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减负提质的策略分析

2022-07-05 22:29:36吴宣忍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5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策略分析背景

摘 要:“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减负提质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英语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注重总结教学经验,挖掘科学的教学方法,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学习英语知识,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英语;减负提质;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吴宣忍,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认知经验、学习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积极和耐心地引导。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打破常规,帮助学生感受英语学科的魅力和趣味,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良情绪。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于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强化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为减负提质提供保障。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减负提质的原则

(一)分层教学原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包容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挖掘学生的潜力,体现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要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等应分层次设计,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渐提升学习能力,走向深度学习。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以教育引导为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主体原则

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前的备课环节,教师要适当“留白”,在课堂上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课后也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三)趣味多样原则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在多样趣味的学习活动中体会英语的趣味和魅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突破固有教学思维的束缚,给学生营造现代化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

(四)家校合作原则

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家长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家长互动沟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家长监督其完成,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家校合作有利于深入贯彻“双减”政策的理念和要求,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双重保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减负提质的策略

在“双减”政策实施和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明确具体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思想觉悟、创新教学方法,在遵循减负提质原则的基础上挖掘减负提质的策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降低课业负担,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英语学习中。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案、丰富教学活动,优化课后作业,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缺乏重视。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同等重视,加强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课前预习的实效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给学生提供课前预习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预习材料和教材回答相关问题,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例如,在“Making New Friend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针对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做好准备,围绕“Welcome to China! 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準备三段对话,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三段对话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梳理思路、总结主要知识点,包括词汇、短语、句型、语法等,将课前预习的内容总结到一起,为学生课堂上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授课时,教师要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交流汇报中互相启迪智慧,总结知识,为接下来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环境和氛围能对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想要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对于启迪学生智慧、发散学生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趣味,改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刻板印象。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灵活选择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动态情境,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自由对话,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动态画面,画面中包括各类建筑物,学生观看此画面后展开对话练习,如:033B65A5-0CEE-4616-9CEC-06E1EA5C13D2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

——You need to go straight and turn right. The hospital is next to the bank.

——Thank you.

...

这种对话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水平,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逐步提高。在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对话,在学生对话结束后及时给出评价,指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能力。

(三)思维导图,梳理结构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激发,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明确课文脉络和主要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提前绘制好思维导图的框架,让学生在学习之后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分析整合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绘制思维导图框架时,教师要能够抓住重点,围绕核心建立分支,引导学生从分支出发发散思维,整合知识。

例如,在“I can dance and play the guitar.”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一些动词,明确定冠词“the”的使用条件,并且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下应用正确的话语来回答。教师先绘制好思维导图框架,将vocabulary、phrase、sentence pattern等作为思维导图的分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呈现在思维导图中。学生绘制完毕之后要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以此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部分的知识内容。这为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的拓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学生能力全面提升。

(四)有效提问,提升能力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氛围,在双向互动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端正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提问来鼓励学生阐述想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思考中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逐步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科素养。

例如,在“The season and the weather.”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构建互动性的英语课堂,让学生有舒适愉悦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能力、总结经验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this seaso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is season? How does this season's weather affect your mood?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提问方式来帮助学生逐渐开拓自己的思维,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梳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内容,扎实掌握词汇、短语等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其他学生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所有学生阐述和表达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强化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促进全班学生获得整体性进步。

(五)优化作业,拓展思维

课后作业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提高对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重视程度,通过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内容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思维,逐步走向深度学习领域。在设计英语课后作业时,教师要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优势和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基础,设计出不同类型和难度的作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作业来完成,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后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题型和拓展题型。以“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这部分的课后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基础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汇、短语等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的读写和记忆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拓展题型的设计中,教师要加大难度,可以让学生以“The need to quit smoking.”为主题来写作一篇短文,用清晰正确的语言来描述抽烟的危害和戒烟的必要性,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相融合,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点来进行英语短文写作,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完善评价,促进发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变化来不断调整评价方式,所有的评价方式都不能压抑学生的天性,而是促使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欲望,表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自信。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把握评价过程中的语言艺术,多采用激励性语言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信心。在小学英语教学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听力、口语、阅读、词汇等,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牢牢控制好评价的范围,评价要突出一个重点方面,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比如,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听力方面的练习,教师就要合理分配评价的时间,主要评价学生听力方面的行为,对读写等方面的评价不要占据过多的时间。如果评价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容易讓学生产生混淆的现象,不知道该着重进行哪一方面技能的训练。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总结教学经验,并融合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为英语教学增加生机和活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树立学习自信,体会英语的趣味和魅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友川.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减负提质有效途径[J].才智,2018(35):120.

[2]熊慧.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提质”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8):63.

[3]张玉萍.“减负提质”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9(30):78.

[4]徐瑾.玩转作业减负增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J].知识文库,2021(23):121-123.

[5]陈旭素.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减负提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186.

[6]祝丽霞.探索课堂减负提质的三段进阶教学——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1):78-80.

[7]刘继敏.新课程下山区农村初中减负提质的策略——初中英语有效的课前预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2):27-28.033B65A5-0CEE-4616-9CEC-06E1EA5C13D2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策略分析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14:37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心灵之窗
区域推进“以生为本、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遵循语文课程理念 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