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书何处达,思发在花前
—— 马思聪《思乡曲》音乐学分析

2022-07-05 06:10张景易
音乐生活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节民歌小提琴

张景易

马思聪生于1912年5月7日,广东海丰县人,小名马艾,在十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由于出身书香门第,马思聪的童年是快乐无忧的。他从小就喜欢音乐,并接受了启蒙:六岁跟随嫂嫂学习风琴,八岁学会吹口琴、弹月琴。然而,真正将马思聪和音乐连在一起的是他的大哥马思齐。

1923年,马思齐从法国回来,带给弟弟一份改变了他一生的礼物——小提琴。从此马思聪就爱上了这件乐器,冥冥之中更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十一岁的马思聪跟随大哥前往法国,开始了他的异地求学之旅。

1925年,十三岁的马思聪考入了法国南锡音乐院主修小提琴。同年的冬天,他回到巴黎,跟随法国著名小提琴家、巴黎国立歌剧院奥别多菲尔教授(Paul Oberdoerffer, 1874-1941)学习小提琴。两年后,考入巴黎国立音乐院的提琴班,成为该院第一个中国学生。

1929年马思聪回国探亲,在广州等地举办音乐会,并被誉为“中国音乐神童”。此时,他创作了第一部音乐作品——独唱曲《古词七首》。1930年,他再度赴法国,跟随犹太裔作曲家毕能蓬(Binembaum)学习作曲。

1931年马思聪学成归国,在广州与老同学陈洪创办“私立广州音乐学院”,并任院长。次年,与他的学生王慕理结婚。婚后一年,经人介绍,马思聪担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此时,他已写下了早期的一些作品。

1936年,马思聪到北平旅行,接触并喜欢上京韵大鼓,这次的外出改变了他的创作路线,激发了他的民族感情,从此他十分重视民间音调运用与创新,这是他音乐创作道路的一个新起点。1937年,马思聪创作了著名的《第一回旋曲》和《绥远组曲》,也是我国第一批成功的小提琴作品。

1939年,马思聪应聘为中山大学教授。抗战期间,马思聪一家随着中山大学的迁移四处奔走。1940年,他在重庆担任励志社交响乐团指挥。1941年离开重庆到香港,年末,香港沦陷,他匆忙逃往故乡海丰。

1944年,日军发动湘桂战争,他又带着全家逃亡到云贵一带。这时期,马思聪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作品,有《西藏音诗》《第一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等。

1946年,马思聪先后担任上海音乐协会理事长、台北交响乐团指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系主任。1949年抗战胜利后,他来到北平,担任华北文工团副团长,当选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等一系列社会职务,虽然工作如此繁忙,但马思聪仍然坚持不懈地演出和创作。他的足迹遍布全国甚至国外,并创作了管弦组曲《山林之歌》《第二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淮河大合唱》等有影响的作品。

在美国的20年,马思聪先后完成了第三、第四《小提琴回旋曲》《双小提琴协奏曲》《双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独奏《阿美组曲》,弦乐合奏《高山组曲》、声乐套曲《阿美山歌》、舞剧《晚霞》、歌剧《热碧亚》等。1987年,因心脏手术失败,5月20日凌晨三时零五分,这位伟大的中国音乐家便永远地合上了他疲劳的双眼,逝世于美国费城,终年73岁。

一、《思乡曲》音乐形态分析

《思乡曲》是《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创作于1937年,也是组曲中创作时间最早的。《绥远组曲》由《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三个乐章组成。这三首乐曲的主题旋律都来自民歌:《史诗》采用了《跑马溜溜的山上》的一个乐节;《思乡曲》用了内蒙古河套民歌《城墙上跑马》的全部音调,在小提琴D弦上演奏;《塞外舞曲》是根据所传的内蒙古民歌《虹彩妹妹》的音调创作的。《思乡曲》问世于抗日战争爆发时期,秉承了原曲思乡的含义,更以变奏的手法加深这种情感,表现了抗战期间,人们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悲痛情怀,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斥责。

(一)曲式结构形态

关于马思聪《思乡曲》的曲式结构,存在多种观点:一是复合再现三部曲式,另一种是带再现的单五部曲式,还有一种是自由多段曲式。通过分析作品,本文认为《思乡曲》是再现四部曲式。

A段的主题旋律忧怨而鲜明,经反复后,在17小节出现一段9小节的扩展部分,这里也是上述几种观点的主要分歧点:再现单五部曲式和自由多段体的划分方法是将这段从A部分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B部。然而,再回头看第15、16小节的旋律和声布局,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都没有终止的感觉。钢琴和声始终徘徊在a羽调上,并为第17小节向C宫调的转换作好了准备。

