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啸 顾庆康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东城100732;2.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南京 栖霞区2100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转向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2050 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重中之重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方面依赖于城镇化工业化纵深推进形成对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吸纳和对农村发展的强大支撑,另一方面更依赖于在农村内部创造农村经济新增长极,其关键就在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充分释放乡村产业的富民效应,补齐农民收入短板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探索[1],乡村产业的发展和融合对提升农民收入发挥了很大作用[2,3],全国不同地区因时、因地制宜,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乡村产业富民模式[4]。以解决农民二次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和以实现部分农民入股分红增加财产性收入,构成了乡村产业富民的两条主要路径[5]。但是,由于面临着产业项目同质化、产品有品质无品牌、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不健全、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6,7,8],乡村产业的发展遭遇困境,其提高农民收入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出现了对农民收入促进作用逐年减弱的不利局面[9]。面对乡村产业的“富民之困”,学界从小农户与乡村产业的功能性不协调、大资本对小农户的挤出、农业政策对小农户的排挤等不同视角进行了解释[10,11]。但是,当前对乡村产业“富民之困”的讨论,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的困境类型和形成原因的差异,无法有针对性地设计破解不同困境的对策。为此,本文将在提出富民乡村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乡村产业“富民之困”的类型并分析成因,指出破解乡村产业“富民之困”的思路和对策,力求为发展壮大富民乡村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富民乡村产业应该是一种能够充分适应乡村特性落地并成长于乡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并最终让真正参与产业建设的农民获得足够报酬实现富裕富足的现代产业。简言之,富民乡村产业以乡村为载体,通过发展现代产业达到有力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由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富民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乡村产业的发展具有目标多重、功能多样、内容综合、业态融合的内涵特征[12,13]。富民乡村产业的提出,则进一步将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锚定在“富民”上。富民乡村产业应该能够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让农民既收获“钱”景,也看到“前”景。即短期可以开辟就业渠道和完善利益链分享机制,拓宽农民增收空间;长期可以增强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据此,以富民为目标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可以实现农民“富腰包”。富民乡村产业,既要能够持续壮大产业发展,更要能够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用农民腰包是否“鼓起来”作为衡量产业社会经济效益的首要标准。这意味着,富民乡村产业能吸纳并充分利用农村内部的劳动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确保农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增长势头更加持续,这有赖于建立健全适宜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的长效机制。需要强调的是,富民乡村产业是让真正为产业发展投入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的农民实现“富腰包”,不是实现无差异的均贫富。
二是可以实现农民“富能力”。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才,富民乡村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农民的自身发展能力[14]。创业创新是蓄积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也是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富民乡村产业应该能够让农民在参与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接近市场、了解市场、发现市场,通过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培育乡村能人释放产业发展的正外部性,从而为乡村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乡村是载体,要格外重视产业对乡村的“适应性”。只有充分认识乡村社会之于城镇社会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农村环境、农业特征、农民利益,才能实现产业发展与富民增收的协同。类似于跨国企业因外来者身份而遭受“外来者劣势”[15],由于信息、合法性以及嵌入性的缺失,外来者容易遭受不熟悉危害、歧视危害以及关系危害[16],涉农投资领域也存在外来者的问题[17]。结合我国资本下乡发展产业的实际,成功的富民乡村产业能够与乡村内在特征相适应,可以克服“水土”信息缺失导致的不熟悉危害以及“乡土”嵌入性缺失导致的关系危害。
一是能够适应“水土”的特殊性。富民乡村产业可以同农业产业特征充分融合,避免出现“水土不服”问题。农业产业具有自然风险高、投资周期长、价格波动大、有效监督难等弱质性特征[18,19],随着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持续升高,农业利润率正逐年走低。富民乡村产业建立在对生产周期、投入周期、收益周期做出合理预估的基础上,能及时准确地对农业要素和产品市场波动做出反应。同时,不同区域的农业农村都处在特定的地理资源和气候环境下,富民乡村产业根植于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形成适宜于各类资源条件的产业类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持久增收。
