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钢琴曲的演奏技巧

2022-07-04 20:16高雅馨
参花(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钢琴曲民族化

钢琴改编曲是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现形式,其集改编、创作于一身。将传统民族音乐以新颖的形式进行创新与表现,拓展传统钢琴音乐风格、音色、技巧、演奏技法等,能深化各种音乐元素,进一步展现中国民族风格音乐的艺术底蕴。中国钢琴改编曲经过发展与探索,从最初的“旋律+和声”,逐渐发展到结构、音乐表现、和声整理,钢琴表现形式与民族精神的高度融合,推动了音乐艺术稳定、新颖、持续发展。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原为唢呐曲,具有十分强烈旋律与民族特色,改编后其依旧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并结合钢琴演奏特点与风格加以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钢琴演奏曲目。为充分将钢琴曲《百鸟朝凤》的内容、情感表现出来,演奏者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演奏技巧,深入分析钢琴演奏表现风格。

一、钢琴曲《百鸟朝凤》概述

钢琴曲《百鸟朝凤》是王进中先生改编的,其来自唢呐曲《百鸟朝凤》。王进中在创作、改编中,尽可能保留唢呐曲《百鸟朝凤》的旋律特点和文化内涵,之后融入河南豫剧的音调、鲁西南鼓吹乐,并运用传统中国五声调式音阶,借助钢琴展现《百鸟朝凤》。王进中在进行《百鸟朝凤》钢琴作品创作时,充分注重钢琴这种西洋乐器具有的表现手法,运用泛音、波音、倚音、变化音、琶音、颤音、刮奏等多种具有钢琴特色的装饰手法,尽可能地模仿唢呐的花舌、滑音、吐音等,充分将《百鸟朝凤》精髓表达出来。《百鸟朝凤》的民族风格、文化底蕴十分鲜明,在钢琴演奏上,需要将其“农村婚假热闹喜庆场面”“百鸟齐鸣向凤凰献艺”的审美特征充分呈现出来,给听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现乐曲的情感。钢琴曲《百鸟朝凤》,融合民族音乐特色与钢琴音乐特色,运用富于变化的音乐艺术语言,营造一幅赞颂美好、温馨喜庆、欢快活泼的自然风光。《百鸟朝凤》属于民族民间音乐,其与钢琴现代手法相结合,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元素得以继承与发展,开辟了可借鉴的新模式、新途径。

二、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艺术特色

(一)音乐性分析

钢琴曲《百鸟朝凤》在框架与内容、音调和曲调方面均有自身特点。(1)框架和内容。《百鸟朝凤》原为唢呐曲,其曲调较为欢快自如,整体上十分相似,只有前后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前后均为A—B循环体结构模式,差异主要在前奏A—B—A1—B1—A2—B2—A3—B3—A1—A5—B5,后部分节奏同乐曲前奏变化联系在一起,并在曲调上,惟妙惟肖地模仿多种多样鸟类鸣叫的声音,将这种模仿鸣叫的声音贯穿于音乐之中。唢呐曲所表达是百鸟为感恩向凤凰朝拜的美丽神话故事,鸟类欢快的鸣叫,充满自然气息,将人内心的愉悦表达出来。钢琴曲《百鸟朝凤》在唢呐曲原有情感的基础上,增加了民众昂扬自信、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和未来不断追求的精神风貌。所以,钢琴演奏者既要有较高的演奏技巧,也要有丰富的情感演绎及表达能力,如此才能将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所有情感表达出来。(2)曲调和音调。钢琴曲《百鸟朝凤》的结构比较简单,曲调、音调等方面都比较轻松自如,音调整体变化较少,并以快板为主,以体现百鸟欢呼雀跃的场面。弹奏者在演奏中需要熟练掌握相应节奏,将本曲所要传达的内容与情感表达出来。作为一首极富民族特色的经典乐曲,其在乐曲调式上主要采用E微调式,符合中国传统宫、商、角、徵、羽调式,在曲调与音调修饰上,也充分体现了五声音调的独特之处。无论在曲式构造上还是在和声结构上,抑或在调式模式上,钢琴曲《百鸟朝凤》都充分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钢琴曲弹奏中,需要充分体现《百鸟朝凤》特点,将其所表达的生活特点展现出来,并通过音调、节奏、曲调等将本地风情展现出来,带给听众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另外,钢琴曲《百鸟朝凤》充分结合唢呐曲特色,运用刮奏、颤音、倚音、琶音等,效仿鸟类的鸣叫,充分表现热情奔放、欣喜若狂的场景。