B段与C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段落,旋律和声差异较大。但在5小节的连接中,终止式似乎没有出现,结束音停留在G宫调的角音上,意犹未尽。然而,其实在连接句的最后一小节,已转到a商调的徵和声上,进入了终止状态,但旋律本该落到商音上的结束音却异常地停留在角音上,这就隐藏了终止式,增强了音乐的紧凑性。

C段陈述完后,有两个小连接为其补充扩展,音乐欲断不断,感情持续高涨,最终引出了主题材料的再现。

再现是A段的高八度陈述,音乐更加缠绵,主题完结后,连接5小节的尾声,小提琴奏出一段长达三个八度的琶音,最后落在一、二弦的双弦自然八度泛音上,给人一种虚无飘渺、言而未尽的感觉。

整首乐曲脉络清晰,主次分明。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段落的结尾都有连接部,这不仅使各段之间的联系更流畅,更加深化了主题,将一股绵绵的思乡情愁贯穿始终。

(二)旋律形态

《思乡曲》的主题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哀怨凄美,如泣似诉。马思聪说:“我采用的是一首短的民歌,没有移动原调的思乡的意思,但后面却接上六个原本是民歌的旋律。相贯连的旋律可以扩大或缩小以达到我所要求的曲式的完整。”整部作品就宛如在讲述一个故事:遭受战争迫害、被迫离乡背井的人们诉说着思乡之情,回忆起昔日安详宁静的生活,心中不免对残酷的现实充满无奈与愤恨。旋律基本按照这条线索来发展。

《思乡曲》以民歌主题为中心,派生出几个与此相关的旋律,围绕着思乡的情绪,互相回应。如谱例1

谱例1

这个发展旋律与主题旋律的音高落点相同,都是从d2—a1—d1,音型节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加丰富,只是乐句压缩了,音乐显得更加紧凑。

(三)调式调性

《思乡曲》的旋律取材自民歌,却以西洋和声配置,马思聪将两者处理得十分得当、自然,使中西音乐得到真正的交融。由于受到主题材料的限制,《思乡曲》保留很强的民族调式特色:调式游离,变化多样。主题旋律从d商—D徵—E宫—d商,调式转换频繁,跨度较大。还有另有一特点,小提琴与钢琴的和声有调性上的差异,钢琴部分的和声更加灵活多变,形式丰富。这是为配合民族调式而做的大胆尝试。

A段主题在d商调上陈述,钢琴却配以a羽调的和声,到第17小节的扩展部,和声转到C宫调上,情感愈加真切。B段是以G宫调的和声配D徵调的旋律,到段末连接部的最后一小节,和声转到a商调的徵和声上,以隐藏终止式的形式过渡到C段的E宫调。e羽到E宫是远关系转调,这种调式的直接对峙由于没有充分的和声准备,略显生硬,这也体现了“西体中用”的不成熟。

C段是全曲唯一旋律与和声调式匹配的乐段,激昂的曲调表现人民群众正深陷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到了第二连接部的后半部分,钢琴和声又开始游离,从第71小节开始,钢琴调式转到e羽调上,短暂停留三个小节后,在第74小节,又转到G宫调。连接部的最后两个小节的和声基本建立在G宫系统上,以带有变格终止形式的结束句来弱化西洋调式中的五度根音关系,以a羽调的转位导和弦来进行调式转换,使C段与再现部的连接更加流畅。

尾声的钢琴和声也是采取调式游离的手段,从第94小节开始,调式从a羽—D商—C宫—a羽,结束音没有预期般结束在主和声上,而是落在a羽调的徵和声上,意犹未尽的感觉发人深省。

(四)速度、力度和节奏

《思乡曲》的速度变化是丰富多样的,全曲速度布局:慢—快—加快—慢。音乐的紧凑性不断加强,如述说般引人入胜。C段是全曲最快的段落,音乐更加活跃和生动,使情绪到达全曲的高潮。另外,在每段的结尾都出现渐慢,终止处也标有自由延长记号,需要演奏者有一定的个性处理,但不宜把节拍拖得太长,保证免段与段之间的连续。

《思乡曲》的叙事性较强,音乐情感起伏较大,因此力度方面就更为多样。力度布局:p—mf—mf—ff—f—p—pp。从力度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到乐曲情绪的发展变化,如诉说故事般的前言-发展-高潮-结尾,一气呵成,顺理成章。

整首乐曲的节奏收放自如,主要体现在乐句的压缩和扩张手法上。主部主题8小节的乐句到段末已经变奏压缩到2小节,然后在B段与C段又扩展为4小节和5小节的乐句,最后在两个连接部乐句再一次压缩,使情绪迅速高涨,音乐充满张力。

