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2022-07-05 00:42:16张天聪符智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全民体育大学生

张天聪 符智勇

(1.三亚学院 海南三亚 572000;2.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海口 570000)

体育科目的教学活动在高等院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全面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或更加深入地进行知识研究。但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借助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参与到健身锻炼中,积极地提高身心素质。除此之外,体育文化的构建,还能够帮助高校优化育人环境,让大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成长。但就目前的高校教育来说,部分高校管理者还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同时开展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限制因素,同样给高校的体育文化构建带来阻碍。因此,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开展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全民健身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有助于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是其独有的特色文化形式,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形态。大学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继承和创新传统体育文化方面,需要积极吸收体育文化的精髓,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将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融合。而“全民健身”这一鲜明的时代主题,将为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元素。因此,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加强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体育文化的内涵,激励参与者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和创新过程中。

1.2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高校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秩序下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让学生获得更高的个人发展。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保持较高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在职场上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学生通过体育文化活动,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感悟到体育精神的所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更好地与社会生活相互联系,在顺利毕业的同时,心理上也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2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人文关怀

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来看,其在构建的过程中,还没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文化载体是体育社团,并没有正式的体育文化团体给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体育文化的休闲性。学生只能在这些体育社团中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使自己的体育兴趣得到一定的满足。但还不能达到调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目的,也不能充分调动师生的运动积极性。除此之外,这样的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缺乏灵活性,内容也比较单一,不能全方位地体现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2.2 体育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现今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建设路径。但就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整体上有着较强的积极性,但同质化教学严重,存在高校之间相互模仿的问题,使学校的体育文化构建缺乏个性化。这就反映出部分高校,并没有在建设初期阶段,做充足的准备,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别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从而使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缺乏方向。另外,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流行与时尚,导致文化传承工作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甚至一些体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被边缘化,使高校的体育文化大众化现象严重,没有体现学校的建校宗旨以及高校文化的特色。最后,高校并没有充分理解体育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盲目地追求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的排名,无法为我国培养更加出色的体育人才。

2.3 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较为落后

就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还不能满足其体育教学的现实要求,更不用说为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一部分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的体育文化制度,但由于缺乏理念指引,导致其在整体上缺乏规范性和权威性,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很难适应全民健身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的高要求。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方面。首先,高校中并没有成立相关的体育文化组织,没有将管理工作进行正规化的管理,导致制定的相关制度较为混乱。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科研和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高校的体育教育被放置在被弱化的境地,不利于体育文化的构建。其次,虽然部分院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体育文化制度,但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脱离的现象,仅仅是作为一纸文件存在,并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制度也缺乏与体育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特征。最后,由于高校整体对体育文化的忽视,造成部分师生没有认识到体育文化制度的重要性,不能促进文化制度的建设和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3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高校构建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对体育文化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它决定着体育文化构建工作能否开展,并在构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决定着具体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和学生都拥有正确的体育观,尤其是体育文化构建的参与主体——学生,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学校要让学生知道体育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和竞技比赛,也是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他们完善人格个性,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借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对体育文化产生正确的认识,同时使身体亲身感受体育运动对自身意志的磨炼。通过这样全方位的提升和改变,增强他们的体育意识,使体育文化的构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2 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是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并不是一直以来印象中的体力运动。这样让学生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所具备的文化内涵,让他们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对体育文化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开展体育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外的体育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为高校的体育文化营造别具特色的氛围。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参与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满足他们对多种体育项目的爱好和需要,在构建体育文化的同时,实现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3.3 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特色校园

我国地广物博,文化组成较为丰富,其中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同时,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因此,不同的高校建设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工作,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培养目标和地域特点,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高校体育文化活动。比如,高校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如在端午节部分地区赛龙舟的习俗,当地的高校就可以将其作为体育文化构建的一部分,创新学校的体育文化理论、方法和内容,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3.4 开展体育竞赛,促进体育文化的升华

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之后,课余活动较为丰富,这给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充分发挥体育运动中丰富的项目,对其进行创新,吸引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给身体带来的益处。同时,为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学校的相关领导可以为他们争取更高的竞赛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和其他院校的学生一起竞赛,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形式,使他们的体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比赛中,大学生能够使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不可预测的结果做好心理准备,在挑战的体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高校的体育文化构建得到升华。

3.5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想使全民健身的观念深入到高校的每一个人心目中,需要高校在宣传上做好工作,使这一观念能够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校可以借助现在比较发达的信息短视频平台、微信等,让学生在平时的交流沟通中,能够获得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认识体育运动的益处。同时,高校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平台,将体育文化作为广播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对校园广播比较熟悉,有较强的亲切感,将其作为体育文化的宣传渠道,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为高校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

4 结语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构建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并结合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而构建,在此基础上以体育文化制度为指导,提升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借此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稳步提升国民的体育素养。

猜你喜欢
全民体育大学生
全民·爱·阅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22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可持续全民医保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