状信号,有极少部分患者经检查后发现,其T1、T2信号均表现为分层状态。除此之外,一些膝关节骨质发生变化的患者,检查后发现其T2WI信号呈现出较高状态,而其T1信号则呈现出较低状态,若同时存在软骨凹陷等症状,则T1信号会相对较短。
关节结构是否健康完整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运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和骨骼较为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关节结构是否完整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5]。从膝关节的整体结构来看,膝关节结构复杂且处于人体构造中重要部分,与其他部位的关节相比,膝关节复杂且相对容易受到伤害。膝关节的关节面相对不够吻合,而且膝关节部位的主要形态是半月板,因此可以将膝关节胫骨、股骨之间的空隙填满,避免关节面之间不吻合和磕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保持膝关节足够稳定[6]。而从膝关节运动的形态来看,通过铰链连接膝关节保持其张开和闭合,进而通过股骨内侧腂并环绕于胫骨之上实现屈伸,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前交叉十字形韧带,可以保持膝关节稳定活动。这一生理结构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运动来说非常重要,一旦膝关节韧带出现损伤问题,就会破坏膝关节稳定性,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症状,甚至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直立行走[7],对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在患者膝关节韧带出现损伤后,必须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干预,从而避免患者膝关节功能退化,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导致膝关节损伤、膝关节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而针对该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时,通常将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作为诊断依据[8]。目前,临床诊断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的主要方式包括关节镜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等,为了促使患者快速康复,避免患者膝关节功能退化,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病痛,帮助患者快速康复。临床中治疗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以三角操作技术为主要手术方法,相关调查显示,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是导致患者失去下肢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治疗过程中应该将前交叉韧带损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中心[9]。为了更好地开展手术治疗,确保手术有效性,医护人员需要及时为患者提供检查诊断服务,同时为后续手术打下基础,采取关节镜检查是常见方式,可以将关节镜置入患者膝关节腔中[10],通过设备图像反馈膝关节内部情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直观地观察患者膝关节内部情况,而手术使用的设备可以从另一端开口进入患者膝关节内部,在关节镜监测下完成手术,可以有效保障手术效率[11]。在患者接受检查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仰卧体位,同时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关节腔感染症状,必须在患者膝关节处套入液带,采取规范方式完成穿刺操作,正是因为穿刺和手术操作要求规范和精细,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熟练度和经验才能操作该检查和手术,而且检查出骨挫伤的概率也相对较低,无法充分反映出骨小梁断裂情况,而采取核磁共振检查的方式,可以采取电磁波反馈的形式,充分反映出骨小梁的异常情况,在T1WI信号较低的情况下,判断骨挫伤情况。核磁共振检查的优势在于其对比度较高,可以实现对T1、T2等信号的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同时,这种检查方式的组织分辨率较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肌肉、骨骼等部位的检查过程中,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的方式体现出了较高的分辨率,除了可以对患者关节部位的韧带、软骨等进行精准检查之外,还可以对患者损伤位置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和展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检查诊断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患者展开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其膝关节韧带损伤严重程度,其中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检查,而观察组则采用核磁共振影像技术检查诊断,通过对多项检查指标的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疾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韧带损伤率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可以更准确地检出疾病;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查诊断,可以更加及时、快速地发现患者膝关节损伤情况,同时给予对症治疗,避免产生误诊情况,也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相比于关节镜检查诊断,核磁共振检查具有无创且高效的优势,因此建议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