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伟
在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持续提高,成本持续降低。网络技术可以让影像、声音、图片与文字等传统媒体模式兼容,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媒体融合能够对媒体采集、传播信息的渠道进行有效拓展,同时媒体人员能够对原始素材通过不同形式展开整理、加工,再借助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传播,促使受众能够及时接收信息。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介属于基本动力,媒介形式不同会使得信息的表现形式出现差异。每一种新的媒介产生之后,都创新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传统媒体主要采用单向形式进行信息传播,受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反馈。基于媒体融合背景,特别是VR技术、5G技术与AI技术快速发展,将媒体融合沉浸感强以及可视化程度高的优势充分凸显出来。媒体融合在新闻报道中开始广泛应用,同时创造出沉浸式、互动式以及虚拟式等体验场景。随着可视化程度不断提高,受众参与感与体验感得到充分强化。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媒体融合的产品能够汇聚不同传播方式,有效丰富传播形式。H5、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建党百年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中,很多媒体通过短视频、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各种形式的产品,受众能够通过不同维度接收信息。例如,利用H5页面把党史知识设计为互动问答题,把党史故事设计为动漫产品,或者将红色文物设计为主线,把文物故事设计为易于传播的短视频。这些都可以促使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充分提高新闻报道生动性,提高用户互动性与参与感,充分增强效能。
媒体融合的核心要义就是“融”和“合”。现阶段,相关媒体均开始构建客户端、网站与报纸等平台,呈现“微屏、端、台、网、报”一体化态势。主流媒体基于自身媒体资源通过矩阵方式开展整合工作,打通“馈、控、管、发、编、采、策”等环节,促使管理技术、传媒终端与信息资源相互融通,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保证各个层面受众在信息差异化方面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主流媒体持续突破封闭性,通过开放性逻辑,连接商业、社会等资源,借助整合外部资源,有效提高媒体开放性。
基于互联网环境,受众在报道内容需求方面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融合特征。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主要将产品创新作为切入点。现阶段,民众基本上是借助互联网搜索信息、浏览信息。为了充分顺应该趋势,媒体均开始提高自身融媒体产品研发能力,推出一些创意、特色兼具的产品,涵盖航拍、H5、动画、漫画、图表与视频等多种形态。
在主流媒体中,融媒体产品主要通过多样化互动、报网结合以及多渠道发布等方式表现出来。新闻产品由传统单一图文报道向动画、图文、音视频以及其他形态融合的形式方向转变,为新闻叙事提供良好切入点,互动性较为突出,为受众提供全新阅读体验。例如,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中,烟台日报社推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联动、报网端微协同作战”的大型融媒报道“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馆’览百年红色胶东”。整组报道以时间为轴线,地探访烟台境内红色展馆,追寻中国共产党人在胶东大地上留下的光辉足迹,在《烟台日报》一版推出深度报道的同时,同步精心绘制线上红色学习地图,融合图文、小视频、H5场景互动、VR展馆360度体验等方式,开展红色经典融媒传播,更大声量传播了胶东革命历史故事。
媒体融合的主要驱动力就是技术创新。一些主流媒体充分意识到物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等新技术对于新闻创作的重要性,不断开展融合转型建设。AI技术属于基础技术,对于新闻生产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具有革命性作用。语音语义以及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AI技术在新闻生产采集、策划、编辑、审核以及发布传播等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这不仅充分促进了媒体智能化建设,同时为媒体融合提供良好技术工具与手段。AI技术对于内容采写、用户体验也具有重要作用,充分提高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效率和新闻传播效果。
当前,主流媒体以创新报道形式重要地位角度对待AI技术,广泛应用于媒体内容生产活动的各个环境中,有效促进了新闻报道质量以及效率。借助直播、AR、VR以及其他方式表达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以及重大主题,再现新闻内容,和受众之间进行直观互动,促使受众能够予以充分关注。例如,在抗疫宣传中,央视频和中国电信建立合作关系,对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作、运行状况等方面开展5G慢直播报道,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空间中建立良好互动感,吸引3亿名网友在线观看,此种现象正是基于“媒”与“智”融合背景下达到的现象级传播。
