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研究,同时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的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进一步的促进该项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公路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常见的病害
1.1温度裂缝
在开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养护工作过中,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构内出现水热化反应。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由于内部温度快速增加,因此当结构内的温度超过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就会产生收缩应力。一旦该种应力超过自身的抗拉强度之后就会产生温度裂缝的现象。在这一条件之下,基层结构的膨胀作用会造成整个水稳碎石结构内部出现内应力。一旦此时的抗拉强度不能够控制内应力就会产生裂缝问题。除此之外,一旦外界环境急剧下降就会产生结构裂缝。
1.2干缩裂缝
通常情况下,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的养护工作中都会遇到干缩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在施工结束一周之日后也可能会造成干缩裂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这一段时间中材料强度大幅度的提升,进而使得结构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从而导致了水分流失。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公路施工养护工作中就必须要保持基层湿润度,从而有效地杜绝公路标层的湿水量过大,进而造成路面干裂的现象。干缩裂缝的主要形式是显性网状或是纵横交错的平行线裂缝,没有任何规律化的形式。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水泥路面封层处理。在开展相关施工作业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按照工程中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去除掉一些路面中的分层,从而在此基础之上确保后续的施工作业能够顺利开展,充分地发挥出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第二,病害处理。在开展公路施工作业过程当中,路面的分层去除之后,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处理其中的病害路段。一旦混凝土的表面破碎问题较为严重,就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其病害的程度从而有效的确定路面的实际开挖深度。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开挖到没有病害的路段便可,之后在此基础之上确定路基顶板和顶层的高度。
2.2施工流程和水泥稳定性的控制问题
在开展公路施工作业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有效的确保整个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其技术优势和应用效率,就应该在施工过程当中选择小于31mm的碎石粒径。然而施工建设单位如果想要满足这一条件就必须要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碎石进行及时的清除。除此之外,在整个集料的出口位置设置震动塞,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碎石的清理效率。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科学合理地选取混合料,并且针对混合料进行烘干与筛分,从而有效地保证混合料不同级配和施工技术之间的协调性。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策略
3.1.混合料级配控制
相关工作人员在控制混合料的匹配过程当中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压碎值和磨损值能够满足相关要求。除此之外,在进行拌合站运作工作之前,必须要针对所有的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从而有效地保障人工作业质量,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高混合料配比的质量。在材料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混合颗粒径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在开展卸料作业时,要确保装载机和料斗之间的垂直度满足作业要求。在卸料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切不可直接在料斗的内部进行倾倒。最后,根据作业的实际需求从而确定各个级配之间的数据。在此基础之上开着拌和检测工作。必须要确保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作业过程当中。要确保在开展摊铺作业时,摊铺机能够以稳定且匀速的形式作业,从而尽可能地可能地满足路面摊铺作业的实际需求。
3.2有效掌控水泥计量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始正式混合拌料作业之前必须要适当的调整水泥及料参数,从而有效的确保水泥基料的参数能够满足相关指标。除此之外,通过借助四分法取样以及 EDTA滴定的方式确保混合料中的水泥占比能够充分的满足施工作业中的具体需求。一旦发现其相关比例和实际需求不吻合就必须要在后期的作业过程当中详细记录水泥的使用量以及重量数据,从而借助标准数据集有效地计算出水泥含量。确保在施工过程当中水泥材料的各项性能都可以有效地满足相关需求。
3.3含水量的控制问题
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作业过程当中,控制剂量含水量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干燥度方面。特别是在雨季施工周期内,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确保集到存储位置的防御措施和排水措施能够满足施工需求。除此之外,在拌合站中工作人員必须要精准地检测其内部含水量。要确保相关数据的精准度并且充分的结合环境温度以及在运输过程当中对于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在进入到施工进场作业之前其各项性能都可以充分的满足实际施工作业需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公路施工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同时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是我国公路施工中的一个主要形式,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当中必须要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进行作业,从而有效的确保施工后路面的基层承载能力能够满足相关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以及其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同时针对相关技术要点和其相关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赘述,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从而为我国的公路施工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从而促进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小佳,张银松. 浅析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科学与财富,2015(10):468-468. DOI:10.3969.
[2] 张影,寇金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103-103.
[3] 贺慧芳,崔淑娜. 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 科学与财富,2017(18):254-254. DOI:10.3969.
[4] 周林靖. 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的应用[J]. 商品与质量,2016(17):80.
[5] 高智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19(24):126. DOI:10.1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