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雨 潘飞 李飞
(安徽科技学院体育教学部 安徽滁州 233100)
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内容。
实地考察法:对芜湖市区23 所足球特色学校实地考察。
问卷调查法: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并回收统计。
文献资料法:输入关键词查询相关文献和书籍。
专家访谈法:访问相关专家3人。
数理统计法:运用SAS软件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荷兰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定教材》将青少年足球训练分为3个发展阶段:基础阶段为6~10岁,初步成型是11~13 岁之间,成型阶段是14~16 岁之间。《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将每一年龄阶段的基本训练目标、原则、内容和要求都作详细的讲解,并且结合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基本符合我国足球训练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
3.3.1 技术调查分析
分析《大纲》中对于该阶段训练内容,以脚背外侧、内侧、脚背正面、教内侧为主,脚掌拖拉为辅进行控运球基本技术练习;一些空中球、反弹球以及地滚球,靠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接控球的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射门动作以及抢球的站位姿势和方法。调查发现,处于1~4年级基础阶段的青少年训练技术部分内容,选择颠球、简单传接球、带球过人、长传球、射门练习、控运球、头球。从调查结果看,颠球、控运球、简单传接球、射门成为该阶段教练员主要训练内容,分别占100%、96.4%、78.9%、71.9%。基本符合该阶段青少年球员的训练内容,但是教练员大多重视进攻技术,容易忽视防守抢球的姿势与方法。并且教练员缺少更为详细的讲解,如直线运球应运用脚背正面与外侧,斜线曲线运球多用脚背内侧扣与外侧拨。建议:长传球与头球练习不适合作为该阶段队员主要训练内容,因为该阶段队员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头部不宜过多击撞,腿部力量也不够。
3.3.2 战术调查分析
《大纲》对于该阶段战术部分的训练,主要是限制区域、创造非常规的攻守练习,进行小场地分队比赛。调查发现,战术部分训练内容包括场上位置站位练习、有球无球跑动练习、简单二过一练习、边路进攻练习、盯人紧逼练习,如表1所示。
表1 战术部分的训练内容频数表
从调查结果看,教练在战术部分主要进行简单的二过一练习,占91.2%;有球无球的跑动练习,占82.4%。从训练目标上看符合该阶段训练内容,但是教练员缺乏创造力,训练方式单一,讲解过多,在队员看来太过于抽象,或者生搬硬套国外训练方法,对于训练任务目标意义不明确。建议:应该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留有创造空间,比如不同人数,不同得分方式,不同球门的1v1、2v2、3v3等。
3.3.3 身体素质调查分析
《大纲》对于身体素质训练内容,要求进行灵敏性的跑、跳跃、跨越练习和游戏比赛,运用辅助训练工具器材,加强反应、协调节奏感的身体练习。研究发现,教练员对于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包括耐力、灵敏、协调以及速度的练习等。从调查结果看,教练员忽视了对脚踝灵活性与柔韧性的训练,灵敏反应练习只占50.8%。速度练习成为身体素质的主要训练内容,占94.7%,协调性占64.8%。对于速度练习,教练员多采用跑圈方式,枯燥乏味且容易忽视量,如某校一堂训练课下来,队员在200m 的跑道上一共跑了12 圈。这样的训练只能增加一般耐力,对专项耐力没有帮助,而且违背了训练宗旨。建议:应多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加速度、速度耐力、转身反应练习。教练员还要学会利用器材,如软梯、标志桶、标志杆等器材多做灵敏反应质素训练。将身体素质练习与器材游戏结合,这需要教练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加强自我学习,主动发挥创造力。
“易非大人,稍安勿躁,让老臣先替您尝尝,看有没有毒……”话还未说完,他便装作一副毒发身亡的样子,倒在了沙发上。
3.4.1 技术调查分析
《大纲》对于该阶段技术部分,要求队员提高利用各个部位控制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球的能力。合理组合各个技术动作进行射门,加强正面侧面的抢球、捅球、封堵、断球能力,合理冲撞练习。调查发现,在该阶段教练指导技术部分包括带球过人、各部位传接球、长传球、中远距离射门、头球、防守抢断。从调查结果看,各部位传接球与带球过人是该阶段教练的主要训练内容,分别占94.7%和89.4%,在训练方法上,教练员仍在用单一的训练方式,如长传球练习中,教练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对传;中远距离射门练习中,采用教练做球,队员逐个射门的练习。与比赛实战结合较少,并且忽视防守以及身体对抗的训练,防守抢断只占42.1%。这些也是现在中国足球青少年基本功普遍较好,但是在与强队比赛时就容易输的原因。建议:教练应加强在压力对抗中处理各个部位的传接球,接、控、运、传的合理组合,并配合射门得分的练习,而不是一味灌输式的训练方法。
3.4.2 战术调查分析
《大纲》对于战术部分,分为个人战术与小组战术。个人战术中,要强化个人进攻与防守的能力与意识,利用跑位制造空当,接应和支援队员,提高个人的判断、决策执行能力。小组战术中,学会2人墙式配合,交叉掩护、回传反切的基本配合打发;强化2人防守的站位选择与延缓能力,以及保护、盯人、补位的意识。实际调查中,教练员对战术部分训练包括场上位置站位组织练习、有球无球跑动练习、简单二过一练习、边路进攻练习、盯人紧逼练习、防守反击练习,如表2所示。