二、《思乡曲》展现的美学观念

(一)寻找独特的东方风格

马思聪的作品是很秀美文雅的,透露着知识分子的特有的斯文与细腻,干净而明朗。杨宝智曾评价说:“马思聪的作品风格和他的演奏风格一样,温文尔雅,比较内向。讲究秀美、干净。如福列的严谨、优雅、简练,德彪西后期的崇高、纯净、清晰、透明……但最主要的是他本人的性格喜欢心静、真诚、自然。他生活朴素,在艺术上(和豪放派相比)他是婉约派。即使是野兽,比起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的风格来说,也是一只乖野兽,粗犷而不野蛮。”

马思聪虽在传统西方音乐理论的熏陶下成长的,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他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这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思乡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作品在努力寻求一种独特的东方风格,除了乐曲的主题取自民歌外,马思聪还以变化和声配置的手段去追求这种效果。

首先,加音和弦运用,这种加入和弦音的复合和弦在西洋传统和声中很少运用,却非常具有色彩性,与委婉的民族旋律互相辉映,产生一种别样的韵味。然后是减弱西方和声中属—主的终止模式。在《思乡曲》中,除了A段以外,其他各段的结束处都没有采用属——主的正格终止式,而是采取到转位属七和弦来弱化五度根音关系,又或是直接由属和声结束。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区别于传统的西方和声观念,加入民族曲调的自由风格因素,使曲调充满民族味道。最后是调式的直接对峙,如e羽—E宫,这种远关系转调中间没有中介来过渡,而是直接转换,虽然有些生硬,但很有色彩性。

除了上述几点外,马思聪在音乐素材、音乐表象风格等方面也努力追求中西互融。在中国早期的小提琴音乐创作中,马思聪是个领先的人物,他努力地把民族因素渗透在西方音乐的创作中,真正地将两者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风格。

(二)音乐素材特征

创作《思乡曲》的同时期,马思聪还创作了《绥远回旋曲》,他表示“从这两曲起,我开始进入利用民歌来创作的新途。”马思聪钟爱北京大鼓的豪放和气魄,因而创作的取材多来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具有相关特质的民歌,但是他从没到过绥远,只能从绥远民歌中“想象塞外的黄沙、胡笳、庙台,与骆驼群的景象。”纵然条件只能这样,他却深刻地领会到民歌的内涵,在《绥远组曲》和《绥远回旋曲》的创作中,他“获得处理民歌的经验,解释起来,民歌与我互相影响成就了音乐创作。民歌以它的旋律、风格、特点、地方色彩感动了我。我总是选那些有着突出特性的民歌作我写作的动机,我有时采用一个、二个或三个旋律甚至只有一二小节的动机。这些民歌或动机,在我决定采用它们之时,已变成我的一部分。”这些看似零散的动机经马思聪重新整理发展后,就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中哀怨、凄美的曲调同样刺激着马思聪的创作灵感,他想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艰难处境,以及国家所遭受的灾难,借用这一思乡的旋律来宣泄内心的悲痛。他将留法时期所学到的西洋传统和声融进其中,大胆地探索尝试,竭力想寻求一种“西体中用”的独特风格,于是成就了《思乡曲》。虽然曲中的某些手法还不太成熟,但在当时来说,这已经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三)音乐表象的风格特征

《思乡曲》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装饰音的运用。原民歌旋律中几乎没有装饰音,马思聪在创作时为了使音乐更加流畅、缠绵,也为了配合小提琴的演奏,特意加进了几个装饰音,整首曲调的风格就更加浓厚,更富于歌唱性。

在演奏中,马思聪比较喜欢使用滑音,例如用大二度上行滑指,这种演奏法在西方很少运用,但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如二胡,就使用得十分频繁。另外,小提琴与钢琴的互相辉映也是个突破的手法,钢琴与小提琴同样重要,这种理念来自德彪西的《毕里底士的歌》,他表示:“我企图像Debussy的《毕里底士的歌》描画出古希腊一样,描画古代的中国。歌的旋律与钢琴打成一片,不分伴奏与独唱,钢琴精密地描绘着歌词的意境,可说是一步紧贴一步地跟着。”

(四)《思乡曲》的文化内涵

1. 社会内涵

《思乡曲》写于1937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祖国的大片领土被侵占,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身为中华儿女的马思聪以其热诚的爱国情绪,谱写了催人泪下的《思乡曲》,抒发了背井离乡的人民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鉴于身份的特性,马思聪不可能像战士般拿起枪冲到战争的第一线,但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将他的抗战情感融进了他的作品中,以另一种形式对残酷的战争予以批判,因此在《思乡曲》中就充满了丰富的政治意义。

