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然
摘 要:“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因此要把解决好乡村人才问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乡村人才队伍。目前,全国各地都选派了驻村工作队,下派技术员助力乡村振兴,加速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脚步,并提供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思路与方法。然而我国乡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多措并举,寻摸探索。
关键字: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开发探析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之下,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干劲十足,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讲人力资源开发,首先想到城市想到企业,当提到农村人力资源,甚至有人一惊,可见开发与重视程度。当前城市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多种因素,导致农村的人口外流情况比较严重,留在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年轻人越来越少,现状非常不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那么就要求我们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扭转局面,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让更多的人才驻扎于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
一、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人口多,能力素质偏低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人口大国,目前仍有6.9亿农村人口,但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个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农村目前的主力军基本都是留守老人以及妇女,而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也不是很快,以至于现代化科技在农村得不到很好的应用。纠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就业机会多,待遇好工资高,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优于农村,人们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农村有些地方存在人多地少的现状,以本人之前所在地区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砬子沟村为例,全村户籍人口359户840人,常住户171户,450人,耕地面积1349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年轻人不得不出去打工支撑家庭支出。留下来的不乏乡土情怀人士,半辈子种地打工培养出的儿女多在城市谋生,孩子们想把父母接过身边来互相照应,但是老人舍不得自己那二亩三分地,不愿意离开土生土长的窝窝,也是造成农村人口年龄偏大的一个原因。
(二)条件相对艰苦,难以吸引人才
农村大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空气新鲜,气候宜人,但是办公条件相对落后。经过过去几年的十个全覆盖建设,每个行政村都翻新了办公用房,建了食堂和宿舍,村民文化广场,草原书屋,便民超市……但是生产生活条件跟城市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冬季取暖设备不足,食堂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宿舍房间数量不够,可能谁值班谁就住一宿,夜间如厕问题等等,尤其对女同志很不方便。再就是薪资待遇普遍不高,据了解村级工作人员收入偏低,严重影响发挥带头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另外,虽然乡贤及大学生返乡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他们却很难得到农村的土地承包权,也很难落户农村,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教育培训存在短板,学用不匹配
首先是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条件跟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一名教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美术、甚至体育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很多年轻人将乡村教师当做跳板,期初通过门槛低,竞争小步入岗位,之后没几年又通过选拔或人为调动离开刚刚熟悉的乡村办公环境,对农村,对招聘,对孩子,这不得不说是一笔严重的损失。其次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对等程度。专业设置是否做足了功课,培养农业人才是否真正的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农民所需,了解当前党和国家政策所需,根据农村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及时做专业调整。再就是职业教育方面。当前我国极度关注职业教育,习总书记给职业教育提出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际上我们在农村更需要职业技能人才,引导广大农民提高技术,发展产业。然而通过学校培養出的技能人才返回乡村的少之又少。对本土农民人才的培训又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很难找到答案。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早在2020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作出过重要指示,推动乡村振兴,要把人力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人力资源作为各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人才兴,事业兴,乡村振兴更不例外,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关键一步
为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现代化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然而现代化农业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体系。它的这种特点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要求肯定更高一些。但是我国农村现阶段发展相对落后,甚至还出现人力资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等问题,这些都将导致科技及信息技术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农村中去,从而阻塞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若要想早日实现农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的目标,我们就一定要不断的引进优质的农村人力资源。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乡村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重要突破口
生态宜居,是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环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乡风文明,是移风易俗,加强道德修养,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有些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度工业化;陈规陋习,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治理无力必然不能为乡村振兴助力,反而适得其反。加强教育引导,倡树文明新风,推动自治为基、德治为先、法制为本的治理体系,只有从源头上改变他们的发展观念,才能够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三、多措并举地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
