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的沉浸式视觉体验

2022-07-05 15:06朱嘉君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舞美尼斯戏剧

朱嘉君

沉浸式戏剧近些年在国内不断地涌现和发展,“沉浸式”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沉浸式戏剧中能够作为特点宣传的一个方面便是舞美视觉的新感受和新体验。区别于传统观演关系,沉浸式戏剧要求舞美视觉需要让观众沉浸于戏的环境之中。对于观众来说,不再是来看“你们”表演。而是结合剧情,配合服装、道具、音效让观众达到“穿越”和“体验”,真正达到“忘了自己,而你就是其中一员”的效果。

沉浸式戏剧近些年在国内快速发展。在疫情常态化时期,内需增长大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由“内容、科技、空间”驱动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开始逐渐丰富,而这一现象并非中国市场独有,在近几年的戏剧舞台上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沉浸式戏剧(也称浸没式戏剧)。能够作为特点宣传的一个方面便是舞美视觉的新感受和新体验。

“沉浸式戏剧是一种实践,它实际上允许你与表演者在‘游戏区,与他们进行身体上的互动。”—约瑟芬·马肯

何为沉浸式:即让观众进入“忘我”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场景中去,仿佛置身于其中。

沉浸式戏剧的定义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在讨论,“沉浸式”的中文意義可以理解为完全投入在一种思想活动中,专注于某件事,充满了某种东西,“沉浸”的含义似乎在中国文化中可以广泛使用。在中国,沉浸式戏剧的身份有时变得模糊,因为在大众认知里,它还没有与环境戏剧和互动式戏剧完全分离。然而,这些类型戏剧的特点是有交叉的,我们可以从以上对沉浸式戏剧的解释中找到这一点,与传统戏剧相比,文章总结了沉浸式戏剧的三个特点:第一,它赋予观众相对的自由行动权,因为它改变了观众与表演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固定观众的位置。第二,沉浸式戏剧的互动和参与形式为观众增加了更多的角色或身份。第三,沉浸式戏剧旨在将戏剧世界传递给观众。1通俗一点就是当你进入到前方的环境中,就忘了你自己,而是融入到当前的环境中,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元素”。

在传统剧场里,镜框式舞台是较为普遍的样式。当然,除了镜框式舞台还有兼有镜框式与伸出式舞台、不设景区的伸出式舞台、中心式舞台、终端式舞台以及可变式舞台。在这几种样式中,导演构思世界,舞台美术设计师搭建世界,演员实现世界,而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就是来看表演的。对于舞台美术设计师来说,就是在观众的视觉范围内创造场景。

沉浸式戏剧则有所不同。以本人创作的沉浸式戏剧《贾尼斯基基》为例,首先《贾尼斯基基》的前作是一部经典歌剧,这次的演出,在前期创作时,剧本做了适当的修改,针对商业演出的需要,编排了三个版本。在舞美的创作中,我从剧本以及对经典歌剧版本的解读中得出,其剧情叙事性很强,作为歌剧来说可以完美的演绎。而这次改编,则需要提炼和升华,要提取剧本中的“核”,加以再创造。我所提炼出给予改编的以及给予舞美设计切入的“核”就是“人心”—众人为了争夺博索的遗产,不择手段相互猜忌和陷害,设下彼此的“局”。而谁人又知道,博索是真的要死了还是到底是谁中了谁的“局”?或者还是博索的仆人“贾尼”又做了什么。

舞美视觉沿着剧本的思路,呈现上变得更立体,不但是满足观众视觉范围内的区域,而是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创造环境,把观众带到戏剧的剧本中去。观众作为舞美视觉的一部分的需求更强烈。再结合剧情,配合服装、道具、音效让观众达到“穿越”和“体验”,真正达到“忘了自己,而你就是其中一员”的效果。

观众

在我们一般的观念中,戏剧是在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演出的,观众面对镜框式舞台,演出开始场灯关闭,观众保持安静,各自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内容。在整个观剧过程中,观众一直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接受演出的一切,同时也明确了现实生活与舞台演出的界限,这使得他们能够看到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却无法对之施加任何影响。2而《贾尼斯基基》则是一个空间。

《贾尼斯基基》演出是在上海亚洲大厦11楼,一个类似于商务楼的地方。当打开厚重的城堡大门,便是这“博索”的城堡,他的家。观众的观演关系,不再固定。观众不再被迫对着演区,而是作为城堡主人的亲戚,来探望病重的“博索”。之后便开始了剧情,卷入了“博索”被杀的是非之中。演员的演区也不再固定,每个部分都进行了设计,利用到空间的各个角落—书架上翻找遗嘱,酒柜里倒酒,客厅里看报打牌,卧室里谈话,阳台上打斗等。观众在演出前进入空间后,可以随意地参观博索的家,任何道具都是真实的。演出中可站可坐,一同拿着酒杯听着剧情。书架上的书也可以拿出来翻阅,一同找遗嘱,全身心地进入剧场情境。观众不再被动地按规定的剧情去欣赏戏剧,而是可以主动选择角度,既可以远观,也可以就在一尺之内看表演的细节。没有主演区,这也说明整个空间都是演区。先用真实感让观众忘了自己是来看戏的,而是来享受这次“事件”的。

从这一点上看,所谓的沉浸式戏剧是源于美国戏剧理论家理查-谢克纳所提出的环境戏剧这一概念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沉浸式戏剧是环境戏剧在后代语境下的一种延伸,其本质也属于环境戏剧的一种。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实验性。去探索去实验各种可能性。环境戏剧在当下的后现代语境里,也更多地开始强调这种“浸入”感。并在改变观众被动接受演出的固定模式的同时,使观众主动参与发掘和探索剧情。3

