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宣传画在党史不同时期的宣教作用与图像特征

2022-07-05 11:20马金子
传媒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宣传画党史

马金子

摘要:宣传画在中国共产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宣教作用、图像特征、历史成就等多个方面梳理了我党历史上不同时期运用宣传画开展斗争、引导舆论、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成功经验,为百年党史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为应对互联网视觉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党史 宣传画 宣教作用 图像特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对“宣传画”的定义是:“一般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标题,又名招贴画。其特点是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宣传思想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宣傳画作为一种内容紧跟时代主题、图像紧跟时代热点、形式彰显时代风采的视觉语言,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大众性和时代性,始终走在大众传播的前沿,成为我党宣传思想工作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走过了从初创到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宣传画从我党宣传工作开展之初就成为舆论斗争的重要武器,并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宣教作用。从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代的主题都是革命斗争。这一时期的宣传画传播,紧密结合斗争需要,回应人民诉求,把宣传画这种基层的民俗文化提升到社会政治中的重要领域。其主题内容、表现技法、制作工艺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在反抗压迫、谴责侵略、歌颂英雄、发动群众、凝聚民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在抗战时期,宣传画的艺术成就、宣教作用达到高峰。

2.鲜明的斗争主题。无论是正面表现军民的团结一心、英勇顽强,还是反面表现敌人的凶狠残暴,鲜明的斗争主题都是这一时期宣传画的核心特征。以《保卫家乡》为例:母亲身携军装军鞋,用殷殷目光对儿子做临行嘱托,表达必胜的斗争决心;儿子手握红缨枪、背后斜背大刀,回应的目光坚定从容。整幅画色彩饱满,神态生动,表达了人民抗击侵略的坚定意志。

3.强烈的情绪表达。抗战初期,随着日军的节节深入,大众的内心充满了悲观、迷茫。以强烈的情绪表达鼓舞民众的抗战士气就成为这一时期宣传画的主要特征。以宋秉恒1938年创作的《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例。作品通过强有力的情绪表达号召人民起来战斗。画面中的男子左手攥拳高高举起,面部骨骼肌肉棱角分明,瞪大的双眼和呐喊的口型清晰可见,目光愤怒而坚定,充满张力和气势。在他身后,整齐的队伍在崇山峻岭间蜿蜒伸向远方,体现了全民一心抗争到底的集体意志。

4.简洁的表现形式。抗战时期,物资紧缺,美术工作者创作条件艰难,可以大批量印制的小幅木刻成为宣传抗战的主要形式。艺术家们用刻刀将粗细不均的线条刻在木板上,使线条产生不同的力量感和韵律感,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以胡一川1937年创作的《出击之前》为例,桌上的油灯映衬出战士们专注研究作战计划的身影。身处画面中心的战士虽臂缠绷带,但依然没有影响他对战斗的投入。画面的黑色背景与油灯映衬下的战士轮廓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严肃的战前气氛。简洁有力的线条直观表达出战士们坚毅的内心。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党经历了艰难的建设与探索,有成功经验,也遇到过重大挫折。宣传画在其中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从正反两方面记录、研究这一艰难探索过程的重要载体。

1.宣教作用。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时代主题,宣传大政方针、歌颂建设成就、团结凝聚共识、鼓舞民众士气成为这一时期宣传画题材的主流。宣传画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掀起迎来了大发展。1952年,全国创作宣传画达500余种,出版发行的数量由700余万份增至4000万份。宣传画的内容也随着形势的发展,增加了经济建设、抗美援朝、保卫世界和平等题材。经过国家近十年的倡导与扶持,到20世纪50年代末,宣传画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独特地位。l958—l959年,全国共出版宣传画664种,印刷量达l亿张。

2.民族性与国际性交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宣传画曾出现过两次国际化浪潮。一是抗美援朝时期,苏联宣传画进入中国,本土美术工作者受其启发有了第一次民族化向国际化的转变。二是受波兰宣传画的影响。与中国宣传画直奔主题不同,波兰宣传画习惯用象征和隐喻表达,技法上色彩和线条十分考究,有鲜明的东欧元素,对新中国美术工作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他们的绘画技法从单线平涂到逐渐加入光影立体感,将抗战时期比较简朴鲜明的风格,转化为喜庆热烈又注重艺术性的范式。

3.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融。美术工作者在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宣传画要想一瞬间就吸引住受众,光写实是不够的,要学会夸张。夸张的动作与表情,可以帮助观众迅速理解人物诉求。同时要有想象力,要超越现实生活,创造出高于生活、臻于完美,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理想情境。如哈琼文的《毛主席万岁》,通过浪漫美好的花海将观众带入热烈的节日氛围中,图中母女身处花海展露出的幸福表情间接歌颂了领袖的伟大。观众很容易将自己代入母女,与之共鸣,建立起对伟大领袖的认同。

4.政治宣传画异军突起。新中国宣传画受苏联影响,人物多带有一种雕塑感,但在“文革”样板戏的影响下,人物形象又转为带有舞台感和戏剧感。这一特殊时期,政治宣传画色彩上大量使用红色,主体形象大多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主,衍生出“红太阳”、“红宝书”等符号性语言,充满对领袖及领袖思想的崇敬之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炮打司令部》。同时,政治宣传画的社会实用性被充分有效发挥出来,其思想引导性、教育性极为鲜明,典型代表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改革开放30年,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宣传画的发展也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潮中走过了从繁盛到衰落再到重新绽放的非凡历程。

