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隔离在家也能免费看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线上观剧
受疫情影响,上海的各家剧场陆续取消演出。为满足观众的艺术需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网上推出了9部戏剧高清录像,3月12日起每晚连续免费播放一部。消息一出,观众纷纷拍手称赞。网友对线上免费放映表示暖心感恩的留言不断,甚至于发布这条线上放映的微信推送都收获了10w+的阅读关注,粉丝也一夜间增加了两千多。众多留言中,一句“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戏剧”的留言,更是让上海的戏剧人备受鼓舞。
《万尼亚舅舅》几天的放映,观众的反响出奇热烈。周末两天,两部“典藏之作”率先揭开播放序幕,契诃夫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和莫里哀经典喜剧《太太学堂》,观看次数分别达到了44.6万和25.4万。3月14日晚,“上话”创作于2020年的全国首部抗疫音乐剧《那年那时那座城》上线播放,这部作品取材自上海援鄂医疗队从出征到凯旋的真实经历,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展现了那段难忘的日子。线上的戏剧播放3天以来,剧院的微信和微博公号上,观众的留言意外之多,每天播放后,直播间都会增加好几千的粉丝。在每一晚的线上播映之后,总会有观众都会留下相似的感慨,“还是想重回安福路”“期待剧场相见的那一天”。
02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
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仪式3月2日在浦东美术馆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共同为交易中心揭牌。副市长陈通,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出席。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陣地,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政府共同推进全国唯一的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并将“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列为改革试点重要任务之一。上海将进一步放大浦东打造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政策优势与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的叠加效应,加强系统化改革,构建国际化平台,推动数字化治理,加快专业化运作,以更开放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更活跃的市场,增强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将创设国内外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和管理的功能性平台,逐步构建起文物艺术品市场“全周期”服务与“全要素”生态,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从今年起,每年的10月26日至28日,将在浦东美术馆举办中国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打响全国唯一官方国际性文物艺术品交易品牌。同时,第五届进博会将首次打造文物艺术品专区。目前,这两大文物交易会已经纳入每年11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浦江两岸全城联动,确立全球文物艺术品交易的“上海时间”。
03冬奥文创展现中国文化之美
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会。历届奥运会都是各国展现风土人情的“主赛道”。尤其是近年来,每到奥运时间,形式各样的文创产品总能吸引全世界关注。2008年,以“福娃”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最佳文化符号,与“福娃”一脉相承的“冰墩墩”,又一次成为冬奥会的“顶流”,获得了人们的喜爱,架起了各国人民的友谊桥梁。
不只“冰墩墩”,本届冬奥会推出的众多文创产品,都将文化与创意深度结合,处处展现出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中国风。冬奥会上的中国风范,传统又时尚,精致又简约,文化大国的人文气质再一次通过奥运会这一世界级交流平台得到彰显。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生代的消费风口,造就了一大批耳熟能详的文创新IP和“破圈”产品,丰富的市场开发设计制造经验让冬奥文化商品的走俏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