二是能够充分适应“乡土”的特殊性。富民乡村产业可以处理好外部关系在乡村的嵌入,避免出现“乡土不服”问题。之于城镇社会,我国村落大多为家族聚居,是典型的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等地方社会网络形成的熟人社会。富民乡村产业高度嵌入村庄社会,若能妥善利用村庄社会资源,乡土的社会网络可以帮助降低产业发展中的组织成本[20]。从这个角度来看,富民乡村产业应该可以与村庄的人文习俗、社会网络相耦合,能够处理好与村庄内部主体的互动问题。此外,乡村劳动力具有文化素质偏低、信息素养偏低、社会交往参与率偏低等特征[21],决定了富民乡村产业的劳动力需求要与劳动力供给相匹配。
“富民”的前提是“业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富民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要素组成都必须符合现代产业的要求,才能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横向看,应该全方位具备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经营方式等现代要素;纵向看,应该充分以三产融合为路径,实现“延一接二连三”,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接、三产连前端,呈现出复合型特征。
一是现代要素能够充分赋能。生产要素是维系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资源组合。富民乡村产业一定要具有现代产业特征,能够实现对现代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我国城乡要素市场长期表现出二元特征,显著制约了物资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数据流在工农、城乡之间的正常循环[22],导致乡村产业的现代化亟需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富民乡村产业应该可以通过跨越农业范畴与各类现代要素交叉重组,借助现代要素赋能盘活物资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数据流,消解影响产业发展后劲的“淤结”,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乡村产业由基础“造血”功能向多元化“活血”功能转变。
二是三产融合发展能够充分实现。仅仅围绕农产品生产环节做文章,将始终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底端,富民增收空间有限。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规模和范围,形成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促进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是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富民乡村产业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路径。富民乡村产业把促进三产融合作为发展重点,一方面由简单的农产品生产拓展至研发、加工、销售、品牌等全产业链环节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由单一农产品供给功能扩展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旅游体验等综合开发[23]。
已有不少研究表明,乡村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上面临困境。从各地实践看,这些困境的类型和成因很不相同,应区分认识以实现“对症下药”。对富民乡村产业内涵的分解,有助于分类思考乡村产业的“富民之困”。具体来说,当前乡村产业的“富民之困”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见图1)。
图1. 乡村产业“富民之困”类型及成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加大惠农强农支持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投入了大量产业项目,不少地区的乡村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项目的持续投放下,出现了盲目追求政策效益而非项目市场效益的问题,局部地区乡村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一种虚假性“繁荣”。这种补贴下的“虚假繁荣”造成了产业空壳的结果,富民无从谈起。
部分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并非奔着发展好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而来,而是为了获取高额财政补贴,甚至通过非法手段骗取涉农补助和项目扶持资金。这些主体并不在意产业经营的成败,甚至完全忽视投资的市场经济属性,而是“哪里政策补贴好就往哪里钻”“赚一波就跑路”,导致一些乡村出现“空壳”企业和组织。一些资本下乡发展农业产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政府补贴或获取农地产权以撬动金融资本,下乡前与农业毫无关系[24];中国社科院课题组2018 年的调研发现,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主体农民合作社在多数地区有三分之一是空壳,部分地区甚至超过60%[25],空壳社出现的动机与政策收益密不可分。此外,在产业项目落地过程中,基层干部迫于考核压力,往往采取可以实现政策达标的策略,难以保障产业真正发展[26]。这种扭曲政策意图,偏离富民目标所造成的“空壳产业”是在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双重压力下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产物[27],绝无可能发挥产业富民的效果。市场主体面临政策优惠的诱惑,基层政府面临巨大考核压力,很容易造成产业发展目标的异化。
下乡资本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主体,它们可以带来大量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同时可通过合理分工保障农民获得应有收益。但是很多资本下乡在发展乡村产业过程中忽视了乡土社会的特征,与乡土社会脱嵌,导致产业项目缺乏稳定的承接载体,企业存活面临严重问题,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想要实现富民非常困难。
一是没有处理好与村庄内部的关系。来自村庄社会内部的抵抗是我国社会资本下乡进程中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乡村产业所需的诸多生产要素,如土地、道路、水利、劳动力等,很大程度上嵌入在村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中[20]。社会资本下乡打破了村庄稳定的利益结构,如果处理不好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将会与村庄内部产生利益冲突。从全国不同地区的调研可见,社会资本下乡可能发生多种形式的冲突,常见的包括公共设施(如水利)使用优先序争夺、农产品被盗、阻拦收割、订单违约、高额索赔等[28,29]。
