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竹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金融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金融客户的需求成为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出发点。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紧跟时代步伐的必然选择。然而,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引导进行实践性强的《金融营销学》课程缺乏有效性。本文通过论述在《金融营销学》教学中设置问题导向式互动、注重实践部分的多样性以及加强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三方面,探讨《金融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金融营销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金融企业营销发展迅速。然而,由于中国过去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有许多各种体制性的约束存在,传统的金融行业存在高度垄断性,金融营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深入、以及大数据在金融业的不断渗透,今天的营销领域出现了“网络营销”、“精准营销”、“大数据营销”等新理念,金融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抓紧培养知识、素质、能力三者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金融营销人才显得迫在眉睫。
《金融营销学》作为金融学与市场营销学的交叉学科,亦是今年来金融学科中最为活跃的新兴分支之一。该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型非常强,同时融合了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等知识,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与学生的单项交流,这种“灌输式”教学在《金融营销学》这样实践类课程中很难实现教学目标,且难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金融营销人才[1]。因此,随着中国教改的不断深化,改革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将金融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教会学生有效且专业的服务沟通方式,提高学生的金融营销专业素养,为学生就业入职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二、金融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设置问题导向式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分散,只有讲到感兴趣的地方,才会主动地听讲,这样的学习效率是极低的。而本文探讨的问题导向式互动则是在讲知识点之前,先向学生抛出问题,再引出理论。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引导学生先思考,而非被动地接受书面知识。通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勾起学生的求知欲。
当然,问题的提出也是有技巧的。从实践中发现,在与学生展开问题导向式互动时,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易于思考,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个人客户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知识点时,开篇向学生提出问题:影响你们吃饭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再比如,在讲解个人客户市场细分知识点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有钱人,你觉得有钱人都有什么特征?相较于抽象的问题,这类生活化的问题会使得学生大脑得到放松,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完善并引出理论知识,向学生揭晓答案。学生会突然意识到抽象的理论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并且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这样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得教学目标有效地达成[2]。
(二)注重实践部分的情景模拟
在实践教学中,部分应用型高校在课程中选取的是“情景模拟法”,谢治春(2016)认为“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特别是市场营销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经营行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这类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3] 。
例如,由教师给出证券公司业务场景,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证券公司模拟任职,1名学生负责模拟客户,详细地列出客户基本资料和其投资需求; 1名学生负责模拟客户经理,针对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产品推荐、业务介绍、投资咨询等服务; 1名学生负责投资分析,针对的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证券的投资分析。具体人数可根据实际分组情况作适当调整,最后提交有业务营销场景模拟报告[4]。通过项目学习增强学生的营销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营销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创造营销话题,营销组合策略的设计等方式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5]。
(三)加强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
由于普通教室条件有限,学生只能结合PPT等简单工具来完成实践。另外,如果学生没有实际参与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的营销中,则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同时,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表面,学校并未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这样学生很难获得前沿的、实际的金融营销实践经验。
所以,在金融营销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除了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共同努力之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利用和金融企业的外部关系,把他们的营销经理请进课堂,作为业师为学生讲授企业营销策划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营销实战的方法,促进金融营销学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的交流,为课程教学带来最新的理念,并且可以邀请企业的营销经理参与学生实践活动的评定工作,为成绩优秀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实习邀请等形式鼓励学生,激发其好胜心,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此外,学校应与校企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为企业输送高质量金融人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实现共赢。
三、结论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学校和老师必须在日益变化的潮流中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和理念。在《金融营销学》课程改革中,除了上述路径之外,教師自身也需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利用课余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从而才能用最新颖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营销在金融业的重要性。此外,对于本科生的教学来说,教师仍需站在较高层次的角度去培养学生从营销管理的视角思考问题,让学生不仅掌握作为金融一线营销人员的职责,还需理解作为营销经理应如何把握整体营销活动的流程,从而全面地培养应用型金融专业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丽.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以《金融营销学》为例[J].内江科技,2020,41(12):148-150.
[2]申康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金融营销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A3):243-245.
[3]谢治春.情景模拟教学法与金融营销学的教学改革[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02):66-69.
[4]许莉.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以《金融营销学》为例[J].时代金融,2019(32):143-144.
[5]夏玲.基于OBE教学理念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金融营销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0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