1.宣教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迎来了新的契机。政治氛围逐步宽松,经济快速发展,文化领域大胆引进借鉴,宣传画在题材拓展、技法更新等方面都有了大幅突破。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统的宣传画已不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出版社已很少有宣传画选题。在闹市街头、公共场所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外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如希望工程、载人航天、北京奥运等,宣传画再一次回到公众视野,但其设计理念、表现方式已完全不同于以往,其体现出崭新的时代气息。

2.题材内容更生活化。经历了“文革”阵痛,宣传画的风格与内容更为多元化,不再以宣传政治思想为主,而是集中反映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警示劝勉、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新题材不断涌现,让人明显感受到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3.设计理念更加现代。改革开放前的宣传画多以具象的手工绘制为主。改革开放后,以文字、线条、符号为代表的抽象设计元素大大增加。色彩上革命的红色已然褪去,色彩运用更为大胆,视觉语言更加包容,艺术表现也更加贴近生活。进入20世纪90年代,创意图案、文案、版式等更多现代元素进入宣传画设计领域。宣传画的设计感更强,更国际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陈放的《Victory》,获得第九届法国肖蒙国际海报节第一名。画面上没有任何文字描述,一只经X光片处理、形成“V”型的残缺手掌,强有力地表达了战争残酷的主题。

4.创作手段更为多元。电脑设计虽不能在表达人物细腻神韵和画面故事性方面代替手绘,但其带来的未来感、科技感是传统手绘无法比拟的。照片式宣传画更加直观,一张饱含情绪的照片不需要更多文字说明就能直击人心。谢海龙1991年拍摄的希望工程主题海报中,大眼睛女孩通过镜头直视受众,动情地传达着对上学的渴望,成为当代中国宣传画的经典。此外,涂鸦艺术随意简洁,多被年轻人接受,寥寥几笔就能引发无限想象。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宣传画的创作与时俱进,紧紧呼应这伟大时代,迎来了自身新的发展阶段。

1.宣教作用。社会主义新时代,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宣传画这一艺术形式在激烈的时代变化中迅速嬗变出新的特点:一是以纸质为主的传统宣传画迅速萎缩,仅余小区、公交站广告栏、街头喷绘等少数线下阵地。二是题材范围由以往的大政方针为主转为聚焦公民教育的公益广告为主。三是影响力不降反增。随着互联网读图时代的到来,宣传画在线上找到了新的传播天地,特别是借助防疫抗疫等焦点事件,不但大放光彩,甚至打破内宣外宣界限,走出国门,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题材更具时代性。新时代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内容因领袖的大力提倡成为宣传画的主要题材。此外,防电信诈骗、电动车起火逃生指南、推广公筷、垃圾分类、节能降耗、呼吁环保、文明养宠物、提倡控烟等这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主题纷纷涌现。这些话题小而具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公民教育色彩更强烈,因而更接地气。

3.沟通表达更柔性。进入新时代,受众受教育水平更高,独立思考能力更强,观点更多元化,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生态以及一套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大量宣传画的创作及时顺应了这种变化,把以往口号式的标题、宏大叙事为主的构图、群体表达的宣教灌输,变为更有互联网思维及色彩的语言,更诉诸个体沟通的传达方式以及更柔性的情感浸润。由传统的仰视、俯视表达变为平视沟通,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4.文化表达更自信。进入新时代,中国宣传画走过了大规模学习、模仿的阶段,在设计理念、表现元素及表现手法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民族化与本土化鲜明的风格范式。设计中运用更多的是传统文化及本土文化元素,不再刻意追求国际化或形式创新。同时,很多作者大胆触及国际焦点议题,用国际化的设计元素、语言表达立场,增强了中国宣传画参与国际传播的话语权。网络讽刺漫画家乌合麒麟利用西方文化概念,特别是圣经中的典故和隐喻创作的《为弄臣加冕》、《和平之师》等将宣传画的动能延伸到了国际传播领域,在国际舆论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梳理党史不同时期宣传画的宣教作用与图像特征不难看出,百年来,宣传画以其自身的传播性、教育性、导向性、大众性,以及图像语言的强大功能,在对公众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纯文字语言直观说教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其能有效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经百年依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互联网时代,宣传画这一曾经无比辉煌的宣传形式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因为互联网视觉时代的到来而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作者单位 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孙若木.当代中国宣传画的宣教功能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9.

[2]张景丽.当代中国宣传画图像表达与文化精神建构[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08).

[3]李公明.冷战初期中国宣传画中的战争与和平——以“抗美援朝”宣传画为中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01).

[4]王丽红,黄向东.社会意识的艺术呈现——宣传画在抗擊疫情中的特征与作用[J].美术,2020(10).

[5]朱海辰.创造新艺术 ——新中国宣传画的艺术发展[J].中国艺术,2021(03).

[6]钱晶晶.20世纪中国宣传画略谈[J].艺苑,2007(03).

【编辑:孙莹】

猜你喜欢
宣传画党史
为少年儿童学习党史插上歌声的翅膀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欢迎你”
五六十年代的宣传画
腾飞的时代 腾飞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