2. 民族内涵

马思聪具有很强的民族荣誉感,这首先体现在他作品的取材上。他的许多作品都是源于民歌,而在创作的手法上,他也极力渗透传统民族音乐的因素。马思聪曾说过:“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特征之外,极端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她有着丰富的音乐宝藏,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份遗产是我国作曲家特有的礼物,是所有作曲家的命根。”

另外,他还呼吁其他作曲家多运用民间音乐创作,他认为中国音乐“因外来的影响,而变成一种更新鲜更具有特性的国乐。我们的‘国粹’不会失去,反而令我们获得更宝贵的‘国粹’。问题就在创作,这需要从事音乐者的努力,而中国的音乐家们,除了向西洋学习技巧,要向我们的老百姓学习,他们代表我们土地、山、平原与河流。”

3. 情感内涵

在《思乡曲》中,充分体现了马思聪的爱国情感。早年的留法生活以及中年的被迫流亡海外,都使他对祖国对家乡充满思念之情。马思聪晚年仍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他的遗憾,也是中国音乐的遗憾。周恩来说过:“我生平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五十多岁离乡背井到国外去。我很难过。”这位伟人的感叹,使我们看到马思聪对中国音乐的影响。这位文质彬彬的音乐家以他特有的风格创作音乐的时候,也在创作着自己的人生。《思乡曲》标志着马思聪一生的坎坷:终其一生不能回乡,便把绵绵的思乡之情洒遍祖国的大地。

三、《思乡曲》的历史价值

马思聪以《思乡曲》一曲抒发了千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填补了中国小提琴创作的空白,他也因为这首作品闻名中外。提起《思乡曲》,许多人都会第一反应说“这是马思聪的作品” 。他与《思乡曲》已紧紧地连在一起,一如他晚年时漂泊海外终不能归,《思乡曲》正是这段历程的真实写照。

马思聪是我国小提琴创作领域的先驱,他早期创作的《第一回旋曲》和《绥远组曲》,是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第一批成功之作,打破了中国人只能用小提琴演奏外国作品的局面。汪毓和认为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中国音乐在世界乐坛取得了声誉,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小提琴演奏、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创作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梁茂春也评价说:“作曲家本人是我国第一代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在三四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开了我国小提琴艺术的先河,并使其一开始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中西音乐文化互相交融的创作手段方面,马思聪也一直努力地探索着,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这在于他在和声的运用上,大胆采用欧洲传统的大小调和声与调式,并力求与民族风格的曲调相协调:注意和声色彩的运用,如《思乡曲》中复合和弦的使用;在西方传统和声中加进民族因素,如弱化五度根音关系和不以主和声结束等。这是比较成功的探索,在当时的音乐创作领域中可算是一大创新之举。

在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上,马思聪也有其重要的贡献。他在1936年之后一直主张“利用民歌来创作”,他曾说过:“我们在开荒,是艰苦的,只要忠于土地的人,他的成果更大。”他作品的素材大部分来自民间音乐,不断地从民间音乐中吸取创作的灵感,努力在追求一种独特的东方风格。马思聪的作品在当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他作品风格如同他本人一样清雅、抒情,在他的音乐中“你找不到像吉卜赛音乐似的狂热,像萨拉萨蒂所写《流浪者之歌》那样感情粗放的音乐。他的音乐更典雅,感情上有适度的克制。”

马思聪是一位著名的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音乐影响着好几代中国人,他的爱国情感也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思乡曲》把他一生的思乡之情洒进国人的心坎,洒向祖国的锦绣河山。

[1] 麦子、马瑞雪:《马思聪最后二十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附录”。

[2]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3] 同[2],第238页。

[4] 马思聪:《创作经验》,《新音乐》第五卷第1期,1942年11月。

[5] 杨宝智:《马思聪与小提琴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第44-49页。

[6] 陈织昂:《抗战音乐史》,黄河出版社,2005年版。

[7] 苏夏:《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中央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8][9] [10] 同[4]。

[11] 马思聪:《中国新音乐的方向》,《马思聪——居高声自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2] 叶永烈:《马思聪传》,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 汪毓和:《马思聪在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人民音乐》1992年第12期,第11-15页。

[14] 梁茂春:《论马思聪音乐创作的历史贡献》,《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3期,第10-23页。

[15] 引自台湾“中华日报”记者:《访马思聪》,载《新音乐》6卷1期(沪版),1946年。

[16] 苏夏:《马思聪的音乐风格和内涵》,《音乐研究》1989年第1期,第8页。

猜你喜欢
小节民歌小提琴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快把我哥带走
Pear Concert
穿花衣 唱民歌
节节草的秘密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