二是没有对农业产业形成合理预期。资本下乡投资农业面临的最大忌讳就是对农业产业的先天了解不足,既没有对产业的生产周期、投资收益周期做出合理预估,也没有事先充分了解村庄资源禀赋特征。部分市场主体发展农业产业时,存在盲目扩张、贪多贪快等问题,导致自然风险、契约风险与市场风险多重叠加,同时又缺乏农业产业的运营经验,对于如何运用设施装备降低生产成本,如何营造产品品牌、开拓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等现代管理理念也不清晰。由于经营管理要素与农业生产不匹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30],甚至部分社会资本出现资金链断裂,最终演化为“弃耕”“跑路”“烂尾”等现象,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此类现象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31]。
目前,虽然各地发展出种类繁多的乡村产业,但真正能在省域乃至全国形成影响力的凤毛麟角。受自身生产、加工、研发等条件限制,绝大多数乡村产业的规模小、链条短、实力弱、市场影响力有限,联农带农的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很好的发挥出富民效应。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要素的缺乏,导致产业难以实现很好发展,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弱产业弱富民”是当前乡村产业“富民之困”最为普遍的类型。
一是现代要素结合程度较低。其一,现代金融较难获取。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农村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传统价格机制失灵。然而,金融机构对贷款抵押物要求严格,农业项目地上作物、设施往往并不能承担有效抵押物的职能,金融机构在响应政府金融支农政策上也缺乏积极性,满足乡村产业需要的金融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抑制了我国乡村产业的深入转型发展。截至2020 年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78.4万亿元,涉农贷款占比21.83%,其中农户贷款占比仅为6.62%,农业贷款占比仅为2.39%。其二,现代科创元素缺乏。目前,科技、经营、设备等各类现代科创要素服务乡村产业的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导致现代设备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现代经营创新等方面仍是明显弱项。绝大多数乡村产业背后并没有技术团队及科研人员的支撑,长期使用旧品种、旧技术、旧设备,致使产业一直无法发展壮大。
二是现代农村设施仍是短板。其一,基础设施不健全。部分农村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网络通讯、仓储物流等设施未实现全覆盖,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要素向乡村的扩散渗透远远不够。如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基础设施普遍相当落后,贵州省水城县营盘村的茶产业、猕猴桃产业、蔬菜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是,猕猴桃和茶叶种植园区的田间道路、灌溉等都还非常缺乏;云南省昭阳区、鲁甸县、永善县分别有68%、75%、80%的果园不通路,68%、88%、90%的果园不通水,缺水问题严重,果园间道路状况差,灾害性天气频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其二,现代物流卡脖子。产地批发市场、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设施相对落后,物流经营成本较高。同时,冷链配套设施不足问题非常突出,这不仅严重制约生鲜农产品的远距离运输,更增加了产品损耗,如福建省果蔬产地损耗率超过30%。
当前,有些地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利用现代生产要素,打造产品品牌,使得乡村产业得到良好发展,有些已成为有竞争力的地方支柱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和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并不理想,出现了“产业项目强,富民效应弱”的现象,产业效益更多地流向了资本,而农民从中受益有限。产业发展往往呈现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商业特征,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就无法充分释放[32],富民的目标也会让位于资本的逐利动机。
一是技术资本密集挤出了农民。一方面是对农民生产的挤出。乡村产业一般强调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科技化,这着实能够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但却抬高了小农户的参与门槛,一定程度上排斥了普通农户,而从中获益最多的始终是少数大户和涉农企业。另一方面是对农民劳动力的挤出。从产业发展规律看,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要求一般较高,与农村劳动力的现有素质并不相符,一定程度上将挤出劳动力,这类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并不能够满足农民就业增收的需求。
二是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其一,资源要素联结仍不到位。对于大多数乡村产业,由于产业主体担心利润波动激发冲突,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结中建立股份并实施分红的比例较低,大多仍然采取的是固定收益分配,农民大多每年仅仅获得固定的保底收益。如某奶业专业合作社在运作过程中允许部分农民用奶牛入股并参与分红,但实际上农民并不能获得实际经营收益的分红,而是折价后每年12%的固定收益[33]。其二,劳动力要素联结有待加强。现行劳动收入的联结模式下的农户工资分配存在形式单一、链条不稳等问题,多数农民采用计时、计件的方式获取劳动报酬,无法形成有效激励。
对于实现富民目标而言,发展现代产业是前提,根植乡土社会是保障。当前“富民之困”的形成既有目标层面的偏移,也是载体层面的错配,还有产业层面的乏力。突破上述困境,应回归富民乡村产业内涵,以正确的产业发展观为基础,依次回答好“如何发展现代产业”“如何适应乡土社会”“如何实现富民”三个核心问题,实现产业“发展起来”“发展得好”“强力富民”。
发展现代产业,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现实需要,是提升乡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如何发展好现代产业,是实现产业富民增收目标需首先回答的问题。要在充分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进现代乡村产业发展。
