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艳,李留东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业余体校规模逐步萎缩、三级训练网名存实亡、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等新型主体参与后备人才培养成效不足等一系列现实困境[1]。本研究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招生、培养过程、人才输送三个方面系统分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并提出改革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策略。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竞训干部等相关人员。本研究中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未进入国家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工队(或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各级体校正式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而普通中小学及大学中的运动员不在本研究之列。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书籍、刊物、INTERNET检索,系统查阅收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访谈法。依据访谈提纲,选取部分教练员、竞训干部、少体校运动员及家长就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及解决建议进行深度访问,以获得较为详尽的研究资料。
1.2.3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主题,设计两份问卷,一份针对各级体育运动学校在编的青少年运动员,一份针对教练员。
1.2.3.1 问卷的效度检验。本研究问卷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剔除了无关因素,问卷效度符合科学研究的要求。
1.2.3.2 问卷的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本研究采用的是再测信度方法,青少年运动员问卷对同一批测试对象中的50人进行重复测试,间隔时间为15天;教练员问卷对同一批测试对象中的30人进行重复测试,间隔时间为20天。经统计发现,前后两次测试结果总得分间的积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0.832,P<0.01,问卷总体测量可靠性较高。
1.2.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采用多阶和分层的抽样方法,对我国6大地区12个省市的96所体校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从2015年9月开始至2019年8月结束,历时近4年,共发放运动员问卷20 000份、教练员问卷3 000份(表1、表2)。鉴于课题组调研中对所调研的体校承诺不公开体校的具体名称,因此本研究不列举被调查体校的详细名录,个案研究中以英文字母代替体校名称。
表1 运动员问卷发放与回收数量统计表
表2 教练员问卷发放与回收数量统计表
1.2.4 个案法。选取体育运动学校的典型代表进行个案研究,对其进行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相关资料,深入分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
2.1.1 生源数量持续萎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的年度变化情况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数据,一是培养机构的年度离开人数(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人数与淘汰人数之和),二是培养机构的年度招生人数。当年度离开人数相对比较稳定,而后备人才的总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减少,表明招生数量在减少。据课题组的调查得知,体校年度向上级运动队输送和淘汰人数总体上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如果年度后备人才总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便可说明这种现象是由于招生数量的减少所导致。
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年度数量的变化状况来看,5年时间全国后备人才数量减少达30.7%,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总体生源数量在5年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萎缩(表3)。
表3 2013年与2017年《体育事业统计年鉴》后备人才数量对比表 单位:人
对后备人才招生数量的调查数据显示,有约70.1%的教练员反馈后备人才的招生越来越难,生源数量明显不如以前(表4);其中,田径与重竞技项目(举重、摔跤、柔道)的教练员所占比例较大位列前两名,分别约为18.8%与18.0%,表明此两项目后备人才生源数量萎缩显现更为普遍。对后备人才招生面临的主要困难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频数最高的为生源数量少这一选项,约占69.51%,表明目前后备人才招生所面临的首要困难便是生源数量少(表5)。
表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生源变化情况表
表5 后备人才招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多选 n=2483)
从个案数据来看,从2014到2018年W体育运动学校小学阶段的招生数量从2014年的267人持续下降到2018年的196人,招生数量缩减了26.6%。
综上可见,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均证明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生源数量持续萎缩这一困境的存在;从对教练员的调查数据推断,后备人才生源数量持续萎缩是后备人才培养的首要困境。
2.1.2 生源质量持续下降。调查数据显示,已有超过半数(约51.2%)的教练员表示后备人才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在后备人才招生面临的主要困难中,有64.4%的教练员表示“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是后备人才招生面临的第二大困难(表5)。个案研究数据也显示,W体育运动学校2013-2017年小学一年级新生4项身体素质测试,无论是平均成绩还是最好成绩,总体均呈逐渐下滑的趋势(表6)。
表6 2013-2017年W体校小学一年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均值变化情况
可见,后备人才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已形成后备人才培养的一大困境。
2.2.1 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基于多学科和高科技的新兴训练方法的不断出现也是当今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征。“高强度间歇训练(HIT)”的研究和运用方兴未艾,“血流限制力量训练(BFR)”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方法又相继进入竞技运动的训练,它们给运动训练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甚至颠覆了多年沿用的传统训练方法[2]。相比之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训练方法创新度低、训练时间安排不科学、后备人才过度疲劳等。
表7 后备人才运动训练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多选 n=16 990)
