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晓兰,秦 敏(通信作者),李 尊,倪 静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超声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心脏瓣膜病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使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引起瓣叶、瓣环、乳头肌等结构形态发生异常。而老年性心脏瓣膜钙化则作为一种伴随年龄增长而瓣膜钙质沉积、瓣膜退行性病变的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造成不良危害。同时临床研究发现[1],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衰等基础性疾病同样会提升心脏瓣膜钙化的风险。研究发现[2],65岁以下人群患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风险仅为20%左右,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风险增高至60%~80%,且易出现多瓣膜受累问题。早期有效鉴别与诊断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当前较为常用的诊断技术包括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其中以超声心动图优势最为明显,包括操作便捷、准确、安全,可以实时观察患者血流动态,同时清晰显示心脏空间结构及解剖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影像及数据支持。本文针对2018年1月—2021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26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阐述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与价值,内容分析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诊治疗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262例,根据最终诊断是否存在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分为观察组(瓣膜钙化)与对照组(非瓣膜钙化),各131例。对照组中男性62例,女性69例,患者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6.35±4.2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 18 ~ 25 kg/m2,平均(22.08±1.03)kg/m2。观察组中男性61例,女性70例,患者年龄为60~97岁,平均年龄(78.27±2.34)岁,BMI为19~26 kg/m2,平均(22.10±1.04)kg/m2;其中1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1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例患者合并心绞痛。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3]相关规定;②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③患者均意识清晰,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诊断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②存在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③合并脏器功能疾病患者;④抵触配合诊断研究者。
在检查开始前需为受检者提供健康宣教服务,详细说明实际检查时的注意事项,确保其可以在基本了解的情况下配合检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检查设备型号为PHILIP-IE 33型、GE-ⅤIⅤID 7,使用相控阵探头,频率为(2~5)MHz,实际使用前需先对参数进行校准。检查时在探头前端涂抹适量的耦合剂,指导受检者取左侧卧位、仰卧位等体位,根据其主观舒适度进行调整。将探头置于受检者的左胸骨旁侧,分别从躯体的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进行扫描,再向后方推进探头,直至心尖部位,由心尖开始对心脏结构中的五个腔室进行扫描,分别采用二维成像、M型成像和多普勒血流成像等技术获取数据,观察心脏的外观形态、运动状态功能、瓣膜功能等,重点扫描心脏瓣膜组织内是否存在钙化情况,确认异常瓣膜周围是否存在反流或狭窄的情况。从各切面分别对心脏形态进行测量,评估其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所有检查均需由同1名临床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超声医师完成。
归纳总结观察组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瓣膜钙化类型与情况,钙化判定标准为:瓣膜厚度>3 mm,瓣膜基底部、瓣环等处超声检查回声增强,边缘硬化、粗糙,且活动受限。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反流束面积/左心房面积<1/3;中度:1/3<反流束面积/左心房面积<2/3;重度:反流束面积/左心房面积>2/3。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口面积<2cm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反流束起始宽度/左室流出道宽度<20%;中度:20%<反流束起始宽度/左室流出道宽度<40%;重度:反流束起始宽度/左室流出道宽度>40%。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Ⅴ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ⅤEF)差异。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131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以诊断主动脉瓣钙化为主,占比96.00%,超声影像表现为:瓣膜、瓣环、边缘位置出现增厚、回声增强表现,同时8例患者瓣膜严重受累波及瓣膜尖部,瓣叶活动明显受限;其中19例(14.50%)患者合并二尖瓣钙化,超声影像表现为:二尖瓣基底及周围腱索、乳头肌等部位受累,可见明显局限性增厚表现,同时回声增强,包含4例二尖瓣脱垂,3例二尖瓣狭窄;17例(12.98%)患者合并室壁运动异常(其中9例EF下降)。