一是必须坚持市场思维。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乡村产业想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其一,必须重点把握产业的需求关。在产业培育进程中,始终把产业的“需求侧”作为供给的着力点,以市场需求作为产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二,必须时刻警惕产业的竞争关。不仅要立足我国乡村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实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还要走全产业链发展道路,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必须融合现代要素。吸纳现代要素是对乡村产业进行赋能的关键,也是市场逻辑下乡村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首先是要合理引导城市现代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完善城乡之间统一的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畅通要素自由流动通道,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高度重视现代金融产品服务乡村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乡村产业特征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拓宽产业发展资金来源;同时重视科技创新赋能,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于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34]。其次是积极补齐乡村现代物流设施短板。优先加快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向农产品现代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倾斜,尤其要在国家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之际,尽快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现代产业想要根植于乡村,实现产业兴旺,必须要适应乡村社会的特殊性,做到“水土”服和“乡土”服。发挥乡村优势,实现现代产业发展与乡村社会的两个“适应”。
一是促进产业发展与农村水土特征相适应。一方面,促进产业发展与村庄资源相结合。要通过现代科技与要素投入,以优质的乡村资源支撑乡村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富有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的乡村产业,推进产业与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多功能性资源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发展与村庄优势产业相契合。优势产业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已有工作进度、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丰富乡村产业的内涵外延。为此,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可以围绕村庄特色优势产业,着眼全产业链培育,打造产业生态链,创建区域品牌。
二是促进产业发展与乡土社会特征相适应。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乡土社会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规范、价值和原则,外来产业主体也不可避免地会与村庄内部主体出现冲突现象。根据社会网络理论,社会是由多个行动者节点及其之间的关系联结组成的结合[35],乡土社会网络结构包含其特有的文化、制度、组织等纽带关系,这是乡土社会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产业主体可以运用农村社会网络中的节点主体及其纽带关系,通过将地区主要经济主体或村集体组织纳入到产业链条中来,利用其所有的社会关系资源作为缓冲,化解与地方社会的冲突,以较低成本完成乡村产业的发展与经营。
发展乡村现代产业,绝不能“富了老板、亏了老乡”。要想真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根植乡村、兴旺发展的现代产业是前提与保障,构建产业主体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联,畅通利益联结机制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一是创新有效利益联结方式。富民就是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必须创新利益联结方式,探索一种使农民受益和使产业保持竞争力的激励相容合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相关经济组织的中介作用惠及多数农民,鼓励和引导产业主体和农民利用资金或生产要素实现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探索“订单收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混合型利益联结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引导。对基层政府而言,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其在农民与产业主体之间的纽带作用。要通过各种财政、金融、保险政策扶持措施支持社会资本和村集体等拉长农业产业链、壮大价值链的同时,加强监督管理,让乡村产业利润有更多的机会留在当地,更多地让利给当地农民。更重要的是,把提升农民劳动素质和谈判实力作为政策着力点,更好地平衡农民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关系。
富民乡村产业涉及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并且在现阶段具有很明显的弱质性特征,决定了实现富民增收的目标是系统工程,具有周期长、难度大、任务重、挑战多的特征,难以一蹴而就。要想真正实现“强产业强富民”,应按照破解“富民之困”的思路,对四类问题各个突破。
针对“空产业无富民”的问题类型,其根源是要解决产业项目在运行方面所出现问题。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按照由“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的要求开始转变,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一问题,未来还会出现更大的矛盾。
一是强化乡村产业审批监管。一方面,加强产业项目立项管理,从源头上杜绝空壳产业产生。提高乡村产业主体准入门槛,分类明确注册资金、运行章程、发展企划等要求,严格把关审查企业资质。改革乡村产业激励机制,逐渐转变现有物质扶持方式,增强对产业发起人的教育培训。优化基层政府产业发展行政考核体系,明确产业质量优先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出台专门规章条例,分类监管产业主体经营行为。督促产业主体加强内部建设,优化组织架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乡村产业的运行绩效监督,建立明晰的地方乡村产业名录,要求产业主体定期提供完备的财务报告,并不定期进行审计审查。针对运行规范但经营绩效较弱的乡村产业,加强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帮助弱势产业健康成长。
二是完善空壳产业退出制度。制定并实施空壳产业退出配套政策,简化各类乡村产业主体退出程序。准确识别现有并未实际开展有效经营业务的乡村空壳产业,分类清查整顿。加大乡村产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督促产业主体依法履行责任义务。依据政策要求规范乡村产业主体市场行为,增强产业主体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降低陷入空壳产业的风险。
