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琳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独自成长的大卫·科波菲尔到无人理解的聂赫留朵夫,从孤身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圣地亚哥到受命运诅咒的奥雷里亚诺家族,都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生命形态。他们有的是物理上孑然一身,有的是精神上无人对话,有的在孤独中倔强成长,有的在孤独中自我安慰。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容易,可孤独感却并未因此减少。罗兹曾说:“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南森说:“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你如何理解孤独?人应该如何面对孤独?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孤独在人们眼中一直是一个贬义词,真正能品味孤独的人才能发现它的妙处。大卫·科波菲尔父母双亡,孤苦伶仃,掙扎成长,在孤独中成长和反思;聂赫留朵夫追求灵魂净化,无人理解,在孤独中反省和探索;圣地亚哥独自出海捕鱼,与鲨鱼搏斗,在孤独中抗争和求存;奥雷里亚诺家族成员缺乏沟通,互不理解,在孤独中重复和排解……这些人物形象迥然,故事情节各异,却都在诉说着“孤独”这个主题。不管是物理上孑然一身,还是精神上无人对话,人的孤独都是无可避免的。这要求同学们辩证、全面地思考孤独的价值。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容易,可孤独感却并未因此减少。罗兹和南森的话则提醒我们:孤独是面对自己的机会,是人们发现自己所必经的过程。因此,如何面对孤独成了当今时代下每个人的必修课。
这篇作文一定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你如何理解孤独?人应该如何面对孤独?即“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例文
孤独若舟,载人生海海
湖南省南雅中学 娄思妤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或庞大或渺小的事物都在时间的淘洗下逐渐消失踪迹,而孤独却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常伴于我们左右。面对这位特殊的“终生伴侣”,我们又该如何相处?
急速变化的时代下,当孤独逐渐占领生活,灵魂的空虚成了其最大的病因。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在为了抵御孤独而作出各种努力。古人为了摆脱孤独,创造了勾栏瓦舍,供人娱乐消遣;随着科技的发展,收音机、电视机应运而生,让无数个孤寂的夜晚有了欢声相伴。然而在如今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人们在无数爆梗笑点的狂轰滥炸下逐渐麻痹,失去本真的快乐。空乏的内心,就如无底的杯子,“快餐式”的快乐无法使其丰盈,只会使孤独的焦虑逐渐取代笑声,成为一种共通情绪。
面对孤独,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走出心灵的迷途。千年之前,老子发出“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的孤独喟叹;屈原道出“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的人生之问,抱憾投江。他们均是因时世不济,世人不解,深感前路迷茫的孤独之人。但他们也明白,自己与世人的格格不入源于其孤绝的思想,却在经过对自我的认识后,仍坚定自己人生的道路,这才有了古时思想的百花齐放,才有了如今中国的文化瑰宝。现如今,人们了解的知识更多,选择的余地更大,心中的迷茫也更深切了。小到对盲盒的追捧,大到职业生活的摇摆不定,都可以看出人们对选择的逃避,对前路的犹豫。这是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认识自我的能力。深陷孤独的迷局之时,不妨停下脚步,审视内心,了解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曾经的难题也就云开月明,豁然开朗了。
面对孤独,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使命。哥白尼道出星球真相时,无人能想象宇宙奥秘;革命的火种于井冈山星星燃起时,无人能想象未来中国的繁荣。他们孤独的坚持不被世人所理解,但时间证明这亦是时代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然而,正是他们的坚忍与毅力,才将孤独炼成自己的力量,肩上的使命重千钧,却仍心怀热情。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交至青年手中,我们更应不惧孤独,不畏质疑,坚定自己,迈大步,勇向前!
孤独若舟,人生海海。它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陪伴着我们,如一叶扁舟,载着我们划过人生的汪洋。我们无法摆脱它,更不能离开它,何不淡然处之,于孤独中寻找自己,探索世界,踏浪而行?
评点:文章从孤独的病因落笔,以从古至今的描写引出孤独这个永恒话题,接着用昔日与现今的对比,充分展现灵魂空虚对现代人所造成困扰之深之切。然后,从审视自己和坚守使命两个角度出发,进一步论证面对孤独我们所应有的姿态,赋予孤独更为深远的意义。文章论证充分,内涵丰富,旁征博引,既联系历史事件,又紧贴现实生活,深刻剖析当今社会中人们孤独的群像,极具新鲜感与时代感,更富有说服力。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