(一)以现有人才为依托,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促进农村人员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利用好现有资源。第一要充分挖掘村干部,能人大户,农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潜力。村干部在多人竞选中获胜,说明是有威望有实力的,他们中也不乏生意人,很有经济头脑。在村民中也有不少能人大户,他们有的养殖,有的种植,还有的搞休闲农业等等,他们踏实肯干,凭借多年的务实劳作积累了种植养殖经验,还很懂技术,做个土技术员完全没问题。实施乡村振兴关键要打造领路人,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各地政府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资金、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上做文章,帮助他们实现更大的价值。第二要用好现有乡镇编外人员。他们多是在乡镇工作了三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平时与村联络最多,因此对农村工作最有发言权。这部分人多是一些客观原因进入不了体制内,待遇不高,但是工作经验丰富,尤其工作十年以上的,忠心耿耿,一腔热血,人员相对稳定。我因为参加驻村工作五年,对这部分人比较了解,虽然没有编制,没有待遇,但是他们从来都跟在编干部一样干工作,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火防汛工作加班加点……努力负责忠于“革命”的态度,感动了我,他们是党的好干部,在这里肯请各位领导关注他们。我想如果政府出台政策,将他们分配到各行政村协助乡镇政府帮助村里开展工作,并适当提高待遇,给个人潜力发挥创造空间,探索进步渠道,或许会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坚实可靠的力量。第三要积极引导未就业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历练自我。近年来逢进必考的人才引进政策为祖国建设挑选了很多德才兼备的年轻人,也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就业机会。但是竞争比例逐年提高,基于或学历或专业限制,好多人都会选择门槛低的乡镇,但是越是门槛低,竞争就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内蒙古省考有的乡镇公务员,报考比例就达到312:1。这从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就业难度。有很大一部分人毕业就加入公考族,少则三两年,多则五年十年,一直考到不能考。而且上岸者多善于考试,考到基层一年后就可以参加遴选,好的人才没等用就走了。如果积极探索乡镇选人用人机制,研究配备带编村级大学生,是不是会两全其美呢?
(二)招商引资发展壮大产业,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一是谋划发展产业。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因地适宜的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活跃农村经济,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支撑,村里企业多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样养家赚钱两不误。二是提高待遇。当前各大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都下了血本,薪资待遇,晋升渠道自不必说,还开出了安家费,配偶安置工作等优待条件,那么想要跟城市竞争人才,我们最根本的是要最大限度发挥薪酬激励作用。二是改善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由政府出资提供干净整洁的,舒适温暖的生活工作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硬环境;依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文明习惯,创造乡风文明的软环境。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住房买卖新机制。农村宅基地属集体所有,目前房屋买卖还不能在户籍外人口之间自由进行。深圳从乡村成为科技城市的巨变不就是开放包容的态度,来了就是深圳人,因此让外来人安得下身,安得下心,才能为乡村振兴更好的贡献力量。五是出台优惠信贷政策。近年来随着政策导向,很多大学生和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们有着更多的城市体验,他们的眼界开阔、思想活跃,但是苦于资金限制,有想法不能去尝试,这急需政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针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和返乡务工人员在村里发展产业,研究出台专项金融贷款服务,政府贴息政策等。六是注重舆论引导。在人们的旧观念里,似乎只有在城里工作才让人觉得光鲜亮丽,回到农村似乎就代表着能力不足。这同时也阻挡了一部分对三农工作怀有一腔热情的人。新闻媒体应该注重輿论引导,转变人们的观念,让农村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成为让人平等选择的工作,做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找对方向,做得扎实,做得用心,三农工作一样可以成文让羡慕的工作,受人尊敬的工作。
(三)从教育上支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升人力资本
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尤其在教育资源上,包括人才,资金,升学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让孩子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一样,有美丽的校园,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优秀的教师。同时城市教育也要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农村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其次要充分的利用好农村职业教育产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这些年来,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也慢慢的向高职化方向发展,这对于乡村振兴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应该继续促进产学融合,将三农职业教育课开在田间地头,探索与农户农民,土技术员相互学习共同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再次还需要注意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利用好夜校和农闲时节,根据各地方各村落的不同情况与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立必要的系统的学习培训课程。探索学分制度,修够学分颁发相关农业技术等级证书,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充分利用村级图书馆,在我们这里是叫草原书屋,使农村的每一位有求知欲望的村民,都有机会充实自我,提升生产生活技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强化人才振兴,才能确保乡村振兴,突破乡村人才振兴的瓶颈,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气象,才能形成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因此乡村的人力资源开发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难题,只有不断的探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形成强而有力的乡村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