2.2.2 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直接体现在对教练员的目标考核上,通过对后备人才培养过程现状的分析可知,大多数教练员(约70.75%)每个省运会周期要与所在单位签订奖牌目标协议,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得到相应的奖惩。未完成奖牌目标的教练员将面临被扣工资或奖金、转岗、解聘或者待岗等一种或多种形式的惩罚;对完成奖牌目标的教练员则给予高额奖金。可见,“金牌至上”依然是后备人才培养单位的唯一目标。这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的状况不仅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同时也背离了竞技体育的多元价值,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全面成长;唯奖牌论的单一培养目标影响家长支持孩子从事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的积极性,也误导教练员施展各种“成人手段”“过度专项化”以及极限负荷来“拔苗助长”[3]。
2.2.3 后备人才流失较为普遍。调查数据显示,有约35.79%的被调查者反馈自己所在运动队每个学期都有退训者,此外,还有56.02%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年都有退训者,两者合计高达91.81%。在对教练员的调查中,有约25.25%的教练员表示近年来中途退训的队员数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约64.36%的教练员反馈每年都有中途退训的队员。上述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后备人才运动队每年都有中途退出训练的队员,后备人才中途退训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显然,人才流失的普遍存在无疑是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之一。后备人才不断地流失,意味着前期的人、财、物投入的付之东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3.1 人才输送率持续走低。从对教练员的调查数据来看,反馈后备人才向上级运动队输送数量呈下降趋势的教练员的数量(747人,占比30.33%)是反馈输送数量呈上升趋势者(251人,占比10.19%)的近3倍之多;约46.12%的教练员表示近年来向上一级运动队输送人才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约13.36%的教练员表示人才输送的数量时多时少,不稳定。此种状况表明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向上级运动队输送队员的数量呈稳中有降的趋势。从个案数据来看,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后备人才向省专业队总体输送率为6.43%,处于较低的水平;南通市后备人才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的人数从2003年的38人下降至2014年的11人,12年时间减少了71.05%;W体育运动学校向省专业队与高校输送的人才数量从2005年的63人下降至2016年的26人,12年间减少了58.73%。后备人才输送率的持续走低意味着优秀运动员的数量也将持续减少,直接波及到我国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的顶层。因此,人才输送率的持续走低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大困境。
2.3.2 输送重心向高校转移。个案研究数据显示,W体育运动学校的后备人才输送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向省专业队输送的人才数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向高校输送的人才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表明在整体输送率下降的同时,人才输送的重心有向高校转移的倾向。
2.3.3 后备人才社会保障机制的尴尬处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前还未见有明确的相关制度对他们的出路问题作出相应的保障。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后备人才的出路是没有保障的,一旦被淘汰,其将来的出路便令人担忧。这种情况会导致更多的青少年对竞技体育望而却步,进一步造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本研究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改革精神与部署的引领下,针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存的困境,借鉴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三步走的改革路径:第一步,初步构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多元化培养的初级阶段;第二步,拓宽投资主体来源,加强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多元资源对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投入力度——多元化培养的发展阶段;第三步,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股份制改造,多元化培养模式趋于成熟。
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已成为国际趋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本研究认为,向多元化方向改革的第一步应在体教融合的政策背景下构建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3.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的逻辑思路。本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逻辑思路架构为:三级训练网→体教结合→体教融合→大中小学运动项目联盟。在三级训练网模式深陷多重困境的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运行“体教结合”模式,虽然已经运作了几十年,但总体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是教育和体育部门目标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的一种体教“貌合神离”的结合。只有在两者统一目标,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才能达成体教的真正融合与共生。在体教融合的基础上,方可构建 “大中小学运动项目联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认为实现体教融合的可行性方案是:选择小部分项目融入教育系统,作为改革的先锋,给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留有较为充分的准备余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融入教育系统“铺路搭桥”。大致做法是对要融入教育系统的运动项目停止体校的招生,该项目教练员在完成现有体校运动员的执教任务的基础上,定期深入辖区中小学指导后备人才的选拔与训练工作,直至项目完全融入教育系统。运动项目的选择思路是:在中小学喜闻乐见便于开展的基础上,选择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如乒乓球)与非优势项目(如足球)各1项先行转移至普通中小学。理由是优势项目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训练方法体系,体育系统内现有优秀运动员及后备人才的存量与实力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可保持国际领先地位;非优势项目长期以来在成绩表现不理想,大胆改革对目前我国总体竞技体育表现并无大碍,或许能够找到项目发展的突破口。
3.1.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根据我国现有国情,本研究构建了以政策引导、多方组织机构参与、普通中小学与大学为主体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图1)。