表2 战术部分训练内容频数表
从调查结果看,小组两人配合、场上位置站位组织、有球无球跑动是教练员该阶段的主要训练内容,分别占92.9%、87.7%、73.6%。教练员对战术打法的介绍过于粗略、单一;个人战术和小组战术训练的针对性不强,思路不清晰。例如,在简单地介绍完撞墙二过一配合后,直接进行小组比赛练习,在比赛的紧张环境下,队员大多还是采用熟悉的个人战术完成得分。教练员则在场上不断提出指示,要求配合。建议:比赛中战术打法多变,教练员要学会引导,最终合理运用在比赛中,可以用不同人数、球门和得分方式的小型比赛,培养协同配合和灵活多变的攻守能力。
3.4.3 身体素质调查分析
《大纲》中对于该阶段身体素质练习包括:身体平衡能力,提高不同步幅、不同节奏、不同方向的跑动中处理球的能力;发展队员反应、动作速度为主的结合球练习;强化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在实际调查中,教练员对身体素质的练习内容包括一般耐力练习、协调性练习、灵敏练习、柔韧练习、速度耐力练习、弹跳练习。实地考察中发现,该阶段教练员对于队员的身体素质练习明显少于基础阶段,对于协调、灵敏、柔韧训练更是严重忽视,分别只占64.9%、38.5%、35%;在身体素质训练中,耐力训练成为最多教练员的选择,占73.6%,但是教练员通常发展队员一般耐力,容易忽视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占54.3%,如深蹲、背人跑、仰卧起坐、俯卧撑。这些极不利于该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应该避免,可以少量适当做些脚踝的力量训练。建议:教练员应多利用小栏架、标志桶、绳梯等器材结合球锻炼队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用竞争性的游戏,提高队员兴趣,增强跑动反应和处理球的能力,并且学会放松、增强柔韧性。
3.5.1 技术调查分析
根据《大纲》对该阶段技术部分,要求队员在对抗状态下选择接、控、运、传、射的练习;加强正面、侧面、背后的防守抢球动作,以及头球、断球、铲球等解围动作技术练习;结合战术,进行简单的位置技术练习。如前锋射门技术、边前卫传中技术、下底传中技术、中场控球技术等练习。在实际调查中,教练员对该阶段技术部分训练内容有传接高空球、加强控球过人技术、加强头球技术、长传球、动作间的衔接技术、运动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实际考察中,教练员对于初中阶段的队员技术动作,要求更专业规范化,并且难度比小学阶段要大,其中运用技术的能力、长传球、传接高空球,以及加强个人控球过人技术被更多教练员选择,分别占98%、77.1%、73.6%、71.9%。总体上符合《大纲》要求,但是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建议:训练水平高、基础好的学校,在现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战术,进行更为复杂的位置技术练习,尤其是无球队员利用跑位制造空挡,插入、接应支持队友的练习。
3.5.2 战术调查分析
《大纲》对于该阶段战术部分包括:小组战术中,接近比赛状态下的2~3 人进攻防守练习;加强攻守转换的战术练习;局部战术中,每一条线的进攻防守;全队战术中阵型与攻守队形练习;攻守快速转换战术练习;定位球进攻与防守的战术练习。在实际调查中,教练员采用边路进攻练习、防守反击练习、中场组织练习、整体移动练习、盯人紧逼练习、进攻防守转换练习,如表3所示。
表3 战术练习训练内容频数表
根据表3 战术练习频数显示,边路进攻、防守反击、进攻防守转换练习在该阶段战术训练中,被教练员选择的最多,分别为100%、94.7%、71.9%。中场组织、整体移动考验一支队伍综合水平的战术,却只占54.3%和49.1%,说明芜湖市区校园足球战术的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与《大纲》要求的该阶段训练效果还有一定差距。建议:多通过教学比赛发现问题,耐心引导。
3.5.3 身体素质调查分析
《大纲》对于该阶段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加强队员不同速度的素质练习;加强平衡节奏感为主的练习及自我保护练习;加强有氧耐力练习;加强多种跳跃;身体合理冲撞练习。在调查中发现,教练员多采用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练习、协调性练习、灵敏练习作为该阶段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在调查中发现,对于耐力、速度的训练,教练员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对于灵敏、协调、柔韧等一些训练却没有引起重视,只占54.3%和49.1%。建议:该阶段队员比赛中加强身体对抗,灵敏、协调、反应的练习可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受伤的风险。
教练员在指导训练时,表现出一定的责任心与认真的工作态度,但是对于足球运动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缺少清晰的认识。轻细节、重内容,训练中多采用成人训练模式,方式方法在细节上把握不够。忽视心理训练对青少年树立信心的重要性。而校园足球运动在开展中暴露出下列问题:(1)个人技战术能力缺少个性特点;(2)训练及日常中自我意识过强;(3)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较差,缺少与教练员的沟通;(4)训练中单一动作练习过多,动作衔接不连贯,模拟比赛的身体素质练习缺少,造成比赛中不会运用自身身体。对于身体素质训练,教练只注重耐力与速度能力的培养,忽视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