场景

沉浸式体验绕不开的话题:场景,而区别于传统表现形式,沉浸式体验对场景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贾尼斯基基》的空间内设计布置的是富豪“博索”家城堡中提炼出的客厅、书房、以及卧室,运用构成的手法相结合,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下城堡中多个场景。写实还原的场景很有冲击力和厚重感,进入后能感觉到浓浓的历史感,在颜色运用上,运用了能反映出人物个性的色调,一种谜一样的深沉的颜色。在写实场景中,也为了从剧情中提炼出的“核”而设计的形象元素—国际象棋。因剧本改编为三个版本依次演出:经典版、悬疑版、暗黑版。但三个版本都围绕着博索“不明不白”的“死”展开,而亲戚们包括“贾尼”则围绕着他的“死”相继争夺遗产,百般算计,相互猜忌。最终赢家,鹿死谁手扑朔迷离。而这场戏就好比是个局,是盘棋。经过设计后放大的国际象棋棋盘,经过结构后放置在场地内,而棋盘上观众的座椅就是几枚按照人体工程学和棋盘比例放大的棋子,通过结合剧情的需要机械移动,观众可以坐在棋子内被带入棋局之中。另外在空间两侧的墙上,也设计了双层画面的特殊效果,表面通过古典油画方式绘画了符合年代的贾尼一家人的肖像,而后一层画面则是,贾尼与亲戚们内心的真实写照,让进入空间的观众们看到画面后,不知谁是幕后真凶。不仅没有改变写实环境的效果,而且还在特定需要的时刻,出现后层画面提升剧情。连操控区域,也被设计在一幅油画的背后。不能让操控区域让观众跳戏了,这一幅油画的材质,在背后可以看清空间里的各处,而观众却看不见油画背后的操控区域。这样,观众便可以进入到环境当中,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年代,这家人的一分子。其实这也是改变观众的思想的方式之一—依靠环境的感染力。9C509BD8-F47B-41FF-9C6F-04313631F6B7

科技

随着戏剧艺术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观众对于舞台剧的视觉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种新技术被运用到舞台艺术中,也极大地提高了舞台艺术的审美效果。并且各种声光电的表现手法也不断地丰富,以求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在《贾尼斯基基》中运用了激光、LED带灯、管道定点烟机等技术手段来辅助灯光以及舞美呈现魔幻效果。在建筑局限的情况下,规避了常规灯具安装以及隐藏的弊端,更多地运用了功率大,体积小,效果强烈,形状异常的设备来设计这部经过改编的经典剧目。表现手法则是通过造型、颜色等展现出来,直达视觉感官。

《贾尼斯基基》在方形的棋盘上,按照每个方格的边缘设计了变色灯带,配合剧情变化中,一些内心外化的场景和超自然的场景时,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来营造当时需要的严肃、恐怖、浪漫等气氛。使观众感受到当时的气氛,继续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

互动

在传统演出中,“互动”已经开始在台下与台上间发生。为了创造与观众更近距离的对话,有在演出中演员走到观众席与观众发生近距离接触。也有谢幕时带领台下观众一起跳舞。也有在谢幕后邀请观众上台参与特定的环节。而“沉浸式”的戏剧中,则打破这一上下的距离。观众与演员没有了固定或者规定的范围。

《贾尼斯基基》中的部分角色会在固定时间选择一位观众在场景中进行一对一互动演出。更有趣的是,如果这时有其他观众配合演员的动作,这名观众则成为表演的一部分。比如:环境中放大的国际象棋盘就是一个演区,“贾尼”和亲戚们在棋盘上演戏的时候,每个人按着棋子的规矩走在棋盘格上,暗示着每个人的每一步都是他们内心为了得到遗产而设计好的一步棋。坐在棋盘上的观众,就在环境中餐桌书桌的旁边,当演员在一些特定环节中,时不时还会把问题抛给观众,寻求观众的意见。并且坐在棋子椅子上的观众也会被作为一枚棋子,参与到争夺遗产的争斗中,他们会以另一种独特的视角参与并观看演出。当然,肢体接触还是不会产生。当互动中被演员对话的观众愿意参与的时候,会欣然回答,或者接下演员给出的道具。使趣味性得到了提升,也拉动了演出的参与感,观众也可以指定性地购票,希望参与互动的演员可以购买特定的位置参与演出。每个不同的座位或者站的位置,都是一个特有的视角。

总而言之,沉浸式戏剧的舞美视觉与传统舞美之间有着不小的差异和要求。而且随着时代、场地、以及观众的局限和要求,对于沉浸式戏剧的舞美视觉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并且在国内的变化成长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伴随着各种力量的渗入和支持。作为一种年轻的视觉艺术样式,沉浸式戏剧的舞美不再只是其本身,在整個创作过程中,它影响着整部剧的创作进程和结构,甚至于影响到表演的方式。使得整部剧的实验性更强,可能性更大。而舞美视觉也正在迎着更大的可能性,更多的实验性大踏步地前进。

作者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上海歌剧院舞美技术部副主任

1.李典.浅议跨文化沉浸戏剧的大众接受度—以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为例[J].明日风尚,2021(5):157.

2.杨子涵.中国式沉浸—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成长.艺苑[J].2017(1):26.

3.同上,第27页。9C509BD8-F47B-41FF-9C6F-04313631F6B7

猜你喜欢
舞美尼斯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
尼斯狂欢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