解决“困产业难富民”的问题,关键是实现下乡资本与乡村的契合。农业生产和乡土社会的“特殊性”并非是资本下乡发展产业所不能克服的难题,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同样可以实现一种新的稳定均衡[36]。
一是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的作用。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对接农户与乡村产业主体上的优势,共同维护产业项目的健康发展。其一,围绕资源盘活,加强村集体组织对集体资产的统一使用,把闲置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其二,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中介作用,实现产业主体和村集体统筹资源资产的有效对接,同时引导农民利用自有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与企业实现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明确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协助处理好农企契约关系履行。
二是发挥多元乡村内生主体的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妥善利用村庄社会资源,将村庄内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乡村产业链条,发挥起化解农企矛盾的纽带作用。依照地区现实条件,引导企业发挥组织优势,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形成产业化联合体,重点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农户以多元化要素联结方式纳入产业链条,并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弱产业弱富民”的症结在于产业发展中现代生产要素利用严重不足,问题根源主要在要素供给上。如果没有现代要素的引入和更广泛的使用,乡村产业将会始终停留在低水平发展状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可以预想的是,羸弱的乡村产业不仅难以达成富民目标,甚至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向乡村产业输入更多现代生产要素,加快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
一是加强各类资金保障。其一,采取更加灵活的财政支持方式。坚持目标导向和责任导向,赋予各级政府整合支农资金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的自主权。落实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相关政策。其二,建立更加积极的金融支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富民乡村产业特征打造金融产品,拓宽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推进农村集体股权质押融资、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等创新产品进程,健全覆盖市县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其三,建立更加健全的资本入乡促进机制。搭建城乡要素流动平台,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模式,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乡村产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涉农领域。
二是强化现代科技赋能。其一,打造乡村产业创新高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立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探索其在涉农企业技术入股、兼职兼薪机制。其二,加强农业数字技术布局。强化数字前沿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超前布局,加强农产品柔性加工、区块链、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基础研究和攻关,形成一系列数字农业战略技术储备。深入推进“数字技术+”现代农业,加快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其三,落实农业数字技术应用。以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促进数字科技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
三是优化人才培训激励。其一,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返乡创办实业。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加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在资金支持、创业场地、项目孵化、融资担保等方面探索制定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其二,加强产业创业创新技术培训。以产业项目为引领,为产业发起人提供有效指导,构建乡乡有基地、村村有项目的创业创新格局。以科技创新、经营创新为引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乡村创业者和产业带头人开展物联网、农业科技、现代经营方式、电子商务等进行专题创新培训,促进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以及现代经营方式,实现效益提升和带动就业能力增强。
在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红利和政策红利,是国家支持富民乡村产业的应有之意。从强产业到强富民,蕴藏着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要实现兼容并存的逻辑,这离不开精细的机制设计,需要有更多的探索。
一是提升农民劳动力素养。一方面,产业选择上要尤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好地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起来。另一方面,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实践基地,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重点,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奠定农户与农业企业的联结基础。
二是加强对利益联结激励。实施多元利益分配方式,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打造长期稳定的利益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产业主体富民考核激励,将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带动农业现代化经营等指标与优惠保障政策挂钩,作为各类产业奖补到期考核或获取补贴等级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