与新媒体的创新传播形式相比,传统媒体在传播技术方面较为滞后。虽然传统媒体正积极与相关创新手段进行融合,不断朝着互联网方向发展,然而在传统媒体体制僵化的影响下,其在市场竞争、媒介融合以及互联网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短板。另外,传统媒体主要依靠政治制度实现创新发展,在变革初期,传统媒体并不能够充分放开“手脚”,同时缺乏平台、数据、人员以及技术等要素提供良好支持,所以,在技术体系优化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对制作来讲,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上基本采用“各司其职”的理念,虽然在部分内容制作方面偶尔融合,但只是僵化、小规模“合作”,原创作品非常少。然而,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充分推动网络终端创新融合速率,媒体平台对于“差异化制作”的要求日益重视,对于同一平台中的所有子平台,在新闻内容发布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在移动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差异化信息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应该积极更新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理念。
以往信息较为匮乏,同时受制于大众传播与文化背景等,传统媒体在新闻内容传播以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具有主体地位。然而基于全新传播格局以及媒介环境,传统媒体在采集信息与发布信息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受到动摇,传统媒体的新闻话语具有政治性以及严肃性等特点,造到读者,尤其是年轻受众的反感,遭受其对抗式解构。而商业化、谄媚化、煽情化的大众话语深受年轻受众青睐,得到大量关注度与点击量。针对复杂纷繁的新媒体生态环境,大众化话语不断“侵蚀”传统媒体的权威话语,对传统媒体的价值引领、新闻生产与新闻发布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产生挑战。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应该以开放心态接纳互联网。一方面,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对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充分聚集;另一方面,在题材策划、推广以及采编等各个环节要与互联网思维进行有机融合,借助多种传播形态,对用户阅读体验进行有效优化,借助立体传播矩阵,利用不同终端平台,通过丰富的形态充分呈现新闻内容,强化主流媒体引导力与传播力。
基于融媒体背景,我国每天会产生庞大的信息,发布节奏也比较快。面对海量信息,受众会挑选和自身紧密关联的、富有温度情感、符合参与互动要求的产品与内容。所以,开展主题报道时,需要在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充分贴近生活与大众,才可以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受众媒体应该对主题报道生产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对表达手法进行创新,对受众和主题进行紧密联合,通过各种形式与受众进行互动,调动受众参与积极性,才可以产生社会共鸣。
现阶段,各媒体进行主题报道工作时,均开始对传统说教式与口号式的报道形式进行改变,强调借助接地气的形式和受众开展互动,借助趣味性、互动性充分强化舆论引导效果。比如,2021年5月,广东网上红色展馆在“南方+”客户端开发了融媒体产品。用户进入界面之后,能够借助“城市”“主题”“热门”等菜单开展检索工作。对广东地区各类红色展馆进行云游览,另外能够与VR眼镜进行配合使用,同时结合场馆解说,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H5产品中,各个展馆设置了“打卡答题”“党史精度”等,受众能够根据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进入到相关页面中,充分感受红色文化。在“打卡答题”中设计了创意互动,受众可将红色旅行护罩作为载体,积极鼓励受众分享打卡展馆过程,收集印章,颇具互动性。
重大主题报道主要以时政类与民生类题材为主,具有弘扬正能量、歌唱主旋律的舆论引导效能。要想避免主题报道和受众之间出现鸿沟,主题报道工作应该积极采用“故事化”形式,为受众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首先,“以小见大”,细节入手,借助平民化的形式开展报道。其次,对专业话语体系进行改变,积极采用群众语言叙事,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再次,通过讲故事强化主体报道亲近力与可读性,将受众关注度以及阅读意愿等充分激发出来,进而建立有效传播。
主题报道的内容相对严肃,开展新闻实践活动时,新闻记者需要对主题报道中的典型任务、典型案例展开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挖掘,通过感知的、人性化的叙事方式,充分拉近受众和内容之间的距离,提高内容感染力与说服力。例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工作中,华龙网对传统单一报道方式进行了创新,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短视频+H5”形式,制作了《2019对话1949:时代变了 初心未变》作品,以隔空对话、人机互动的方式,让企业家、优秀教师、学生等各个社会阶层人员与红岩英烈在白公馆、渣宰洞“相遇”,交流我国发生的变化。该作品仅仅上线7天,网络点击量即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
综上所述,融媒体产品属于现代媒体媒介技术与内容持续融合、相互促进过程中产生的新形态。对于主题报道来讲,媒体融合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优势也持续凸显出来。另外,产品在技术运用与创作形式等方面的发展空间巨大。媒体可以通过“故事化”手法提高内容可读性、“接地气”手段给受众带来良好互动体验等路径进行有效创新。另外,对于重大主题报道来讲,融媒体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优势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会日益显现出来,新闻创作形式以及技术运用等方面发展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