(二)民族性解读

民族性属于钢琴曲《百鸟朝凤》最为主要的特色,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这一特点,充分将民族特色表达出来。(1)民族性意境表达。在进行《百鸟朝凤》的改编或创作中,创作者可以进行合理的民族化表现,充分运用钢琴踏板延长声音,适当调整整个音色,从而有效模仿鸟鸣的状态。演奏者在演奏钢琴曲《百鸟朝凤》时,可以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展現热闹的鸟鸣场景。演奏者可以使用弱音踏板,控制钢琴声音的音色和强度,从而表现出乐曲的层次感,更好地表现休止符。这种演奏方式是充分运用空踏板,将乐曲的意境表达出来,尽可能将“百鸟朝凤”景象表现出来。(2)民族化素材选取。创作和改编《百鸟朝凤》时,创作者应借用多种民族素材,实现独具特色的钢琴曲演奏。例如在《百鸟朝凤》改编之中,融入河南梆子,充分展现整个乐曲的热情,使钢琴曲可以呈现民族特色。钢琴曲《百鸟朝凤》除了借鉴河南梆子外,还融入一些传统戏曲元素,比如钢琴在高音区演奏阶段模仿唢呐演奏的效果,之后进行小声音的重复,打造出了整个乐曲的层次感,更好地将乐曲的风格展现出来。钢琴曲创作上,采用四度、五度和声交替形式进行演奏,适当增加小二度的装饰音,确保整个乐曲的演奏更加和谐。在乐曲创作中,再融入一些颤音、倚音等修饰音来模仿唢呐,从而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音乐色彩,使得色彩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让听众感受到大自然的热闹场景。(3)民族化语言体现。为了更好地展现民族化特色,钢琴曲《百鸟朝凤》在改编与创作上,特地使用民族化语言进行表达。采用双主体的形式进行钢琴玄幻演奏,适当保留传统五声调式,充分体现民族风格。在展现相关旋律时,通过曲调的呼应、重复等方式,还原民族风格,更好地展现乐曲色彩。创作者进行《百鸟朝凤》乐曲创作时,适当融入民族化和声元素,有效将五度和弦、四度和弦、八度和弦相结合,并适当加入小二度的倚音,使得整个乐曲演奏更加和谐,更加丰富,充分体现民族化语言。(4)民族化风格构思。钢琴曲《百鸟朝凤》具有民族化风格,创作者适当保留了原唢呐曲的旋律,使得钢琴曲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唢呐特点,丰富乐曲的艺术形式,乐曲的艺术性明显提升。创作者在保留《百鸟朝凤》唢呐曲原有旋律外,增加了现代化元素,在重点段落改编上,增加钢琴装饰音,并匹配相应的和声,让原有的乐曲变得更加流畅,使得乐曲更具有起伏感。创作者为使得钢琴曲《百鸟朝凤》节奏更加紧凑,在创作与改编中,去除某些段落的引子部分,使得乐曲旋律更加自然,在乐曲演奏时,体现民族性特色,更好地进行节奏控制。例如,在乐曲中,创作者适当加入一些留白要素,给听众更多想象空间。再比如,在某些地方采用急板,加快钢琴弹奏节奏,充分调动情绪,向听众传达热闹非凡的气氛。

三、钢琴曲《百鸟朝凤》的结构与内容

《百鳥朝凤》无论是唢呐曲还是改编的钢琴曲,均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钢琴曲《百鸟朝凤》在结构、内容等方面有着其自身的特点。(1)钢琴曲结构。《百鸟朝凤》采用情景交融的形式进行乐曲演奏,具有自身特色,主要由四个自然衔接的段落组成,可以充分体现欢乐氛围,并能够将鸟鸣的声音表现出来,将“百鸟朝凤”的场景展现在听众面前。乐曲第一部分,分成三个小段落,每段中有相同旋律,两个相同的旋律之间差八度音高,实现强弱声音对比,使得音乐空间较为开阔,提升乐曲的整体艺术性。乐曲第二部分,充分利用活跃的快板,将欢快的音乐氛围展现出来,中间搭配鸟鸣之声,营造鸟儿相互嬉戏追逐的场景。第三部分,为整体乐曲气氛营造服务,采用先慢后快的表现方式,将乐曲推向高潮。第四部分,也是整个乐曲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整个乐曲的高潮部分,使用民族打击乐的特点进行情绪堆叠与节奏变化,栩栩如生地将“百鸟朝凤”场景表达出来。(2)乐曲内容。钢琴曲《百鸟朝凤》主要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由性。演奏者在进行演奏时,需要充分抓住乐曲节奏的特点,避免弹奏过于死板,要充分体现出乐曲的灵活多变。可以通过左右手的配合,将乐曲《百鸟朝凤》的欢快内容表达出来。演奏者可以用右手弹奏模仿鸟鸣,充分将鸟儿的灵动、灵性表达出来。为更好地将鸟儿灵性表达出来,在弹奏中,需要适当控制节奏。在鸟儿逗趣内容表达时,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快慢节奏,生动体现出鸟儿之间的打闹嬉戏和欢快的氛围。待整个演奏进入高潮阶段后,演奏者需要先将节奏减缓下来,之后加快节奏,为情绪表达做足铺垫。钢琴音色丰富,演奏者在表达《百鸟朝凤》相关内容上,要掌握音乐特色,让乐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要充分运用钢琴音域广的特点,通过左右手轮换演奏、双手演奏、单手演奏等不同形式,将乐曲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展现百鸟争鸣的景象。