图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3.1.2.1 政策引领:体育文化氛围塑造与受训人口基数培育的催化剂。研究认为,体育文化氛围的塑造需要政策加以引导,出台在普通学校教育中大力开展所要改革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政策。政策可由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联合出台,可根据不同地域或学校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和普及程度(如篮球),或者已有政策大力扶持的项目(如足球)来确定要推行的具体项目。一旦确定要推行的体育项目,便可规定该项目为学校体育中的必修项目并进一步明确规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乃至其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政策应根据不同学龄段从小学、中学、大学逐次推行并保持连续性。在此类政策的引导下,便可初步形成该体育项目的活动氛围,逐渐使该体育项目活动成为中小学生及家长广为接受的学习生活方式,进而造就该体育项目庞大的受训人口基数。而浓厚体育文化的形成则要待政策推行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人们逐渐接受并认同其具有的多方位价值之后方可真正得以形成。
3.1.2.2 多方组织机构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政府职能部门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推手。本研究所构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中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教育局、体育局及其下属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教育局和体育局是政策的制订者与培养模式运行的监管者,主要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导向,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则是在体育局的领导下开展相应的工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运动项目协会支持与帮助,运用其自身的项目优势资源组织后备人才各级各类的赛事以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事宜。多数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经费大部分实行市场化与社会化运作,而我国则主要由政府“埋单”。我们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市场化与多元化,因此要鼓励企业参与其中。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要顺应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走向社会化与市场化,形成“政府搭台 市场唱戏”的格局。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拓宽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来源渠道,并鼓励其加强投入力度,壮大市场主体,逐步形成市场投入为主、政府为辅的经费投入局面。
3.2.1 紧抓体育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要推行市场化改革,需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与行业发展前景,即投资主体一定要有投资回报,否则就不具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影响,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已被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并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5]。在此背景下,社会资本在体育产业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投资行为。作为产业资本四大巨头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万达集团、阿里巴巴、腾讯,都积极地向体育赛事及运营进行布局;贵人鸟、探路者、雷曼光电等多家上市公司也通过成立专项投资基金来切入体育产业;中国体育创投圈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鉴于我国对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革突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市场化改革基本处于冰封状态,其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在倡导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历史机遇下,我们要坚定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的决心,敢于运用市场手段与规律切实付诸行动,同时要善于运用政策与经济杠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以逐渐达成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后备人才培养格局。
3.2.2 灵活运用多种经济杠杆撬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投资市场的繁荣发展。本研究认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投资市场可运用的经济杠杆主要有税收、信贷、经营权转让、奖金等。税收方面,国家可出台关于促进社会资本投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税收减免政策,对投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税收抵扣。信贷方面,对投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贷款扶持,使其享受企业贷款优惠利率或获得在企业贷款上的优先照顾。经营权转让方面,是指原来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单位(主要指竞技体育系统的各级体校)在向教育系统的普通中小学转移后,可以由投资后备人才培养的企业接手,可用于体育健身领域的经营。奖金方面,政府可根据投资企业所培养的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给予相应的奖励;企业投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省级及以上的正规比赛中取得突出运动成绩时,该企业均可获得一定的资金奖励,赛事级别越高、比赛成绩越好,获得的奖金便越高。上述4种经济杠杆既可以单一运用,也可以视情况灵活综合使用,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正常培养的前提下,要让投资的社会资本有利可图,使改革举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做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股份制作为一种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筹资量大、明晰产权、体制规范等功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6]。在体育产业领域,职业体育俱乐部股份制的运营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模式与标志[7]。我国也有多地的一些职业足球与篮球俱乐部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因此,当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市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成为投资主体时,便可进行股份制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