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下大学体育教学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2022-07-05 00:42:16田丽张恒波陈博文倪迎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常态防疫新冠

田丽 张恒波 陈博文 倪迎春

(长江大学 湖北荆州 434023)

新冠疫情于2019年12月被发现以来,经历了局部暴发、迅速蔓延、有力遏制、基本控制等过程,目前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对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控制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风险,达到既能满足疫情常态防控的需要,又能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讨。为此,该课题对疫情常态化下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对策,为有效控制大学体育教学风险提供参考,为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风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学体育课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运动风险的控制措施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新冠疫情常态化”“体育教学”“风险控制”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学术总库(CNKI)搜集期刊文献138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初步研读,筛选出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26 篇,了解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访谈了高校一线体育教师8 人,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了解新冠疫情不同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存在的风险及问题、体育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归纳整理,为疫情常态化下大学体育教学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1.2.3 逻辑分析法

该文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方法,对新冠疫情各阶段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以此得出研究观点与对策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疫情常态化下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2.1.1 疫情初期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春节休假的大学生不能按期返校学习,根据《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线上教学”成为高校的主要授课模式。调查资料显示,在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方面,各高校主要通过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雨课堂、慕课(MOOC)等形式授课,有的教师通过录播教学视频,让学生观摩学习;有的教师在群里上传相关视频和课件资料,并通过线上答疑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在授课内容方面,由于居家环境满足不了群体性的体育运动,大学体育线上教学内容主要是太极拳、拉伸练习、体能训练等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

2.1.2 疫情常态化下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2020年5月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由最初的无序状态过渡到有序状态,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更加科学合理。体育教学模式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向转变,疫情完全得到控制的省市,大学体育以线下教学为主,部分课程采用线上授课模式。疫情呈现零星散发状态的省市,大学体育采用线上学、线下练的模式,依托多网络教学平台保障,推进大学体育教学按计划正常开展。

2.2 疫情常态化下大学体育教学的风险分析

2.2.1 大学体育线上教学运动风险分析

柳娟等人调查了新冠疫情期间大学体育线上教学的运动风险,数据显示大学生受伤率高达9.56%。造成大学生在上课期间受伤的原因主要有居家防疫环境(46.02%)、缺乏教师指导(45.72%)、偶然因素(35.99%)。一方面,学生居家期间没有合适的场地器材和锻炼空间,上课期间不能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甚至个别学生因缺乏自律、体育动作不规范而受伤。另一方面,个别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对线上体育教学风险预见不足,授课内容不合理,指导学生不到位等造成学生受伤。

2.2.2 大学体育线下教学存在风险分析

首先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防疫措施不当带来的体育教学风险。中国政府的“零容忍”政策有效遏制了疫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然而周边国家的疫情波折反复、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居高不下,疫情常态化下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部分学校过度的防疫措施给体育教学带来潜在风险。例如,2020 年4 月温州市和长沙市先后出现中学生因在体育课堂上佩戴口罩导致运动猝死事件。大学体育户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需要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参与体育运动时,如何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这些问题值得大学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深入思考。

其次,体育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欠缺存在防疫风险。疫情常态化下的大学体育教学要求任课教师有更高的教学组织能力,既能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达到防疫要求。个别体育教师课堂管理松懈,教学组织能力欠缺,很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期间聚集到一起,给大学体育课防疫安全增加难度,存在潜在风险。

最后,学生防疫安全意识薄弱,存在潜在风险。大学生是体育教学的参与者,其疫情防控安全意识既与学校要求、教师宣传存在很大关系,也与自身对新冠疫情的认识有关。个别学生无视学校要求,存在聚集扎堆、身体接触等行为,这些行为不利于大学体育课上的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3 疫情常态化下大学体育教学的风险控制

2.3.1 重视防疫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

新冠疫情常态化要求高校重视防疫,做到防疫措施常态化。学校应提高思想站位,加强防疫宣传力度,借此机会,强化高校师生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学习,提升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的防疫能力,加强学生防疫安全意识。同时,还要根据大学体育课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如线下教学时,对于室内体育课程或者运动强度较小的室外体育课程,要求师生佩戴透气性良好的防疫口罩,而对于室外运动强度较大的体育课程,师生不要求佩戴口罩,但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聚集性教学活动存在的疫情风险。

2.3.2 完善与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新冠疫情常态化下的防控形式异常复杂,疫情零星出现,甚至局部暴发的风险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既要做好疫情防控,阻止疫情在大学校园出现,又要完成大学体育教学任务,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做好风险管理预案,完善与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建立大学体育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相混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线下上课必须适当控制学生人数,压缩聚集性的教学计划;鼓励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组织优秀的师资团队,系统开发相关在线教学课程。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具有应对疫情环境变化的优点,从而减少疫情风险的发生。

2.3.3 培养高校师生体育教学安全意识

高校教师不仅传授学生运动技术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风险防控意识,共同做好防控预案。教师要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根据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够根据场地器材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有技术难度的专业性动作,应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提前做好保护与帮助。同时,任课教师要熟练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2.3.4 建立大学体育教学风险监督与反馈机制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考虑到“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是基于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特定情形,除了做好日常大学体育管理工作外,还应该建立体育教学风险监控机制,如组织专家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负荷等教学潜在风险有课前的预判、课中的监督和管理、课后的建议。另外,还要建立大学体育教学风险反馈机制,安排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监督员时刻关注大学生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对学生受伤情况及时了解、沟通和处理,必要时需要按照法律责任,认定哪一方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3 结语

新冠疫情常态化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众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形式。然而,体育课的特殊性使其发生各类风险事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课程。该文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中风险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大学体育教学风险的防控对策: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完善与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培养高校师生体育教学安全意识、建立大学体育教学风险监督与反馈机制。

猜你喜欢
常态防疫新冠
“豪华防疫包”
环球时报(2022-05-20)2022-05-20 13:05:53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 01:14:08
新冠疫苗怎么打?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8
防疫、复工当“三员”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0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14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8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