四、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演奏技巧

(一)表情诠释

《百鸟朝凤》原为唢呐独奏曲,唢呐的主要特点在于音色明亮,音量大,在营造欢闹的场景上较为擅长,并通过口腔、手指等的配合,将“百鸟朝凤”的欢快场景表达出来。钢琴曲《百鸟朝凤》需要充分结合钢琴的特点,将这种情感、情绪表达出来。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注重手指灵活度、力度的控制,音色表达需要灵透、轻巧,整个演奏过程中,需要注重手指触键、离键的灵敏度,通过钢琴将音色的干净、清亮表达出来。整个钢琴曲情绪变化较大、节奏灵活,因此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注重虚实对比、强弱对比。演奏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脚踏板,将音乐线性组织表达出来,充分传达音乐的情感。钢琴曲《百鸟朝凤》有多个段落,不同的段落存在一定的特征,需要注意变化处的气口,演奏时将踏板踩在气口,之后再将音乐轻灵地弹奏出来,营造空山鸟语的意境,使得乐曲独具韵味。或者在进入88小节之后,整个弹奏情绪进入宁静安逸的状态中,左手是五度的分解和弦作为基础,进入鸟鸣的画面,去勾勒莺歌燕舞的画面。待旋律进入115小节后,音高整体往上移动,打造层次感,体现鸟儿嬉戏打闹的场景。

(二)百鸟和鸣

钢琴曲《百鸟朝凤》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并体现了百鸟争鸣的景象,在弹奏过程中,需要营造这种场景,将民族特色、欢快情绪等表达出来。演奏者要注重和声的演奏,使乐曲的民族特性充分展现出来。演奏者可以利用和声、颤音、纯五度与小二度叠置、变化音等手法,将群鸟争鸣的现象表现出来,将整个乐曲弹奏推向高潮,让听众眼前浮现出百鸟争鸣的景象。演奏者可以利用和弦组成音,融合民族调式与传统和声,在纵向上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和声效果,横向上体现音乐和声的结构布局,更好将《百鸟朝凤》的热闹表达出来。演奏者在弹奏中,利用左手弹奏来表现笙的旋律,右手弹奏来表现唢呐的旋律,更好体现和声效果,打造百鸟争鸣的景象。

(三)气息的控制

钢琴曲《百鸟朝凤》在演奏上不仅需要注重情感演绎、和声控制,同时还需要各将各种材料有序组织,充分表达音乐作品的鲜明特色。整个钢琴曲看似不经意,实际上节奏感十分强,和声、调式、旋律均需要运用得恰到好处,以确保演奏质量。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气息的控制,使得整个乐曲节奏明快,适当留白。巧妙地应用空踏板功能,完全保留作品原有的气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与改善,从而使气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贯通于整个曲目。在弹奏过程中,弱音板作用明显,需要适当使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艺术价值高,其具有自身的音乐性、民族性特征,并在结构与内容等方面有自身特色。在进行钢琴曲《百鸟朝凤》演奏时,可以充分关注表情诠释、百鸟和鸣、气息的控制等演奏技巧,充分表达情感,塑造百鸟争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邹静.钢琴曲《百鸟朝凤》的审美特征与音乐表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02):89-92.

[2]李响.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钢琴演奏艺术及音色欣赏[J].音乐创作,2017(01):150-151.

[3]张潇潇.我国钢琴音乐艺术的民族化特色及演奏特点分析——以《百鸟朝凤》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124-129.

[4]郭维婷.试析中国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演奏特征[J].北方音乐,2020(02):100-101.

[5]武瑞.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音乐形象的呈现——以《百鸟朝凤》为例[J].黄河之声,2021(15):144-146.

(作者简介:高雅馨,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钢琴)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钢琴曲民族化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夜的钢琴曲(六)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