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新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阅读教学的评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始终穿插于其中,而且一个好的阅读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随着新一代的课程改革与时代的发展,学生们的阅读知识面也开始广泛起来,因此在阅读教学工作上也会出现与时俱进的变化,从而,对阅读教学的评价既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要在新时代的小学生身上能够有效实施。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更上一层楼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下面就从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性质这三个方面去分析研究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工作。
一、评价对象
(一)抓住学生特性, 均衡评价对象
在教学课堂上,新课标把学生置于主导地位,以主体的身份看待。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应做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将提问的标准通过学业成绩与学业表现来划分。根据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许多老师选择评价对象时更偏向于优等生,这样将会使中等以及中等以下的学生失去被评价的机会。其实,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存在优势与不足之处。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去挖掘每个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所具有的长处与短处,以评价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潜力。
(二)充分了解学生,有效进行针对性评价
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将该节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全面设计好,還需要对课堂上的评价预先进行充分的设计,这样才能通过评价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效率的目的。但做好这些设计的前提是教师们必须对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充分了解。
二、评价内容
(一) 评价内容要全面, 注意深度评价
小学语文阅读课评价按照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维度, 即对学生的阅读知识与能力的评价、阅读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以及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往往只是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评价,而对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参与、合作和他们的阅读思维状态的评价却是教师们容易忽略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将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思维状态纳入教学工作中。下面阐述这两种方式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影响力与重要性。
1.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假如一个阅读课堂上,学生们都是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跃性,只有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方式绝对是存在问题的。因而,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需要灵活运用评价来带动与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的兴致,让学生在一个多元化、生气勃勃的环境中学习,主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阅读知识,这就需要老师运用评价去感染学生,下面分四个点阐述从什么方面去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
第一,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会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态度上得到体现。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对学生的课堂阅读参与的态度进行观察与调整。
第二, 评价学生参与的方式。对于在阅读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评价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时是否能灵活的运用,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是否丰富,以及通过互联网学习到的知识等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以此来评价学生参与的方式。
第三, 评价学生参与的程度。教师可以采用不同难度的级别的阅读理解类的问题让学生去参与进来,然后通过他们的参与学习的程度去评价学生们的参与程度。
第四, 评价学生参与课堂的效果。教师想要评价学生参与课堂阅读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多个维度去进行评价。
2.评价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
新课标提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中,智力的发展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希望通过评价学生的思维状态,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首先在阅读课堂上是否有让学生参与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否还在教师的教学轨道上行走;是不是大胆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怀疑后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其次,可以看看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有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思维活不活跃,是不是富有创造性;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一系列的外在表现去评估学生处于何种思维状态,进而采取评价。
(二) 转换小组评价方式, 教师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分小组进行讨论已经是在许多学校都能见到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多数是学生讨论的方式为主,想要真正转变小组评价方式, 使评价的优势能够发挥到最大,教师就要转变为另一个角色,那就要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们的交流当中去。这样老师就可以实时根据学生们的交流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们给予评价,而不用再等到学生们交流出结果后才对他们进行评价。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可以使评价的内容更加全面。
三、评价性质
(一) 激励肯定,适度评价
1.创新之处肯定, 获得成功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学生成功地办成某一件事情时,假如他们得到别人的夸奖, 他们的心理则会得到满足,还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愉快的心情。这个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期望能够获得老师的欣赏。所以,对比于批评的话语来说,那些带有鼓励性的言语恰恰更能维持住学生们的积极学习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出内在潜能。
2.不足之处宽容,明确努力方向
每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的背后总会有一个富有智慧的教师在操纵着,他们在课堂上很会寻找到有利的资源去利用,总能让阅读课堂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人无完人,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精湛的阅读能力,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些在阅读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但是身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漠视学生的不足之处,而是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欠缺有所认知,告诉他们该往什么方向去下功夫,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
(二) 巧用批评评价, 倾注感情点拨
古人有云:“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如今,批评这一种评价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是做好批评的评价还是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在里面。以前,假如学生哪里做不好或者有做错的地方时,教师们总喜欢以粗暴的方式去评价他们,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以后将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与相处。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们在阅读课上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