观察组患者LⅤDd、LAD显著大于对照组,而LⅤ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LⅤDd/mm LAD/mm LⅤEF/%观察组 55.13±2.95 49.12±4.14 53.20±3.11对照组 43.96±2.97 37.36±4.15 65.52±3.15 t 30.541 22.962 31.855 P 0.000 0.000 0.000
老年阶段产生的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变发病率约为3%,其主要表现为瓣膜结构中的纤维层或结缔组织出现钙化情况,从而使瓣膜的开合功能受到影响。目前国际医学界尚未就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核心发病原因给出统一的解释,但研究者均认为这种疾病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即病理变化过程中组织的改变具有主动性,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特点相似度高[4]。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心脏瓣膜的基膜也会逐渐受损,且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因炎性因子作用而过度激活,会进一步损伤瓣膜细胞,最终导致血液脂质渗透压改变,使更多的钙盐沉积在瓣膜纤维层或结缔组织层中,病情随之不断恶化。在此过程中患者的心脏瓣膜组织会经历自我修复和重复损伤的过程,长此以往便会使纤维层、结缔组织呈沉淀的物质增加,也会使软组织发生异常增生情况,导致钙化类病变。从病理角度来看,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变和冠脉硬化斑块引发的心脏病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确诊具有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变者,其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较普通人更高,且首次发病时病情程度也更强,临床也将该病症作为评估冠心病潜在发病率和发病程度的指标之一,同时其还和其他多种严重性的心脏器质性病变间存在联系。究其原因,是由于心脏瓣膜发生钙化后,其组织功能会逐渐下降,使得心脏射血功能受到明显影响,血液流速减慢便会导致部分物质过度沉积,部分组织则会进入缺氧性损伤的状态,也会造成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的增加。为此,老年人群需进一步加强定期健康体检力度,将心脏瓣膜钙化作为重点筛查项目之一,以确保疾病可以尽早发现,提高相关心脏疾病的预防效果[5-6]。
超声技术是目前评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超声心动图可以对人体心脏功能指标给予相对客观的显示,且检查过程中的操作简便,可重复性较强。实际检查时可以清晰展现心脏内腔的各结构状态、血流情况,并对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肺部动脉压强等给予测量,进一步观察可获得心脏瓣膜的运动轨迹,对心脏各平面径线给予测量,提升对器质性病变的检测准确率[7]。实际检查过程中,利用心动图还可准确显示心脏瓣膜的钙化位置,观察钙化后瓣膜的运动状态,以此评估其功能和对血流方向、速度等的影响,通过多数据综合分析的方式准确诊断疾病类型。以大数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有钙化性瓣膜病变的老年患者中有接近60%的群体会出现主动脉瓣、二尖瓣位置血液反流情况,而有超过1/4的群体具有瓣膜狭窄的情况,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该检查技术还可区分瓣膜单纯增厚性病变和钙化病变,其中如二尖瓣发生钙化病变,则通过超声检查时可发现明显的信号增强特征,在影像中可见明显的钙化斑点[8]。
从生理角度来看,心脏主动脉瓣所需要承受的血流量、血液压强均相对较高,因而其所产生的负荷偏重,在正常的生理作用下所形成的退行性病变情况也最为突出,如发生纤维化或钙化病变,在血压的影响下更容易发生断裂情况,且退行性病变、钙化病变等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二尖瓣虽然相比主动脉瓣承受的负荷偏低,但也容易受到过高的血压影响而产生,其中钙化病变发生后还会对乳头肌、腱索等周围支撑结构造成影响[9]。当心脏瓣膜制成结构降低后,受到血液冲击下便会产生断裂的情况,导致动脉瓣无法闭合,在心脏射血时便不能形成有效的压力,也可能在动脉瓣周围形成涡流效应,产生血液逆流或堆积的情况,易出现血栓等病变。心脏瓣膜在出现钙化病变后,其瓣膜形态会发生明显重构,利用超声心动图可见瓣膜边缘出现毛糙状结构,随血液运动时动作僵硬,可见病变瓣膜所在区域呈现明显狭窄趋势,且容易同时伴有血液反流的情况,提示心脏功能存在异常。从整体病变角度来看,发生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变后有较高概率出现左心室扩大的情况,且容易伴有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左心室内壁肥厚的情况,和局部组织增生有着密切关联。当瓣膜功能降低后,心室内所承载的血液量便会发生变化,此时缺氧状态、炎性状态等均会导致心室内壁组织病变,继而产生肥厚、增生等多种病变,而病变后心脏括约肌的功能也会进一步下降,产生恶性循环。一旦因瓣膜病变引发心室结构异常,就会导致左心室在舒张期阶段的灌注量下降,临床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大幅提升[10]。
超声心动图本身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用的诊断技术,其本身不仅特异性较高,敏感性也同样有保障,可以给予患者心脏功能客观地评估。相比于心导管、核素显影等诊断方式,超声心动图的操作步骤更少、操作方式更加简便,有利于临床重复检查的开展,且对患者身体状态的影响较小,所有患者均可开展,也能够被用于大范围体检中的筛查工作。同时超声心动图还可利用彩超三维技术,建立心脏和相关结构的立体模型,从不同角度、不同平面对瓣膜的位置、状态和功能进行判定,也能够更加清晰的显示瓣膜本身的相对空间位置。利用不同单位时间内捕捉的影像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心脏瓣膜运动状态下的轨迹和特征,更好地用于评估瓣膜的功能,也有利于分析瓣膜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性心脏瓣膜钙化患者心功能指标 LⅤDd(55.13±2.95)mm、LAD(49.12±4.14)mm结果显著大于对照组非钙化患者,而LⅤEF(53.20±3.11)%则显著低于对照组非钙化患者(P<0.05),该研究结果与曹艳艳[12]研究病例组患者 LⅤDd(54.29±5.36)mm、LAD(49.04±5.17) mm高于对照组,LⅤEF(53.14±3.96)%低于对照组相一致。
总之,通过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便捷诊断老年性心脏瓣膜钙化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及影像支持,便于后续疾病的治疗,提倡运用且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