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04 02:58林中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8期
关键词:预见性靶向血压

林中兰

(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是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疾病常用药物,对延长患者生存期限具有积极影响[1],但上述药物易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高血压等,其中机体出现高血压主要是由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能抑制机体形成NO、前列环素,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发血压升高[2],而高血压不仅易引发生理不适,还可能导致其他器官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3],且有研究显示[4],高血压易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肿瘤进展和转移几率,因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本研究特此在口服药物期间对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研究,选用计算机随机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74例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纳入标准:(1)晚期胃癌者;(2)预计生存期大于半年者;(3)签署知情协议者;(4)服药依从性良好者;(5)既往无精神疾病史者。排除标准:(1)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2)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按医嘱指导患者口服药物,结合患者需求向其讲述疾病知识,重点讲述药物的作用,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加强血压监测及巡视,指导患者养成合理作息,给予其饮食建议。

1.2.2 观察组 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组建小组:护士长任组长,选出连续3年表现优秀护士为组员,组织其查阅以往病例资料,总结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重点分析高血压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同时,对组员施行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加强语言沟通技巧训练,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宣教干预:护士需结合患者或家属理解力向其讲述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重点讲述高血压发生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同时,讲述高血压伴发症状,如头痛、头晕等,嘱咐患者若伴有上述症状,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告知患者“高血压属于常见反应,不必过度恐慌、担心,大部分患者停药后可缓解”,以保证其用药依从性。

(3)预防干预:除遵医嘱准备好相关降压药物外,还需告知患者做好预防措施的重要性,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和运动建议,如少进食低盐、高脂肪食物,每天盐摄入量少于5g,饮食需清淡,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对于伴有蛋白尿患者,需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在身体调节允许前提下,适当开展有氧运动,如散步、爬楼梯、慢跑、打太极拳等。同时,对于血压异常升高或控制困难者,护士可主动和医师沟通,是否能减少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服用剂量或调整降压方案等。

(4)心理疏导:过度不良情绪易影响血压波动,故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士需使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加强评估患者心理动态,对于心理障碍者,需主动了解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施行针对性疏导,如讲述过度不良心态的危害、教会其自主调节心态的方法等。

(5)用药干预:告知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切忌随意增减,为避免忘服药物,可用手机设置用药闹铃。

(6)睡眠护理: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加机体抵抗力,故在治疗期间,需了解患者睡眠质量,对于睡眠不佳者,告知其在睡前播放轻音乐,并在其床头放置薰衣草香囊,以提升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压水平、高血压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

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中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分为3个级别,140-159/90-99mmHg为1级;160-179/100-109mmHg为2级;≥180/110mmHg为3级。

满意度评分:使用自制问卷(总分30分)对护士个人特质(10分)、护理措施(10分)及工作认真度(10分)施行评估,评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软件选用SPSS22.0,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间资料经计算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如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例数(n)舒张压 收缩压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7 37护理前78.32±4.50 78.98±4.56 0.627 0.533护理后92.36±5.78 85.38±5.74 5.212 0.000护理前122.36±2.78 122.30±2.82 0.092 0.927护理后140.65±5.98 134.24±4.52 5.201 0.000

2.3 两组高血压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21.62%)低于对照组(4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高血压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37 37护士个人特质7.02±1.65 8.84±1.71 4.659 0.000护理措施7.05±1.25 8.74±1.36 5.565 0.000工作认真度7.84±1.21 8.82±1.61 2.960 0.004总分22.65±2.58 25.72±2.78 4.924 0.000

3 讨论

靶向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疾病常用方案之一,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属于靶向疗法常用药物之一,能有效杀灭肿瘤,对控制肿瘤病灶进展具有积极影响[6],但上述药物易引起血管内皮素功能紊乱、血管收缩,从而引发血压升高[7],若不及时施以控制,极有可能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故为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有必要施行相关干预措施。

预见性护理模式强调提前采取相关措施,以达到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8],本研究对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获得了较好成效,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模式措施具有较好前瞻性,护士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如向患者讲述高血压相关知识,指导其监测自身是否存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问题,指导患者口服降压药,给予其饮食和运动建议等,并注重对其施行心理疏导和睡眠护理,以最大限度稳定血压水平[9],从而达到减少高血压发生的目的。研究发现,经上述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能清楚意识到高血压的危害,自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或适当开展有氧运动等,且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护理效果较佳。

此次研究显示,护理后,在血压结果及高血压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施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增加控压效果,从而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亦提示施行预见性护理具有良好可行性,能增加患者对整体医疗服务工作好评度。伦淑敏等[10]在文中亦详细分析预见性护理的效果,通过研究其认为,施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可行性较高,该结论和本研究较一致,

综上所得,对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肿瘤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更高。

猜你喜欢
预见性靶向血压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