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帆
人们常常提起文化:“文化中国”耳熟能详,“城市文化”遍闻已厌,“文化人,文化事”更是耳边磨茧。如此看来,文化已然成了一张疏而不漏的网,细细密密地笼罩了整个世界。于我而言,欧洲人习惯在午后的露天咖啡馆闲谈静思晒太阳是文化;桂林人习惯在老巷街口买一杯玫瑰茶细品慢啜是文化;河南人习惯在街道路旁的象棋摊边面红耳赤地争吵也是文化。文化并不是什么需要涂在墙上、记在书里的东西,它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由所处的时代,所看听闻之事,甚至气候、地理所养育熏陶出来的习惯,它凝于血液,镌在心骨。
总有文化。文化的诞生是必然的,是一瞬的,也许它沉淀了很久,但就是那一刹那:像春蚕破茧,像雄鹰振翅,像破冰的第一声清脆,像初生的第一次哭啼,文化开始为人们所知。在盛唐,或许是李太白的一觞浊酒陶醉了整个时代,或许是杜甫的一声长叹惊醒了万千迷蒙,他们造就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盛唐气象;宋时,或许是柳三变的白衣卿相惊艳了朝野上下,或许是苏轼的一室青竹俊雅了万千豪士,他们汇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宋时盛世。
总无文化。文化的死去也是必然的,它常常与改朝换代有关,譬如唐时,开国皇帝李渊崇尚道教,于是四海道场兴盛;武则天则偏好佛教,于是天下又大兴佛寺;之后,玄宗皇帝还是觉得儒学更稳妥,从此宇内内圣外王之论不绝于耳。
由此,文化就像蝴蝶的羽翅——繁丽而纤弱。我们要懂得,文化是脆弱的。但一些人不,他们为文化而生,为文化而死。譬如,王国维在清亡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去——同他的文化一起。他们是可敬的,但也是可悲的,因为文化就像溪流,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为什么不能试着接受文化,甚至添加新的内容文化?
文化常有,文化常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河流冲刷脚踝时静观,欣赏。
评点
文章虽对“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尽准确,但胜在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识见。在作者眼里,文化“常有”又“常无”,犹如江河,生生不息。我們不必像王国维那样妄图改变什么,而应该持一种达观、释然的态度去看待文化,或许这样更有意义。深入的思考再加上洗练的文笔,让这篇议论文有了自己的风格,很是难得。
(指导教师:黄听松/ 编辑:关晓星)D85E3800-4E58-40D1-A2DA-71842DE46F83