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许艳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2006 年,我国开始有学者发表关于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学术研究成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将体育的国际话语权问题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相关研究大量涌现。2015 年,我国成功申办2022 年冬奥会,以此为契机,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已明确成为我国体育外交战略的焦点问题之一,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通过中国知网、万维数据库,以“体育国际话语权”为主题词,检索到61 篇文献,除个别以竞技体育国际话语权、冬季项目体育国际话语权为研究对象的专项研究成果之外,将其他篇目均视为该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在参阅近些年我国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在对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中西方体育发展置于国际体育发展框架中进行对比,分析产生话语权力度差异的重要原因。基于以上2 个方面,整理出从多领域提高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建议。
民族心理是民族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征,是该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社会和历史)制约下,通过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呈现出来的集体性格。民族心理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与西方二元对立的竞争文化基因不同,中国体育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土壤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自古以来,我国倡导的体育精神是强身健体、强调集体意识,而很少关注竞赛与冲突。原始的体育运动(跑、跳、投等)皆源自于劳动生产和游戏,是在顺应自然和有益于生活需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捶丸、蹴鞠、礼射、武术、保健养生,无一不凝结着体育参与者对“和谐”的追求。到了近代,“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更是深入人心。在中国人看来,参与体育的主要收获是强身健体和促进交流,这也成为当今体育强国建设和体育外交发展的重要民族心理基础。
在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西方民族心理的特质和差异。首先,以养生为基础的强身健体是我国体育发展建设的内因,从这一点来说,普通百姓,即大众体育的主体参与者,对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要求不是口号式的认同,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全民体质的提升,用事实说话。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间交流愈来愈频繁,在正式外交场合的切磋,往往能够引起百姓关注,但对体育文化领域的摩擦和竞争关注较少。大众对重大体育赛事的参与热情高涨,尤其对金牌和国家荣誉较为关注。除此之外,我国的民族心理通常强调会友,而弱化竞争。总结起来,西方文化下的民族心理时时处处强调体育文化交流中的成绩,强调竞争。而我国民族心理则格外关注个体强健,而对竞赛之外的体育交流中话语权情况并不关注。然而,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必须意识到体育文化的交流不是独立于文化领域,对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市场总量不变得情况下,份额大小此消彼长,随之而动的就是体育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因此,应当从民族心理角度着手,为提高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而努力。
与西方的普世价值不同,公共价值才是各国人民真正认可并不断在实践中印证的价值准则。不同的社会制度奉行不同的价值观,但在健身、运动等方面,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也有共通之处。由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都能成为公共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要提升公共价值话语权,就要在公共框架下展开价值交流,求同存异,并将其内化到中国故事中。体育国际话语权是体育强国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标志。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并未达到应有的话语分量,这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从体育文化层面来讲,建立文化自信非常关键。应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充分了解,有足够的表达我国文化魅力的能力,对其他文化的接近有一定的包容和判断,这些是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必要准备。
如果说既往在政治领域的体育态度是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被动表达,那么从媒体传播角度的发声就是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主动表达。媒体报道时的出发点和思考维度对国内百姓具有强势引导作用,如果一味地用西方体育价值观来报道和评判我国的体育事实,其衡量标准就会有失偏颇。在强大的外媒中间,表明我国的特色和立场绝非易事,我国媒体应当审慎思考、精准切入,当下的传播是世界高度、中国视角的,未来才有可能发出掷地有声的内容,为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发挥能量。
要想在世界范围内享有话语权,就需要更多国家和广泛地区人们的广泛认同。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今,世界人民对身体健康的诉求更加强烈,事实也无数次证明,体育是通往健康人生的最佳途径,在这一方面,中国和世界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与西方人思想观念差异较大的是,我国的交流是在“切磋”中实现的,几场比赛有来有往,参与者之间自然就熟络起来,中国人参加比赛目的是为结交朋友,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而西方国家的竞赛,是为了拼出冠军的,是真正的胜者王侯的“较量”,没赢就是技不如人,排名晋级,分数说明实力。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民族心理的特性得以凸显。
我国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视起步较晚,传统文化中的谦谦君子如今想在世界体育界郑重发声,当然会触及话语权拥有者的既得利益,会受到一些阻碍,这也是民族心理差异的必然结果。没有比今天更合适的起步时机,西方国家的个体也在重视身体健康,那么就要大力宣传体育参与者在身心健康方面的收获,把我国的体育与医疗、康复等科学有机结合,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形成“卖点”。市场是西方社会熟悉的领域,其体育产业的发展起步更早,但市场的运作模式并非西方独有,应通过深入研究,用西方人熟悉的形式来提升我国的体育国际话语权。有朝一日,华为的运动手表占领全球消费市场绝对份额之时,就是现代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达成之日。时代呼唤民族品牌,我国的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踏实奋进的同时,也要抬头打招呼,让世界人民认识和理解中国体育品牌,进而认同和尊重中国体育精神。
跨文化交流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础。跨文化交流的关键是语言和文化。受到英语水平的限制,我国在世界重要体育组织中担任职务的专业人士占比较低,存在感较差,在争取相关利益时显得人微言轻、后劲不足。运动员等体育公众人物常因缺乏跨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在体育事件中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冷静、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往往失去先机,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国内企业跟风参与投资海外体育俱乐部,不但没有起到发展体育事业和开拓体育产业的作用,而且被当地公众误以为是资本和文化的入侵,使国家形象严重受损。国内的体育组织和观众均不首选英语转播,这不利于第一时间了解西方国家体育参与者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我国与世界很多体育强国之间总是隔着语言和文化的障壁,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比用汉语讲,会吸引和征服更多的西方观众。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的理解,直接影响与之交流的效果。提高英语水平绝非朝夕之功,但只有英语达到一定程度,对西方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需要循序渐进,但至少在人才培养上,可以战略性地考虑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加有针对性的内容,如要求运动员训练时,技术分析专项采用双语模式或英语沉浸式,规定英语转播比汉语转播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等。从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和观赏者两方面双管齐下,再辅以适当的政策倾斜,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表达的发声者才有可能尽快成长。这样一来,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
媒体发声和新闻传播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利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的媒体实力逐渐增强,体育报道的方式不断创新、传播力量持续增强,体育报道呈现出专业化、国际化和人文化的特征,但是与欧美国家控制着世界2/3视听媒体相比,我国在全球传播实力仍然力不从心,这当然不是体育一个领域的遭遇,但体育恰恰可以担负起为中国发声的责任,为提升国际话语权贡献力量。
笔者认为,《体坛周报》等媒体寻求与国际媒体合作的尝试是有益的,多边合作和对青年群体因势利导是提升我国媒体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之路,而且是体育文化交流之路,我国媒体可以通过双边合作、多边合作等形式,实现星火燎原的传播态势。非英语国家在英语和母语之间会更倾向于后者,我国媒体可以率先发挥小语种的优势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青年人在YouTube、WeChat、Tik Tok上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会在各国青年中掀起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潮。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将发展成为体育名城的目标写进城市发展战略之中,在中国城市举办的国际体育竞赛中抢占先机,也是我国媒体宣传的重要突破点。
体育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目前我国在国际上还不具有绝对的体育话语权。该文从民族心理、跨文化交流和媒体传播等多角度分析发现,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缺失与社会文化相关,而且可以通过增强体育参与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媒体传播实力逐步实现。此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很多领域具有国际话语权,而体育领域正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